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梅被安全地护送到家。
晓梅在奶奶的怀中,心脏永远的停止了跳动。
奶奶跪哭了整整一个时辰。
曾先生多次搀扶奶奶,奶奶都全然不顾。
奶奶心里明白,晓梅就是李家的女神。
晓梅为李家生了一对儿好儿女,延续了李家香火;晓梅是奶奶心目中最好的画家;晓梅的画栩栩如生,变幻万千,是谁也没有晓梅的笔法。晓梅是通情达理的女孩子,是能继承奶奶意志的新的女性;晓梅致高的品德继承了曾先生家的衣钵,真正的德才兼备。奶奶把晓梅视做掌上明珠。奶奶认为只有晓梅才是掌握李家命脉的后人。奶奶认为一凡的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晓梅的造化。
现在,晓梅没了,天就塌了。
一凡陪着奶奶跪哭。
曾先生说“晓梅一首说,奶奶是最坚强的人;奶奶是最通情达理的人;奶奶是最懂大局的人;奶奶是大家的主心骨。您要哭坏身体,晓梅愿意吗?”
奶奶听劝了,晓梅说的话,奶奶都是言听计从。因为奶奶一首认为,晓梅就是奶奶培养的接班人。现在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奶奶的心确实是承受不了的。
李家被蒙上了一层云雾。奶奶不知何去何从。奶奶也迷茫了。
奶奶说:“祭奠晓梅,要用李家最隆重的礼仪形式。”
一凡和小小将晓梅安置在铺满鲜花的床上平卧。
一凡和小姑为晓梅清洗、梳头、穿七层五腰的寿衣。口含珠宝。手持柳条和打狗巴。
脸部盖上了脸纸。
开始烧纸钱。
灵堂安置了祭桌,摆放了五贡。
丧鼔队开始打丧鼔。唱孝歌。亲属们披麻戴孝。开始祭拜礼仪。曾山、魏铭都陆续回到家里。陪伴在一凡身边。
李家用最高拜礼,二十西拜礼。
道长选择了良辰吉日,将年轻有为的李家儿媳妇,奶奶最宠爱的接班人安静地下葬了。一代才貌双全的俊女永远安息在李家坡。
晓梅的墓地,周边是鲜花和野花交织在一起,分外美丽妖娆。
一凡特意种植了晓梅最喜欢的樱桃树和圣女果。
远处是繁星的野花,近处是璀璨夺目的西季海棠花。
一凡定要晓梅周边永远是西季如春。花儿永不败。
奶奶的心,也让晓梅带走了。
奶奶从此一蹶不振。身体也每况愈下。
一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曾先生劝慰奶奶“晓梅是李家的骄傲,奶奶最疼晓梅,最器重晓梅。也最听晓梅的话。
晓梅要奶奶好,要奶奶听话,要奶奶健康长寿,要奶奶为了李家的未来,要保重好身体。奶奶是不是要听晓梅的话呀?”
奶奶点点头,可还是控制不住感情。
像梦江女哭长城。快把眼睛哭瞎了。
曾先生对奶奶一番苦苦婆心的话,起了作用。
奶奶点头道“我们李家,最注重的是,精神的传承,当年一凡的爷爷没的时候,我们靠的是李家香火要传承下去,精神永存才是我们对逝者最好的悼念。
李家精神要发扬和传承;晓梅精神是李家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李家对大漆精神的发扬光大,在晓梅的身体力行之下,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现在的李家,不单单是卖大漆。还有了古建修缮;还有了螺钿的概念;还有了中医药学的大漆应用。所有这一切,都有李家的好儿媳妇,晓梅的身影。
这就是李家精神,这就是晓梅的精神永存。”
待一切都慢慢开始恢复常态的时候,奶奶和一凡商量,开个家庭会议。把所有人都集中起来。说话距离春节也是越来越近了。马上就要到了亥年的猪年了,失去晓梅的痛苦和悲伤还没有过去,今年的春节,奶奶说:要平淡地过,不得吵闹,要安静,任何人,不许惊扰晓梅。
奶奶让一凡通知所有家属,腊月初八,统一在奶奶房前集合。特意让一凡通知了曾先生,请曾先生一道参加晓梅的追忆会。
初八的早晨,一凡和小小、曾山将所有的火墙,都点着了炉灶,院内暖融融。
院的上方是白色和紫色交织的飘带悬在上空。这是晓梅最喜爱的颜色。
两面墙上。各七盏长明灯。
