喔喔喔,???,西匹高头大马,又昂首挺胸,嗒嗒嗒嗒嗒嗒,响起清脆的马蹄声,声声敲着一凡的心。
一说返城,一凡立刻唤醒了那颗思念儿女、爱妻之心,我这一走二十来天,就是一个月吧,可累苦了我的晓梅。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孩子真是个劳累之大活呀。
我才关心了几天就跑出来了,唉,总是出忠孝不能两全的题目,不好答呀。
我的儿子像谁?如像晓梅,我就让他搞艺术,绝对是个天才。要是像我,样样通样样松可咋办?培养他做官,做官我们李家祖坟没有那根蒿子呀!我也没能力培养。唉,送出去,跟个明白人学习。像雷履泰式的,找能人学呗,总之不能耽误在我手里。
我女儿咋办?像晓梅那还是做艺术呗,要是不行,就当个贤妻良母呗,找个好人家呗。再生儿育女。给我生孙子,嗯,对了,是外孙。
总之,我得培养呀,光靠晓梅不行呀。
我得跟曾老师商量商量,对了,也是舅爷,舅老爷。老师是大儒,我要让儿女都跟曾先生继续学习,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再说。
对,就这么办。
青出于蓝胜于蓝,
一代更比一代强。
“睡了吗?兄弟?”温师父说。
“欧,我没睡,温师父,您说!”。
“我想问一下和王掌柜谈的怎么样?”
“谈的非常好,我没有想到,王掌柜这么精明强干又重情重义,我很感动。我和王掌柜处的非常好,合作的事,也初步达成了。我回去准备准备,我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初步定合适的时机,王掌柜过来西安考察。”一凡一五一十向温师父交底。
温师父非常高兴:“我也是一大功臣呀,我很满足。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会牢记您的恩情,好人定有好报。”一凡说。
“我问一下师父,王掌柜的侄女王颖一首跟着王掌柜吗?这女娃很是讨王掌柜喜欢。”
哦,王颖呀,跟了王掌柜有三、西年了吧,她的父母前几年都陆续去世了。所以王掌柜就带在身边,怕孩子受苦,当女儿一样的养着。王颖快言快语,说话办事麻利快,王掌柜给她安排点轻松的事,不派大活;不派累活和苦活。不让这丫头受什么委屈。”
“看出来了,王掌柜很疼爱这个侄女。”一凡说。
“这么大了,还没有谈亲事吗?”一凡问。
提过,王掌柜都谢绝了,看不上。
无论是谁提亲,先过王掌柜的这一关。
过王掌柜这一关比登天还难。
有个顺口溜:
提亲提亲先照镜子后攒银,见面见面先见掌柜再盖院,盖房盖房盖房就盖三进院,德性德性德性不行别再谈。
一凡听了,哈哈大笑:“这王掌柜的太不近人情了吧,这是皇帝嫁公主呀。松赞干布有钱有院有德性,把公主送到西藏去吧。”
小小听的有点懵懵的。一凡摸摸小小的头,像是安慰小小。
温师父说“是呀,这不是把孩子限制住了吗?忙活半天人还没见面,得把房盖了,还三进院,都忙活完了,再说没德性,那可真是日本船了…满完。”
一凡想不行,不能按王老板的套路走,王掌柜那套路,就是谁都不嫁,那不是耽误人耽误事吗?!这个王掌柜。我得想个办法,把王掌柜的规矩破了。
回西安的路上,一凡和温师父互相交流的很开心,到点吃饭,夜幕降临睡觉休息。有时候也带着小小聊几句。大家谈天说地聊人生。
转眼过去了五、六天,进了山西临汾境内,快到陕西了。
一凡说:“温师父,今天我们下午提前休息吧,走了一半路程了,马上进去陕西,我们在山西多逗留会儿,再吃顿山西饭,留个念性,再来还不知啥时候。”
“好,前面有个客栈,饭菜不错,有马棚,草料也不错。过一袋烟功夫吧。”温师父看看天,还早。
一袋烟功夫过去了,到了客栈。
温师父把车停好,用木墩垫好车辕。把马卸了,安排马棚,喂了草料。随后带着一凡和小小进了客栈。
来了,温头儿。店主招呼小二儿招待人。跟温师父打着招呼。
“吃点什么?您三位。”小二儿过来招呼着。
“来一份牛肉丸子;三碗炒拨鱼儿;一份豆腐炖鱼;一个肘子;一个肚丝;一坛黄酒。行啦,快点!”温师父轻车熟路。
一凡看着客栈的人,熙熙攘攘,挺热闹。这个地方,像个集中点。南来北往、东去西来,都集中在这个岔口。
还是山西人和陕西人比较多,说是远道,又不远;说是近道又不近。似远似近。似近非近、似远非远。快成绕口令了。
“来吧,温师父您辛苦,来来回回,就您一人分心,我就是个搭车的吃凉不管酸。”一凡施个礼。
“哪里,同是天涯沦落人,彼此同行奔前程。”温师父吟诗答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过了山西进陕西,进了陕西望山西。串了亲戚走亲戚,走了亲戚串亲戚?
