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蜀道,眉州,皇祐六年八月末。
哦不对,现在仁宗己经改元至和了,应当是至和元年。
囚车则是由狄青派人负责押送。
将泼天的功劳让渡给狄青,沈瑜心中并无半分不舍。
他深知,自己这个幸进的驸马加皇子养兄,根基太浅。
而他沈瑜,更看重的是此行的真正收获,打开了局面,积累了资本,更重要的是。
兑现了对赵徽柔的承诺,活着回来了。
使团离开大理国境,进入川峡西路。
嘉州(今乐山)渡口,岷江与大渡河在此汇流,江面开阔,舟楫如梭。
沈瑜一行在渡口旁的茶肆歇脚,等待过江的客船。
茶肆简陋,却坐了不少南来北往的旅人,喧嚣嘈杂。
沈瑜正捧着一碗茶解渴,忽听邻桌传来一阵争论声。
“....《战国策》固然奇诡雄辩,然过于重术轻道!苏秦张仪之徒,朝秦暮楚,翻云覆雨,虽逞一时口舌之利,终不免身死名裂!岂是君子所取?”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
“子由此言差矣!”另一个声音立刻反驳,语速更快,带着锐气飞扬,
“纵横之术,亦是大道!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以三寸不烂之舌息百万之兵,解生民倒悬,岂不胜过腐儒空谈仁义?至于苏张结局,乃其术未臻至境,贪恋权位所致,非纵横之道本身之过也!”
沈瑜连忙循声望去。只见邻桌坐着两个年轻士子。
一人约十七八岁,身着青衫,正是方才反驳《战国策》的子由。
另一人年纪稍长,看着也就十八九岁,顾盼间神采飞扬,此刻正挥舞着手臂,为自己的论点据理力争,正是那个为纵横家辩护的子瞻。
川峡西路,子瞻自由,仁宗至和年间。
沈瑜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差点被口中的茶水呛到。
千古文豪,东坡居士!还有他那位沉稳持重的弟弟苏辙!
竟然在这嘉州渡口的破茶肆里,让自己撞上了?
沈瑜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和穿越者面对偶像的奇妙心态,放下茶碗,整了整衣冠,起身走到邻桌,对着争论中的两人拱了拱手。
“二位请了。在下汴京沈瑜,适才听二位高论,纵横捭阖,鞭辟入里,心向往之。尤其是这位兄台,”
他看向苏轼,“为纵横家鸣不平,见解独特,敢问高姓大名?”
苏轼正争论在兴头上,见有人搭话,还是个气度不凡,自称来自汴京的年轻人,顿时来了兴趣。
他起身还礼,动作洒脱:“在下眉山苏轼,字子瞻。这位是舍弟子由,苏辙。” 他指了指旁边的沉稳少年。
苏辙则是起身,一丝不苟地行礼:“苏辙见过沈兄。”
同时暗暗提醒一旁的苏轼。“当时研发酒精和香水的沈驸马吧?”
“原来是苏氏昆仲!久仰久仰!”
其实每次沈瑜对人说久仰,都是毫无客套之意而是发自内心。
毕竟从小学就开始久仰了.....
“哎呀?久仰!”苏轼大咧咧地摆手,毫不认生地凑上前,一把拉住沈瑜的胳膊就往桌边引,“沈兄你可是从大理那回来的?快给我讲讲!听说你还亲手擒了那侬智高?当真了得!还有那大理的风物人情...”
苏辙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声道:“兄长,莫要拉扯,有失礼数。”
苏轼这才讪讪地松开手,嘿嘿一笑:“无妨无妨,沈兄一看便是豁达之人!对吧,沈兄?”
沈瑜失笑:“子瞻兄率真性情,令人心折。”
三人落座。
清风徐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在苏轼的追问下,沈瑜挑了些大理的风光见闻讲给兄弟俩听。
洱海月,苍山雪,崇圣寺三塔的庄严,乌蛮部族的剽悍....
听得苏轼心驰神往,击节赞叹,恨不能立刻飞身前往。
苏辙则听得十分专注,偶尔提出一两个关于当地物产,地理或民俗的细节问题。
“不知沈兄对苏秦张仪之辈,有何高见?”这时,苏轼的思维转回开头。
沈瑜笑道:“高见不敢当。只是方才听子瞻所言纵横亦是大道,深以为然。不过嘛...”
他故意顿了顿,慢悠悠道。
“此道如烹小鲜,火候最难掌握。火小了,鱼不熟,说服不了人,火大了,鱼焦了,容易把自己也搭进去。”
“苏秦配六国相印,何等煊赫?最终落得个车裂下场。张仪戏弄楚怀王,看似高明,却也埋下秦国失信之根。”
“可见,光有术不行,还得有道托底,有德驾驭。否则,再精妙的术,也只是无根浮萍,烈火烹油,难以长久。”
这番话,既肯定了纵横家的价值,又点出其局限和风险,还用了烹小鲜的生动比喻,深入浅出。
苏辙听了,脸上露出赞同之色,微微点头。
苏轼则是拍案叫绝:“妙!妙喻!哈哈,沈兄此言,深得我心!术为火,道为釜,德为水!火候掌控,存乎一心!精辟!太精辟了!”
他看向沈瑜的眼神,充满了遇到知音的兴奋:“沈兄见识不凡!定是家学渊源!不知令尊是...?”
沈瑜含糊道:“家父早逝,不足挂齿。倒是沈某对美食一道,颇有些心得。”
他巧妙地转移话题,也埋下钩子。
“哦?美食?”苏轼果然被带偏,兴致勃勃,“小弟也好此道!沈兄有何心得?快说来听听!”
沈瑜看着眼前这位未来的老饕,心中玩心更盛,决定提前剧透点东坡居士的专属梗。
“心得嘛...比如这猪肉,世人嫌其肥腻,多弃之不顾。殊不知,选上好五花,切大块,以黄酒,酱油,糖慢火煨炖,待其油脂尽出,肥肉晶莹,瘦肉酥烂而不柴,入口即化,浓香西溢,方是人间至味!”
“此物,须得小火慢炖,耐得寂寞,方得真味。如同做学问,也需沉潜,急不得。”
苏轼听得眼睛发首,口水都快下来了,喃喃道:“五花肉...黄酒酱油慢炖...入口即化...妙啊!沈兄真乃妙人!小弟回去定要试试!”
当着苏轼的面抄苏轼的诗,实在太过无耻,沈瑜是真的干不出来。
哪怕上元节那也是不是当着辛弃疾本人的面嘛。
那不抄你的诗了,抄个菜谱不过分吧?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jnBQy.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