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在商路上增派了巡逻部队,加强了对过往商旅的保护。他还在乐安国各主要城镇设立了专门的商业管理机构,制定并宣传优惠政策。商人们听闻乐安国的变化,开始陆续前来考察,不少人表示愿意在此开展贸易活动。
黄忠修书一封,详细阐述乐安国对抗黄巾军的功绩以及组建骑兵部队对稳定地方、匡扶汉室的重要性,派人送往朝廷。同时,他在乐安国各地张贴告示,鼓励百姓养马,并承诺给予养马户补贴和奖励。一时间,许多百姓纷纷响应,开始筹备养马事宜。
张猛则积极筹备学馆的设立,选址、聘请先生、准备教学用具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招贤令也在各地张贴,吸引了不少有志之士的关注。
就在众人忙碌之时,一位名叫孙乾的谋士前来投奔。孙乾此人,饱读诗书,智谋过人,对天下局势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听闻黄藏在乐安国广纳贤才,治理有方,便慕名而来。
黄藏得知孙乾到来,亲自出城迎接,将其迎入郡府,设宴款待。席间,黄藏说道:“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先生肯来,实乃乐安国之幸,我之幸也。不知先生对乐安国当前的发展有何高见?”
孙乾起身,恭敬地说道:“黄大人过誉了。依孙某之见,如今乐安国在发展农业、商业及军事等方面的举措甚是英明。但在推行过程中,需注重各方面的平衡与协调。比如,农业发展起来后,粮食产量增加,如何更好地储存与运输,避免浪费与损耗,这就需要商业的配合。而商业的繁荣,又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保障。此外,人才的汇聚与培养至关重要,学馆的设立与招贤令的发布,正是明智之举。但在选拔人才时,不仅要注重才能,更要考察品德,唯有德才兼备之人,方能为乐安国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黄藏听后,大为赞赏:“先生所言,让我茅塞顿开。如今乐安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正需要先生这样的大才来出谋划策。还望先生能留下来,助我一臂之力。”
孙乾欣然应允:“承蒙黄大人厚爱,孙某愿效犬马之劳。”
此后,孙乾正式加入黄藏的阵营。他协助刘备处理农业发展中的诸多事务,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比如,在粮食储存方面,他建议修建大型粮仓,采用科学的储存方法,防止粮食霉变。在运输方面,他倡导组织商队,建立定期的运输线路,提高运输效率。
在商业发展上,孙乾为于禁出谋划策。他建议打造乐安国的特色商业品牌,将乐安国的特产进行精细加工,提高附加值。同时,加强与其他郡县的商业联盟,共同应对市场波动。
对于黄忠组建骑兵部队的工作,孙乾也提出了宝贵意见。他认为可以与周边擅长养马的部落建立友好关系,通过贸易或合作的方式,获取优质马匹,减少对朝廷支持的依赖。
在人才选拔方面,孙乾协助张猛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标准和流程。他亲自参与面试,选拔出了一批有能力、有品德的人才,充实到乐安国的各个岗位。
在孙乾的帮助下,乐安国的各项发展举措得以更加顺利地推进。农业生产逐渐走上正轨,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商业日益繁荣,各地商人往来不绝,乐安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骑兵部队的组建也取得了进展,马匹数量逐渐增多,训练工作有序进行。
然而,就在乐安国蓬勃发展之际,新的危机却悄然降临。随着乐安国实力的增强,引起了周边一些势力的嫉妒与不安。他们暗中勾结,企图联合起来打压乐安国,阻止其继续发展壮大。同时,黄巾军的残余势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也开始在乐安国周边地区蠢蠢欲动,频繁进行骚扰活动。
黄藏紧急召集刘备、于禁、黄忠、张猛以及孙乾等人,在郡府大厅商讨应对之策。厅内气氛凝重,众人的表情都十分严肃。黄藏站在地图前,神色严峻地说道:“如今乐安国发展势头良好,却引来了周边势力的嫉妒与不安,他们竟联合起来企图打压我们,而且黄巾军残余也在周边蠢蠢欲动。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法,否则乐安国将陷入困境。”
