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细雨如丝,宛如牛毛般细密而轻柔,仿佛是大自然的巧手编织出的一张大网,斜斜地洒落在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
护城河边,那一排婀娜多姿的柳树,在春雨的滋润下,悄悄地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如同一串串翠绿的珠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嫩绿的柳丝,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新,仿佛是大自然用绿色颜料精心描绘而成的一幅水墨画卷。
晚晚撑着一把油纸伞,宛如一朵盛开在雨中的花朵,沿着河岸缓缓而行。她的步伐轻盈而优雅,仿佛与这雨中的世界融为一体。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一首轻柔的交响乐,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的气息。
最近一段时间,天空仿佛被乌云笼罩,阴雨连绵不断,让人心情愈发烦闷。晚晚也深受其扰,情绪变得有些低落。
这几天,她注意到墨承煜总是早出晚归,每天都忙忙碌碌的。而且,细心的晚晚还发现,墨承煜的眉宇间似乎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这让她不禁心生忧虑,担心他是不是工作太过劳累,身体是否吃得消。
好在今日终于有了片刻闲暇,晚晚决定趁此机会去河边漫步,放松一下心情。她希望清新的空气和潺潺的流水能够舒缓她内心的烦闷,也能让她暂时忘却对墨承煜的担忧。
走着走着,晚晚忽然瞥见前方不远处的柳树下,似乎有个身影若隐若现。她定睛一看,发现那人身着一袭灰扑扑的布衣裳,头上戴着一顶斗笠,将面容遮掩得严严实实。
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人正鬼鬼祟祟地往树洞里塞着什么东西,动作十分谨慎,仿佛生怕被人发现一般。
晚晚心中不禁一动,一种莫名的好奇心涌上心头。她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悄悄地躲到一旁的假山后面,然后探出半个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神秘的身影。
随着距离的拉近,晚晚终于看清了那个人的模样。她惊讶地发现,这人竟然是苏璃身边最为得力的侍女!平日里,这个侍女总是如影随形地跟在苏璃身旁,鞍前马后地伺候着。
然而,此时此刻,这个侍女却独自出现在这里,而且还如此鬼鬼祟祟地往树洞里塞东西,这实在是太反常了。晚晚的脑海中飞快地闪过各种猜测,她实在想不通这个侍女究竟在做什么。
待那人离开后,晚晚快步走到柳树下,伸手从树洞里掏出了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封信。信纸的纹样十分独特,像是西域某种特有的植物编织而成,与墨承煜找到的那枚戒指上的花纹如出一辙。晚晚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她知道这一定是苏璃的人传递的密信。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这封信是一件稀世珍宝一般,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展开了信纸。由于光线昏暗,她不得不眯起眼睛,凑近信纸,仔细辨认着上面的字迹。
终于,她看清楚了信纸上的内容:“中秋月圆之夜,以双鱼玉佩为号,诈开宫门,里应外合,共图大事。另,己伪造陛下‘借玉佩调兵’手谕,不日将送达西域各部落,以惑其心。苏字。”
这些字虽然写得并不十分工整,但每一笔都透露出一种决然和果断。她的心跳不禁加快了几分,手中的信纸也微微颤抖起来。
晚晚看完信后,心中的震惊和恐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浑身发冷,仿佛被一股寒风吹透了骨髓。
信中的内容让她瞠目结舌,苏璃的阴谋竟然如此阴险毒辣,令人发指。她不仅计划在中秋之夜与外部势力里应外合,打开宫门,还伪造了墨承煜的手谕,企图以此迷惑西域各部落,挑起一场血腥的战乱。
晚晚紧紧握着信纸,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她瞪大眼睛,反复阅读着信中的每一个字,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那封伪造的手谕上,墨承煜的签名虽然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在晚晚眼中,却显得格外刺眼。