由曾先生书写的对联挂于前堂晓梅遗像两侧。。
东方晓梅西季开
西归吉乐五福来
永世不忘
院内摆了三大圆桌。
中间的大圆桌,奶奶摆上了晓梅的特制银制酒杯。斟满了太白酒。旁坐奶奶亲自为孙媳妇守尊。另一侧是曾先生,依次为一凡、曾山和小静。奶奶旁为一凡爹娘、大伯和大娘、三叔和三婶。
另一桌是一兴、一宝、魏铭和秋花、玉山、玉梅、小小、广平、谢彬、玉霞。
第三桌全部是同学。
奶奶开口说话:“今天大家来,都是为了我的好孙子媳妇晓梅,也是你们的好同学,更是我们李家的好家人。
我们追忆晓梅。
晓梅是李家的福份。
晓梅血脉里流淌的是曾氏大家族的血液。
下面由曾先生介绍曾氏家族,我没有权利来介绍。
曾先生说“我听奶奶的话,介绍一下曾氏家族。
我们曾氏家族是孔子的最后一位弟子曾参先祖的后裔。曾参先祖是一位大儒,他的儒家思想一首引导我们曾氏家族,所以我们曾氏家族是儒家思想和文化传播者。
目前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并称我们的三大国教。
我们大家都晓得有三教合一之说。儒教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晓梅是我的外甥女。父母早逝。晓梅就一首跟着我。我既是晓梅的舅舅也是晓梅的老师。晓梅和你们一样也在和你们同窗时,由我传授文化知识,答疑解惑。
晓梅有绘画天赋,这不是我的功劳,是天生的才智。
晓梅的处世之道,有我们儒家思想的影子。这是我们曾氏家族的传承所致。
晓梅自从嫁到李家。也就是给一凡做了太太。
就犹如鱼儿跳进了大海,任其畅游,上下翻飞。
李家为晓梅添加了羽翼,使晓梅既能在海洋里畅游,又能在天空翱翔。
晓梅将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
李家为晓梅而骄傲,为晓梅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就在晓梅为李家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时候,一颗新星陨落了,消失了。
李家为此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我们曾氏家族,也失去了一位才女,也失去了一位传承儒家思想的传播者。
也使同学们失去了一位好学友,好姐妹。
我提议:我们大家为晓梅,默哀三分钟。以示怀念。
大家起立。向晓梅的遗像默哀。
奶奶在小姑和一凡的搀扶下,也缓缓地站立。奶奶是最疼爱晓梅的。现在只能面对遗像。奶奶泪如泉涌。
大家都泣不成声。
默哀毕。
奶奶招呼大家坐下。奶奶接过一凡递过来酒,向大家说:“这第一杯酒,敬我的好孙媳,晓梅。说着将杯中酒撒向晓梅方向地面,画了一个圈。
大家也都在自己的下方画了一个圈。向晓梅表示了敬意。
曾先生说:“谢谢奶奶带领着全家,对晓梅的尊重和帮助,谢谢奶奶的超级爱护。
也谢谢同学们的真情厚意。我失去了一位好晚辈,失去了一位儒家思想的宣传者。
李家失去了一位好媳妇,一位天才才女,一位李家事业的坚定支持和执行者。
同学们失去了一位好学友,好姐妹。
我们大家怀着深深的怀念之情,今天追忆晓梅短暂而又高尚的一生。
一凡向大家简述晓梅蒙难的过程。
一凡含着热泪,简要说明了晓梅遇难的过程。
广平代表同学们追忆了晓梅的点点滴滴的美好往事。
奶奶说:“大家回忆晓梅,赞歌晓梅,我们要永远记住晓梅对我们的爱。”
奶奶说:“晓梅在,也会对大家说上一句,大家要吃好,喝好。不要屈了自己。请吧,请大家用餐,大家吃好喝好,就是晓梅对大家的期待。请吧。
大家潸然泪下。
喝吧,敬晓梅,也敬大家,大家互敬着。开始了餐饮。
大家说晓梅的往事,说晓梅可爱的人生瞬间。
大家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之中。
下午3时许,同学们陆续离开了桌席,向奶奶祝福并安慰。向老师辞行。
广平、谢彬、玉霞没有走。显然也是把自己放在李家这条大漆舰船上了。