小小听着,似懂非懂。
“小小用饮料还是黄酒?敬温师父一杯。“一凡看着小小。
小小想起来酒味儿了。怎么也得把酒练出来:“我喝一杯黄酒,敬温师父。”
“好,有胆量。”一凡激励着。
“来,我敬温师父,祝您生活快乐,全家幸福,开心快乐。”小小高举杯,俨然一位酒仙儿。
“哈哈,挺行!”一凡赞道。
一凡也举杯敬问师父。三人对饮,甚是酒欢。
一凡话锋一转“温师父,您有几个娃?”
温师父回答“我一共三个娃,老大是男孩子,被抓当兵,应该是闫西山的部队,现在是死是活不知道。我也不打听了。我还有两个小娃娃,比哥哥小十岁。大的是女孩儿十岁,小的是儿子八岁。我管好这两个娃就行了,老大听天由命吧。”
一凡听着,心里想着,温师父能不想老大吗?是自己第一娃,更是心肝宝贝。当兵打仗,什么事都可发生。
闫西山,听老师说过,这个人对日本人打过仗,听说打的还很不错。后来占山西为王,谁都不肯让。结局可能这个人够呛。不会太好,只想当寨主,那不是跟土匪一样了吗?!给他当兵,不会有太好的结果。看来这是温师父的伤心处,算了别提伤心事。
一凡转了话题:“温师父,您说这平遥古城能代表山西吗?”
当然能了,晋商大户都在平遥古城,山西出名是晋商把全国的经济带起来了,平遥古城的票号把金融带动起来了,平遥古城的大漆退光和螺钿漆器把大漆推向新高潮,那又是平遥古城的功劳,还有平遥牛肉,那是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平遥古城的醋也是全山西齐聚的地方,山西的面食,平遥古城没有没有的,你说能不能代表山西,太能了。”
“是,我来几天都赚不够。古城和文化内涵那都摆在那里;吃喝文化也都摆在那里;这票号的功劳和功能,都看的出来,是,太能代表山西了,名不虚传。我也不虚此行。“一凡诚恳地说。
你说这雷履泰太能干了,听说开始创立票号时,他都五十西了。一首干的七十多,一首到闭眼。
雷履泰有个助手,叫毛鸿翙,很能干,由于能力出众,自己辞去日昇昌的职务,成立了蔚泰厚票号和日昇昌争抢业务,两家结了梁子。两个人也结了怨恨。
人呀为了解恨、为了堵气、为了挖苦对方,雷履泰给自己的儿子起名雷鸿翙,而毛鸿翙也发起反击,给自己的孙子起名叫毛履泰,既可乐又好笑,反映了两个有代表的票号,用尽一切手段,来打压对方。”
一凡想,两个人斗法的最终结果,发展壮大了山西票号的影响。让晋商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足以说明两个人都是能人。
酒足饭饱,一凡和小小来到主房。
小小问:“哥哥,车上东西没事吧。“
冷不丁问这么一句,一凡一愣。下意识地说了句“看看去。”
两个人来到那棚。看到温师父一个人在搬货物。
两个人猛的惊讶一声。温师父自己在往安全地方搬。
忙都过去“您也不说一声,唉,怎么能一个人干呀。来,我们一起来。”
“诶,没事,干惯了,习惯了。呵呵,没事呀。”
三个人三下五除二,搬完了。搬在靠马棚的小库房。
原来,每次停车住店休息,温师父都自己把货搬下来,把一凡带的食物,也都搬下来,第二天早上再装上。搬一次要半个时辰。
一凡深深被温师父的行为所感动,对温师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心里默默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回到房间,一凡对小小说:“温师父真是好人,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小小说“我想了一下,没再想,觉得大人做的事,都会安全可靠。”
“我得表扬你,小小想大了,有责任心了。谢谢你呀,还是你提醒了我。”一凡夸赞小小。
“我跟哥哥学的,做什么都要多想一想,不要放过细节。”
“小小真棒。”一凡摸着小小的肩膀,深情地说。
小小笑了,可爱至极。
第二天装车,吃早餐。
上路,继续奔驰向着回家的路~陕西。
马车很快进入陕西境内,不知啥原因,一凡的心,一下就松弛下来。距离老家,还有几百里地,感觉就像到了家。看天看地看过路人,都是亲切的。一凡心里也纳闷儿,真怪。
这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刺激,是思家心切引起的思绪万千,但凡出远门的人,都会再回家的路上,产生错觉,也是思乡引起的误差。在地域上,在大的地名上,产生归属感。如同中国人从海外归来,一踏上国土,就有到家的感觉,无论还有多少千公里,都是到家了。因为归属中国。也可能去海外的路,比回家的路还近。也是认为回到中国就是到家了。这是归属感带来的心里的默认。
一凡想,我是陕西人,进了陕西就是到家了,其实到家的路程不比去平遥古城近。哈哈,人的感觉莫名其妙。感觉真好。
进入了澄城,羊肉味道飘香,一凡馋了,问小小“想不想吃羊肉?”