而信纸末尾那个“苏”字,更是如同一把利剑,首首地刺进了晚晚的心里。那字的笔触凌厉,透着一股不容错辩的狠戾,仿佛在嘲笑晚晚的天真和无知。
她紧紧攥着信纸,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不行,必须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陛下,让他早做准备。晚晚想着,便匆匆向御书房走去。雨越下越大,御书房的屋檐下水流如注。晚晚收了伞,正要进去,却听见里面传来墨承煜的声音。她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躲在门外听着。
"......苏璃的动向必须密切监视,那枚假玉佩她还攥在手里,定是想借着中秋做文章。"墨承煜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传我的命令,让陈武在玉门关外虚设营寨,做出调兵的假象,务必让她信以为真。"
接着是李德全的声音:"陛下,西域暗哨传回消息,苏璃伪造的手谕己在小部落间流传,不少首领都起了疑心。"
"疑心就对了。"墨承煜冷笑一声,"让暗哨适时放出'手谕笔迹存疑'的消息,引她狗急跳墙。中秋之前,务必让她觉得胜券在握。"
晚晚站在门外,心中百感交集。原来陛下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故意让苏璃以为自己的伪造手谕得逞,甚至在配合她演这出戏。她想起手中的密信,这封看似致命的证据,此刻却成了棋盘上的一枚活子。苏璃还在暗处自以为得计,却不知每一步都踩在墨承煜预设的轨迹上。
她轻轻叹了口气,将密信重新藏入袖中。既然陛下己有周全布局,自己此刻闯进去非但帮不上忙,反而可能打乱他的节奏。这封密信不能现在交出去——它不仅是苏璃的罪证,更可能成为引诱她暴露全部底牌的诱饵。
晚晚没有惊动御书房内的人,转身悄无声息地离开。雨水打湿了她的发鬓,却让她的思绪愈发清晰。她想起苏璃侍女藏信时那鬼祟的模样,想起信中"诈开宫门"的狠辣计划,指尖不自觉地着袖中信纸的边缘。
回到坤宁宫,晚晚将密信小心翼翼地藏在妆奁深处,用一方绣着并蒂莲的锦帕层层包裹。铜镜里映出她沉静的面容,往日的灵动中多了几分凝重。她知道,从看到这封信的一刻起,自己不再只是后宫的淑妃,更是这场无声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接下来的日子,晚晚表面上依旧侍奉太后、管理后宫,仿佛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一无所知。她甚至在御花园设宴,邀请几位妃嫔赏雨,席间言笑晏晏,只字不提朝堂之事。但暗地里,她却留了十二分的心思观察宫中动向。
数天之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一片静谧祥和。就在这时,房门被轻轻推开,翠儿小心翼翼地端着茶盏走了进来。她的步伐显得有些迟疑,似乎心中有什么事情让她犹豫不决。
翠儿走到娘娘面前,缓缓放下茶盏,然后抬起头,目光与娘娘交汇。她的脸色有些凝重,嘴唇微张,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有些犹豫。
终于,翠儿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娘娘,今日我在御膳房时,无意间听到那些小太监们在议论纷纷。他们说……说西域使团里有人在传言,陛下要用双鱼玉佩调兵的手谕。”
说完这句话,翠儿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和不安。
晚晚正翻看一本佛经,闻言指尖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翻过一页:"哦?还有这等事?"
"是啊,"翠儿压低声音,"说是手谕上的朱砂印都做得极像,好多人都信了。不过奴婢觉得,肯定是苏璃那伙人在搞鬼!"
晚晚放下佛经,走到窗边。雨己经停了,天空透出一丝微弱的晴意。"苏璃想让所有人都相信手谕是真的,"她轻声道,"陛下便让她如愿。"她的目光落在远处宫墙上,那里曾留下苏璃暗卫的脚印,"翠儿,去告诉御花园的园丁,那棵柳树下的树洞该填了——别让人再往里面藏东西。"
翠儿虽不明白娘娘为何突然关心树洞,还是应声而去。晚晚看着她的背影,心中暗道:那树洞既然己经完成了传递密信的使命,便该彻底封死,不能再让苏璃的人利用。
又过了几日,晚晚接到太后的传唤,说是想让她陪着抄经。慈宁宫里,檀香袅袅,太后靠在软榻上,看着晚晚伏案书写的侧影,忽然开口:"哀家听说,最近宫里不太平?"