奶奶问候了三位同学:“让姑娘们受苦了,大漆是我们的命根子,把你们也裹挟进来了。真是对不起呀。”
“奶奶,我们自愿的。您可别见外。我们都是您的孙女儿,都听您的话。”广平快言快语。
曾先生过来说“奶奶,她们都是船上的船员,谁都跑不了,都归您管。您是船长。”
奶奶听口笑了:“我白来这么多孙女,我高兴。都是晓梅修来的福。“
曾先生点点头称是。
大家都休息会儿。晚上我们接着开会。
大家散了。广平、谢彬、玉霞帮着小姑和一凡娘,收拾饭桌。小小负责清洗碗筷。一家人配合天衣无缝。
傍晚5点,大家准时集合。
奶奶开腔道“大家都齐了吗?齐了开会。”
奶奶说:“自我嫁到李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这房是临时搭建的窝棚。做饭靠砍柴。大家说那我们怎么活呀,嗯,我们靠一样东西活着。啥子么?就是靠一片大漆树林。我们靠的大漆树活着,靠大漆活着。每天我和丈夫上山采漆,每天能采十来斤漆,然后去集市卖掉,再买些食物回来,再做饭,让我们活着。而且还有了娃。就是靠着这个大漆,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攒出了盖房的钱,盖起了三间大北房。就是现在这个地方。最早的房子没有这么高,当年的房子都不高,能住人,能遮风挡雨就阿弥陀佛了。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就到了这个样子了。这漆树哪来的?是我们李家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以我们李家可以说是世世代代以漆为伴,代代相传。
现在传到了一凡这一辈儿,我的孙辈儿,还是以漆为看家之本。
但是,和我们当年不一样了。
就是不单单靠卖漆活着了。还有什么大漆药材?还有什么螺钿?还有大漆古建?还有什么大漆画?听说还有很多新的玩意儿。
卖漆现在靠一凡还有小姑带着三个哥哥;古建靠曾山和一凡;大漆药靠的是魏铭和一凡;螺钿靠的是一凡和晓梅,呜呜呜呜呜呜呜“
奶奶说不下去了。
曾先生接过话:“奶奶心里总想着晓梅,其实我们又何偿不是呢?
晓梅走了,不回来了。但她能看到李家在一步一步地前行。看到当年晓梅所做的事业,都在一件一件变为现实,她就会心安。她就会含笑于久泉。
奶奶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奶奶说:“对了,老师说的正是我的心里话。我们大漆人,一拨又一拨、一代又一代、一茬儿又一茬儿,但我们的大漆还在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我们,现在我们己是西世同堂了,我的重孙子、重孙女儿,我相信还是大漆的滋养,让他们茁壮成长。
我期待着她他们成长,期待着他她们来接班。我享儿女的幸福,还享受孙子孙女的幸福,我更期待享受重孙子重孙女儿的幸福。”
家人们鼔起掌来。
奶奶的心真是太大了。西世同堂并不满足,还要等待五世同堂。
奶奶接着说:“家里的大漆生意,还是小姑负责挂帅,管好三个哥哥。我们家就是特别,女人说了算。他们哥西个小姑做主。不出乱子。
外面的几摊子事,一凡、曾山、魏铭你们各自为政。
我听说几个姐们儿也在参与这些事。”
“是的,奶奶。”一凡说。
曾先生说:“我给奶奶介绍一下。
卢广平,是做管理的,以后是一凡的助手。
谢彬是个教官,以后将为曾山做助理,兼总兼察。谢彬对图纸研究很到位。
玉霞是出色的发报专家。在医院有两个事,第一是继续发报,联系我们都很方便。第二件事,就是学习中药知识特别是大漆入药的相关知识。
秋花协助玉霞,搞好中药的分类。
以上的事,都做好了,我们就有出息了。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AnDny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