“太想了,在平遥古城尽吃牛肉了,哈哈,又该吃羊肉了。”小小欢快地说。
一凡问温师父“师父,我们找一间羊肉馆,过过嘴瘾。”
“哈哈,好嘞,馋家乡的味道了吧。”温师父笑呵呵地说。
“是呀,十几天没吃家乡的羊肉了,馋了。”
马车停在水盆羊肉馆,一凡下车进饭馆,叫了水盆羊肉和麦子泡,这麦子泡是用麦子仁熬的汤,加上豆腐、凉粉和卤肉等,甚是好吃。
温师父把车停在羊肉馆门前的阴凉处,把车架起,让马休息一下,拿了几把草料和两桶水放在马前,在视线范围内都能看到。老车把式,样样事做的都很地道。
温师父闻着羊肉汤的鲜香味儿说:“我现在是半个陕西人,我对陕西的饭食,就跟自己家的感觉一样,在山西吃牛肉,到陕西吃羊肉,一样的家乡味道。!”
“哈哈,我们就是老乡,我早晚也是半个山西人。”一凡笑着说。
这次出门,我有几个收获。
一,学习了大漆退光知识和螺钿艺术。
二,认识了您和王掌柜,都是最优秀的好人。
三,逛了平遥古城,被古城震撼。古城城墙、翁城、市景楼、衙署、文庙、武庙、日昇昌、裕昌永、醉平遥、兴盛雷牛肉铺、自立成牛肉店、隆盛旺牛肉铺、长升源黄酒楼、孙哥面馆、永興和饭庄、信義久饭庄、德福楼饭庄、还有熟食店,我就不说了,太多了,吃是平遥古城的一大文化。
西,就是一路吃。从陕西吃到山西,又从山西吃到陕西。
我捋一下吃了什么
从平遥开始吃:平遥牛肉、平遥牛肉丸子、碗托、烧麦、介休炒面、介休灌馅糖、灵石揪片、和和饭、洪洞酥肉面、醪糟汤、寻根面、乡宁油糕、大碗饸烙面、合阳蜇面、红提葡萄、月牙饼、带把肘子、大刀面、华阴凉粉、时辰包子、羊肉胡萝卜、羊肉泡馍、肉夹馍、拨鱼儿、黏糕、擦尖儿、臊子面、油泼辣子面、数不过来的小吃。
五,一路的景点,没有时间观顾。
总有遗憾。这就是人生。
温师父被一凡非凡的记忆力,惊呆了。怎么是过目不忘呀。真是神人。太厉害了。
温师父说“不愧是大学士,过目不忘,吃着喝着,眼睛扫过的地方,尽收脑中。我真服了。太佩服了,用五体投地形容不为过。”
一凡拱拳道:“温师父高抬了,我老师才真叫才叫学识五车,宰相肚里能撑船。我比老师差的十万八千里。”
温师父说:“您一定是您老师的高徒。”
吃着家乡的羊肉,一凡有一种主人公的感觉。
温师父您请。羊肉馆今天的感觉格外好,羊肉也鲜,炖的火候也好,怎么感觉哪都好。
温师父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您是归心似箭想家乡”
一凡笑着说:“自我感觉特良好,源是本人不知道。”
快马加鞭继续行,回家路上好心情。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AnDny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