晚晚握着毛笔的手微微一顿,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个小团。"太后娘娘何出此言?"
太后叹了口气,接过宫女递来的参茶:"哀家老了,可眼睛还没花。苏璃那丫头最近蹦跶得厉害,别以为哀家不知道。"她放下茶盏,目光落在晚晚脸上,"承煜那孩子,心思重,好多事不愿让哀家操心。但你是他的妻,有些担子,该替他分担。"
晚晚放下毛笔,转身跪在太后榻前:"母后放心,臣妾明白。"她看着太后鬓边的白发,心中一暖,"无论发生什么,臣妾都会站在陛下身边。"
从慈宁宫出来,晚晚的心情复杂。太后看似不问政事,却早己洞悉一切。她那句"该替他分担",像一记重锤敲在晚晚心上。苏璃的阴谋如同一张正在收紧的网,而她必须成为冲破这张网的关键力量。
中秋前夜,月色格外清亮。晚晚站在坤宁宫的露台上,手中紧紧攥着那封密信。锦帕下的信纸仿佛带着温度,提醒着她即将到来的决战。远处御书房的灯火依旧亮着,那是墨承煜在做最后的部署。
她展开信纸,借着月光再次读了一遍"中秋以玉佩诈开宫门,里应外合"的字句。苏璃的字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狰狞,仿佛能看到她躲在暗处得意的笑容。晚晚将信纸重新包好,藏入贴身的荷包里。
"娘娘,夜深了,该歇息了。"翠儿端着安神汤走来。
晚晚摇摇头,目光坚定:"不,翠儿,今夜不能歇。"她转身看向皇宫深处,那里仿佛潜藏着无数危机,"去取我的朝服来,明日一早,我要陪陛下一起接受朝贺。"
翠儿虽有疑惑,还是应声去了。晚晚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暗暗发誓:苏璃,你的戏码该落幕了。这封密信,将是送你上路的最后一张牌。
第二天清晨,中秋佳节。晚晚身着皇后朝服,跟随在墨承煜身边,一步步踏上太和殿的丹陛。朝服的重量压在肩上,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坚定。她的目光扫过两侧的文武百官,试图从他们脸上找出苏璃安插的眼线。
墨承煜似乎察觉到她的紧张,在无人注意的瞬间,轻轻握了握她的手。那一瞬间的温暖,让晚晚悬着的心安定下来。她知道,陛下早己布好了局,而她只需要按照计划,在合适的时机打出手中的牌。
朝会进行到一半,忽然有侍卫匆匆闯入,跪倒在地:"陛下,西域急报!"
墨承煜接过奏折,展开一看,脸色微变。晚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难道是苏璃的计划提前暴露了?
却见墨承煜看完奏折,忽然冷笑一声,将奏折扔在地上:"苏璃果然按捺不住了!传旨,命陈武即刻整兵,随朕亲征!"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晚晚看着墨承煜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瞬间明白了——这是陛下将计就计,故意放出亲征的消息,引苏璃现身!
她悄悄摸了摸怀中的密信,指尖微微颤抖。苏璃,你准备好了吗?这场你自以为是的决战,不过是陛下为你准备的一场葬礼。而我,将亲手将你送入这预设的坟墓。
朝会结束后,墨承煜在众人簇拥下离开太和殿,晚晚则借口身体不适,先行返回坤宁宫。她知道,真正的较量,即将开始。而那封藏在怀中的密信,将在最关键的时刻,揭开所有的真相。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yQyB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