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惊蛰这一天,北极的冰盖突然在阵阵雷声中炸裂开来。伴随着冰裂的巨响,巨大的冰块相互撞击、摩擦,发出清脆而又震撼的声响。
在这片被浮冰簇拥的深渊之中,一根汉使节杖斜斜地插在一艘青铜星槎的残骸上。那节杖似乎己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表面布满了斑驳的痕迹,但依然能够辨认出它曾经的威严与庄重。
而那艘青铜星槎的船头,显然遭受了猛烈的撞击,己经破碎不堪。船头原本镶嵌着的一块龟兹月光石,也在撞击中被冻结在了冰层里,宛如一颗璀璨的宝石被永久地封存。
仔细观察这块月光石,可以看到它的石纹上有一道道裂痕,这些裂痕如同神秘的符号,指向了一个遥远的地方——长安磁暴中心。而这个地方,正是永徽太子脐眼星环投射的坐标!
林晚秋的破冰镐砸向星槎龙骨。寒雾中浮出槎尾“璇玑骨轮”:三百六十五块人枕骨嵌成浑仪,齿槽间冻结的青黑粘液,正与长安磁雨同频脉动!
“枕液共振…”老医工冰镐刮下粘液,滴入龟兹石缝的霎那——月光石折射出诡异星图,图中“涌泉穴”位钉着半截磁针,针尾烧刻的“永徽御制”西字刺得人眼疼!
冰川深处忽传金铁刮擦声。冰面炸开蛛网裂痕,裂纹间伸出藤甲包裹的枯手——五指戴着磨损的汉宫金马盂指甲套,腕骨套着锈蚀的司南佩!
“班超使团随医官…赵佗之印!”陆鸿渐劈开冰层拉出冻尸,尸身脊骨第七节凸起处,磁针洞穿的骨孔里嵌着焦黑《星变针诀》残页:
“北极冰盖藏九曜磁枢”
“以万民枕液灌之 可控地轴”
尸骨手中司南勺突然狂转。龟兹石迸发惨绿光瀑,光幕中浮出令人生怖的景象:长安上空磁雨凝结的婴儿头状云团内,十万颗陨铁星戟正随云团搏动生长!
更骇人的是星槎“璇玑骨轮”中央——冰封的永徽太子遗体躺在齿轮间,他裂开的脐眼处旋转着袖珍星环,环内悬浮的正是缩小百倍的长安云团!
“北极磁枢…在复刻长安瘟疫!”林晚秋的脐磁髂骨突如烙铁般灼烫。她割开冻尸枕骨,骨缝渗出的青黑枕液在磁光中蒸腾——雾气凝成的汉隶赫然是太医署密档:
“证圣元年七月初九,西征军携三百龟兹俘自北极归,俘皆患颅裂怪疫…”
“…剖其枕骨得磁髓三合,注星槎可驭地脉”
星槎残骸猛地倾斜。永徽太子脐中星环突然暴胀,袖珍长安云团内伸出磁化藤蔓,缠住星槎引擎喷口处的青铜齿轮!
“轮回锁死!”陆鸿渐陨铁刀劈向星环。刀锋触及时空涟漪的瞬间,林晚秋的脐磁星图透衣而出——髂骨脉络首刺北极天穹,引动极光如瀑灌入地裂!
当极光与冰接触的瞬间,龟兹石和璇玑骨轮同时震动起来。在磁化的枕骨齿槽之间,电弧突然迸发,如闪电般击中了永徽太子脐中的星环。
这一击如同引爆了一颗炸弹,星环的中心迅速坍缩,形成一个猛烈的漩涡。而在这个漩涡的中心,龟兹石最初的裂纹图竟清晰地浮现出来,其裂纹走向竟然与林晚秋的脐磁星图完全重合!
就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刻,闪电划破了冰川,照亮了整个场景。
与此同时,星槎龙骨在磁暴的冲击下开始解体。在这短暂的瞬间,半块冻存着青紫婴儿的汉宫冰鉴从水中浮出。
冰鉴内,婴尸的枕骨渗出了磁髓,这些磁髓在冰面上迅速洇出,形成了八个血色的卦辞:
磁雨本为医者泪
九渊深处是旧槎
令人惊讶的是,冰鉴中婴孩的右足底,一粒铁痣正渗出温热血珠。而这个位置,恰好是《针诀》中失传的“涌泉禁穴”,胎记的形状与长安磁雨云团里的婴儿星戟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DyyZ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