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逐渐变得规律,发电机的指示灯由暗转明,最终稳定地亮了起来!一股微弱但持续的电流,从发电机的输出端缓缓流出。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明轩激动地喊了出来,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颤抖。
孙荣通教授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笑容,他快步走到检测仪器前,看着上面稳定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读数,连连点头:“难以置信,真是难以置信!这简首是能源领域的一场革命!”
虽然驱动的只是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力也仅仅能维持实验室的基本照明和几台小型设备的运转,但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意味着,他们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能源获取方式。
稳定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实验室,也照亮了众人兴奋的脸庞。基地的电力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
然而,激动过后,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明轩看着手中那枚能量似乎没有丝毫减弱的紫色晶核,陷入了沉思:“晶核的能量密度如此之高,仅仅一丝就能驱动发电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这种能量应用于更大规模的设备?比如基地的整体供电系统?”
孙荣通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不同属性的晶核,比如火系、水系、土系,它们蕴含的能量特性各不相同。这些不同属性的能量,是否可以用于开发和驱动不同类型的武器装备?比如,利用火系晶核制造火焰喷射器,或者利用雷系晶核制造电磁武器?”
这个成功的实验,为“曙光”基地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门后是无尽的可能,也伴随着更多的未知和挑战。晶核的秘密,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
地下实验室因为那台成功启动的发电机,而变得与往日不同。稳定的灯光驱散了角落的阴暗,也点亮了明轩和孙荣通教授眼中探索的光芒。那枚紫色的雷系晶核,在消耗了微不足道的一丝能量后,依旧静静地躺在实验台上,散发着神秘而强大的气息。
“它的能量密度,超乎想象。”明轩看着晶核,语气中充满了惊叹,“如果能完全解析其能量结构和释放机制,对我们来说,将是划时代的进步。”
孙荣通教授扶了扶眼镜,眼中同样闪烁着兴奋:“不仅仅是能源,明轩。你想想,既然异能者可以通过吸收晶核来强化自身,那么这种能量本身,是否就带有一种‘属性’?雷系晶核驱动了发电机,那火系、水系、甚至那些我们尚不明确属性的晶核呢?”
这个问题,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两人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您的意思是……”明轩似乎明白了孙教授的想法,“将晶核的能量,首接应用于武器开发?”
“正是!”孙荣通教授的语调微微上扬,“末世之中,强大的个体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将这种力量赋予普通人,或者增强异能者的战斗手段,我们的生存几率将会大大提升。想象一下,一把能够喷射火焰的枪,或者一柄附着着极寒冰霜的刀刃。”
这个设想让明轩也激动起来。他虽然是雷电异能者,但深知异能的消耗和局限性。如果能将晶核能量转化为可控的武器装备,无疑会极大地增强“曙光”基地的整体战斗力。
“理论上可行,但挑战巨大。”明轩冷静地分析道,“晶核能量的稳定性和活跃性并存,如何安全、有效地引导和控制这种能量,将其转化为特定的攻击形态,是个难题。”
孙荣通教授点点头:“没错,这需要大量的实验和精确的计算。而且,我们还需要一些心灵手巧、思维敏捷的助手。毕竟,我们两个人的精力有限。”
接下来的几天,孙荣通教授并没有急于开始实验。他首先在基地里仔细观察,特别是那些在末日后出生或年纪尚幼的少年少女。他认为,这些孩子没有经历过旧时代的思维固化,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更具备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他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小测试,比如观察力测试、动手组装一些小零件、以及对一些基础物理现象的理解。最终,他从基地里挑选了三名表现突出的少年少女,作为他的第一批助手。
第一个是名叫李浩的十六岁少年,沉默寡言,但心思缜密,尤其擅长精细的手工活,对机械构造有着天生的敏感。第二个是名叫张琪的十五岁女孩,活泼开朗,思维活跃,记忆力超群,能够快速理解和复述复杂的原理。第三个则是孙荣通自己的孙子,十三岁的孙世恩,虽然年纪最小,但在爷爷的耳濡目染下,对物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胆大心细,敢于尝试。
“孩子们,”孙荣通将他们带到实验室一个专门开辟出来的区域,这里摆放着一些基础的工具和材料,“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我们要尝试利用这些神奇的晶核,制造出能够保护我们家园的武器。”
李浩、张琪和孙世恩的眼中都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他们都曾见识过异能者的强大,也渴望能为基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孙荣通首先拿出几枚不同属性的低阶晶核——一枚火红色的火系晶核,一枚透明色的水系晶核,还有一枚散发着淡淡黑气、带有微弱腐蚀性的毒系晶核。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孙荣通拿起那枚火系晶核,“是尝试制作一把‘火焰枪’。原理很简单,就是引导晶核中的火系能量,通过一个特制的装置,将其稳定地喷射出去。”
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是能量引导装置的设计。他们尝试了多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作为导管,但低阶火系晶核的能量虽然不算狂暴,持续的高温也足以让大部分材料熔化或变形。
李浩凭借他精细的手工,一次次地打磨和组装导管部件。张琪则负责记录每次实验的数据,包括材料的耐热性、能量输出的稳定性、以及火焰的喷射距离和温度。孙世恩则在一旁协助孙教授进行理论计算和方案调整。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j0ZB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