刘备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兄长,对于周边势力的联合打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可先派出使者,与他们沟通,表明我们乐安国并无扩张之意,只是为了自保与发展。若沟通无果,我们便只能做好军事准备,严阵以待。对于黄巾军残余的骚扰,我们要加强边境防御,增派巡逻部队,一旦发现敌军踪迹,立即出击。”
于禁点头赞同道:“刘公所言极是。在军事准备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素质。我会在广县组织大规模的军事演练,让士兵们熟悉各种战术,增强实战能力。同时,我们要完善情报网络,及时掌握周边势力和黄巾军残余的动向,做到知己知彼。”
黄忠接着说:“我在临安也会加强防御力量,利用临安的地形优势,设置更多的防御工事。对于黄巾军残余的骚扰,我们不能仅仅被动防守,还要主动出击,深入他们的据点,将其彻底剿灭,以绝后患。”
张猛说道:“黄大人,我们分曹会全力保障后勤物资的供应,确保军队在应对危机时有充足的粮草、兵器等物资。同时,我们会在乐安国各地加强宣传,让百姓了解当前的形势,鼓励他们支持军队,共同保卫家园。”
孙乾沉思片刻后说道:“诸位所言皆为应对之良策。但除了军事手段,我们还可从外交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入手。外交上,我们可尝试分化周边联合的势力,寻找其中立场不坚定者,晓以利害,许以利益,让他们退出联盟。内部治理方面,我们要进一步稳定民心,加强乐安国的凝聚力。比如,加大对百姓的赈济力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百姓更加拥护我们。”
黄藏听后,说道:“诸位所言,让我心中思路更加清晰。刘备,派出使者与周边势力沟通之事,由你负责。要注意言辞,尽量避免冲突,但也要坚守我们的底线。于禁,军事训练和情报网络完善,你要抓好落实。黄忠,临安的防御加强和主动出击黄巾军残余,就靠你了。张猛,后勤物资供应和宣传工作,你们分曹要确保万无一失。孙乾,分化周边势力和稳定民心的工作,就拜托你了。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众人领命后,迅速展开行动。刘备挑选了几位能言善辩的使者,分别前往周边联合的势力处。使者们向各方表明乐安国的立场,强调乐安国的发展是为了抵御黄巾军,维护地方稳定,无意侵犯他人利益。“各位大人,乐安国如今致力于发展,只为给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绝无扩张之心。若大家能放下成见,与乐安国友好相处,日后必定能共同受益。”然而,部分势力态度强硬,拒绝了乐安国的求和。
于禁在广县组织了大规模的军事演练,从步兵的阵法操练到骑兵的突击演练,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他还派出大量探子,深入周边地区,收集各方情报。探子们乔装成百姓、商人等,密切关注周边势力和黄巾军残余的一举一动,及时将消息传回。
黄忠在临安带领士兵和百姓,沿着边境险要之地,挖掘更深的壕沟,设置更多的拒马和陷阱。同时,他挑选了一批精锐士兵,组成突袭小队,深入黄巾军残余的活动区域进行侦察,寻找合适的时机发动突袭。
张猛等一众分曹忙碌于各地,调配粮草、兵器等物资,确保前线军队的供应。他们还在乐安国各地张贴告示,向百姓宣传当前的形势,鼓励百姓支持军队。“乡亲们,如今乐安国面临危机,只有我们军民一心,才能保卫家园。希望大家积极支持军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百姓们纷纷响应,有的捐出粮食,有的主动报名参加民团,协助军队防御。
孙乾则开始暗中调查周边联合势力的内部情况,寻找可以分化的对象。他发现其中一个势力的首领与其他势力存在利益分歧,于是亲自前往该势力营地。孙乾见到首领后,说道:“将军,如今您与其他势力联合打压乐安国,看似众志成城,实则各怀心思。乐安国发展起来后,可为您提供诸多好处,比如贸易往来、技术交流等。而其他势力,恐怕只是想利用您,待乐安国灭亡后,您又能得到什么呢?望将军三思。”该首领听后,心中开始动摇。
然而,就在各方行动初见成效之时,黄巾军残余却突然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袭击。他们趁夜突袭了乐安国的一个边境小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黄藏得知消息后,立刻下令黄忠迅速出击,剿灭这股黄巾军残余。同时,他命令于禁加强其他地区的防御,防止黄巾军残余的后续攻击。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ABno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