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浅月和苏护回到侯府,刚进门就听见陈氏焦急的声音:“月儿,管家告诉我说宝钿楼出事了,你这一去大半天,可要急死母亲了。”
苏浅月快步走进正厅,看到陈氏一脸担忧,眼中满是焦虑与不安,心中涌起一丝愧疚:“母亲,月儿让您担心了。”
陈氏赶忙拉住女儿的手,仔仔细细上下打量了好几遍,确认女儿安然无恙后,眉头紧皱,神色凝重地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陈氏的担心并非毫无来由,宝钿楼那边的掌柜着实有心,在苏浅月处理完林氏母子的事情之后,为保小姐能平安到家,又特意派了伙计急匆匆跑回侯府通报。
陈氏知道苏浅月处理完事情却没有立刻没有回府,不知为何,心中一首惴惴不安,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紧紧揪着她的心。
恰好宫中又传来了圣上口谕,宣苏睿亢即刻进宫。
这让陈氏的不安愈发浓烈,苏睿亢无奈这才安排苏护赶紧前去寻找苏浅月。
也幸亏苏护及时的出现,否则今日苏浅月说不定真要吃亏了。
于是,苏浅月将她在春和楼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陈氏。
陈氏听完以后,脸色的焦虑不仅没有丝毫减轻,反而愈发浓重:“月儿,今日这事你着实不该贸然插手,更不该让晋王和凌王殿下将你认出。”
苏浅月自然深知母亲这般言说的根由,其一,母亲不愿她这般小小年纪就为侯府去承担这些重大之事,毕竟凡事向来皆有父亲在前方顶着。其二,重活一世,苏浅月不再像上一世那般美而不自知,她明白母亲忧虑她的美貌被皇子们瞧见后,会留下诸多后患,毕竟父亲和母亲是万万不愿女儿嫁入皇室的。
就在这时,老夫人身边的刘嬷嬷脚步匆匆地过来传话,叫她们一起去松鹤堂,说有要事商量。
苏浅月和陈氏对视一眼,这几日老夫人都格外消停,一首以头疼为由不见任何人,这会子突然说有重要的事,苏浅月心里隐隐感觉不妙,暗自思忖老夫人不会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老夫人瞧见陈氏和苏浅月进门,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热切地说道:“大儿媳、月儿,快过来坐。”
只见她那保养得宜的脸上,此刻的笑意从眼底溢出,透着发自内心的欢喜,与平日在侯府里那皮笑肉不笑的虚情假意截然不同。
“我刚刚收到二房的家书,他们一家很快就要回京了。叫你们过来主要是商量一下,赶紧把西院收拾出来,给二房他们准备好。” 老夫人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这般高兴的缘由,那急切的模样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对二房的期待。
苏浅月微微挑眉,灵动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疑惑,心中暗暗嘀咕:“怎么二叔一家要回京?前世,明明是因为我成亲他们才回来。可这一世,我根本不会和吴德瑜成亲,那他们此番回京所为何事?”
陈氏多年来精心打理内宅,这侯府内里的账目,她可谓是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她自然是知道老夫人这么多年,内里是如何偏心二房的。不过,她倒也并不在意。
老夫人再怎么从侯府偷偷摸摸地贪墨银子给二房,她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们侯府最不缺的便是钱财,相反,如果这些钱能够换来一份安宁,她倒是觉得不算吃亏。只要侯爷安好,这一大家子人都平安和睦,那比什么都重要。
陈氏瞧着老夫人那股高兴劲儿,也跟着满脸堆笑道:“母亲,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儿媳这就吩咐府里的人着手准备。只是,不知这次二弟一家进京总共来多少人,要待多长时间,儿媳也好根据情况妥善准备。”
看着陈氏这般乖巧能干,老夫人甚是满意,难得用和蔼的语气对陈氏说道:“还是你细心,这次渊儿不光带着你弟妹,还有几个庶子庶女,加上三个姨娘,再算上下人,估摸着怎么也得五六十口子人。”
这倒是叫陈氏有些意外,往年二房一家也会偶尔回京小住时日,一般都是苏睿渊回京述职,所以,只带着正妻回来,这次既不是回京述职,为何带了一大家子都回来了。
老夫人似是瞧出陈氏的疑虑,笑着说道:“老二家的这么多年一首没有生育,渊儿又是个重情重义的,不忍因为无所出就休弃发妻,所以,特意上书请求将庶出的一子一女过继到正房名下。此次回京,一来是办理过继之事,二来也是想让孩子们在京城长长见识。”
说罢,老夫人又将目光投向苏浅月,竭力挤出一副慈爱的模样,嘴角上扬,假笑着说道:“月儿,你可是咱们侯府的长房嫡女,等那几个弟弟妹妹来了以后,祖母满心期望着你能多照拂着些。带着他们好好熟悉熟悉侯府和京城,多出去与人交际交际。有你给弟妹们做表率,祖母这心里头啊,可就踏实多咯!”
苏浅月心中不禁冷笑,祖母又摆出这副伪善的面孔,不过是想利用自己为二房谋好处罢了。但她面上依旧乖巧应道:“祖母放心,孙女定会照顾好他们。”
接下来老夫人又对着陈氏絮絮叨叨地交代了好些关于二房到来前需要准备的事宜。陈氏耐着性子一一应下,不敢有半分疏忽。
待两人从松鹤堂回来,己经是一个时辰以后了。
苏浅月随母亲回到正厅,却见父亲正一脸愁容地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仿佛有重重的心事压在心头。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DQQyj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