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详解)
李长风看到这个标题也愣了一下,怎么最近都是这些视频啊,那些擦边的视频呢,怎么都少了这么多,不会我的号换赛道了吧。
后台的系统则没有什么表情,毕竟收了我的钱就要给我办事,这是公平交易,就算你划走了用不了多久这个类型的视频还是会过来的,只是早晚而己。
天幕下的古人也行动了起来,他们虽然不识字可也听说过论语是圣人之言,就想着让家里的孩子们听一听,万一里面有一个天才呢,要是学会了一些被教书先生看中了免了束脩,然后走上科举这条路,他们家不就翻身了吗。
满清时期一些闺阁里的小姐们也偷偷看着天幕,因为在这个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们虽然不愁吃喝可是也不能读书认字,这些日子跟着天幕认识了不少字,现在更是出现了论语这个圣人学说,她们也准备学习一二,所以也准备好了纸笔记录。
皇帝们则是好奇了起来毕竟一个三省吾身都能解释成那个样子,还不知道这个论语会解释成什么样呢,所以准备好好看看,顺便了解一下后世到底学了什么。
各个时空的大儒感觉到了一丝不妙,这不会论语和注解也失传了吧,所以都行动了起来把不少珍贵的绝版的典籍多抄了几份,每一份都附上注解,然后找地方藏了起来,这一举动倒是给他们时空的后世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典籍。
春秋时期 孔子看向天幕,天幕特意给他一个人单独解释了一下什么是论语,毕竟孔圣人还是有一点面子的但是不多。
孔子看完天幕以后又看向了记录他一言一行的子贡一眼,不过并没有说什么,又抬头看向天幕,他也想听听后世人是怎么解释的。(查不出来论语是谁编纂的就按他头上了,你要要是知道可以告诉我。)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打听到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可以等死了。}
这第一句一出首接让一些号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儒就破防了,他们觉得藏书藏的不够,应该再藏一些。
孔子觉得这样解读挺有意思的,就这样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
旁边的子贡问“老师,你不生气吗?”
“我有什么生气的,这明显是后世的调侃之言。”
看到老师没生气,他们也跟着看起了天幕。
嬴政则是感觉应该让扶苏学这个,可是现在扶苏还没回来呢,只能让人先记录下来等他回来了再好好学学。
淳于越和叔孙通互相瞪着眼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刘邦则是没心没肺的笑了出来,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么有趣的解释。
刘彻和董仲舒也是面面相觑,这怎么比公羊儒的杀气还大呢,刘彻严重怀疑公羊儒要么是变异了,要么是进化了,至于为什么不能是其他的儒家传承,很简单因为公羊儒己经是杀气最大的儒家传承了。
李世民看着天幕心想这还是不要让承乾看了,他没学这些都己经干造反了,要是学了这些真怕他会拎着青雀和稚奴的人头过来找过来,所以赶紧往东宫走去把承乾关回房间里。
赵匡胤看着赵普问“这就是你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也不知道说什么了,这很明显是后世理解跑偏了。
赵匡胤看着赵普不说话,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忽必烈这个儒教大宗师觉得这个解释很符合他的口味,不过却不能让下面这些汉人学了,这么好斗要是激起了汉人的血性,他们可统治不了多少年,要想个办法让他们不要学这些才行,真是头疼啊。
老朱觉得这些比宋濂讲的要好理解,不过这怎么看都感觉哪里不对啊。
宋濂这时候也不知道说什么了,毕竟对着天幕嚷嚷可是会遭雷劈的,他可不想这样做要不然传出去还指不定传成什么样呢,只希望下面人能少学一点吧。
方孝孺倒是一根筋,张嘴就要开喷,不过被旁边的人捂住嘴了,因为别人是一个人被劈,他是引过来一道闪电劈到他身上以后还有一些会溅射出来,把旁边的人误伤,所以基本上都不愿意靠近他,要是他想说什么旁边的人也会捂住他的嘴,这让方孝孺很是郁闷。
永乐时期的朱棣看着天幕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因为词穷不知道怎么说,他这时候理解了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满清也有不少腐儒被劈了,让他们暂时老实了一会。
天幕下的老百姓则是觉得这样解释挺贴切的,赶紧让自家孩子赶紧记。
一些闺阁的大小姐也赶紧偷学了起来。
天幕还在继续播放。
{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动手就要下重手,否则无法树立威信。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他父母在我手上他就跑不远,就是跑了我也有办法捉回来。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把人打到快死了,说话就好听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凡打架,只要犹豫对方就站起来了,不犹豫便能将对方打废。}
满清皇帝们这时候灵光一现,想到会不会是他们销毁了太多书籍,让这些汉人读不懂论语了,结果硬生生让他们从里面悟出来一条杀伐之道,激活了他们的血性,所以后世人才会变得一个比一个杀气重。
想到这些满清皇帝也是一根筋变两头堵了,他们一个比一个头疼,现在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推行文字狱了。
现在一些教书先生也头疼了,要知道这些孩子学好的不容易,学坏则是很快的,现在有的己经在读天幕上的论语了,他有预感以后过来上学的学生绝对学过天幕上的论语,他想想以后的教书的日子感觉到一丝绝望。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人不知道我的大名,我还没发怒,己经很君子了。}
很快天幕就讲论语详解播完了,虽然不是所有的论语都解释了,可就这些己经让大儒们感觉头疼了,也不知道天幕下的小孩子学了多少,但是可以想想那些教书先生的惨样了。
【大家要学习仁义之道,知道吗?】
天幕下的大儒己经不敢再赞同了,他们要看是怎么解释的,因为他们己经不相信字面意思了。
【仁就是把人一分为二,义就是把脑袋打到胸口里。】
天幕下的老百姓虽然感觉那不对,可是看着这两个字挺形象的也说不出来什么。
一些大儒看完以后都快要吐血了,这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啊,怎么会传成这个样子。
赵匡胤时期 开封外面的军营大帐里,所有武将对视了一眼,然后齐齐对着赵普施了一礼说“赵相公,我们己经知道论语的重要性了,以后保证回去多研读论语,行仁义之道,不过这个仁好办,这个义我们还要多加练习,请给我们一些时间。”
赵普都快吐血了,他想说论语不是天幕上的论语啊,这个仁义之道也不是这个意思啊,不过那些武将又齐齐对着赵匡胤施了一礼就出去练习去了,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yZ0jZ.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