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2章:新的战场

零点文学 更新最快! 穿越后我成亮剑独立团团长李云龙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yjjn0.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54年的南京城,盛夏的阳光炙烤着军事学院的青灰色教学楼。李云龙站在讲台上,军装笔挺,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台下坐着三十多名学员,都是各部队选送的营团级干部,清一色的年轻面孔,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渴望。

"今天咱们讲运动战中的后勤保障。"李云龙敲了敲黑板,"别以为这是参谋们该操心的事!在座的将来都要独当一面,管不好后勤,再能打的部队也得趴窝!"

他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图:"1947年打孟良崮,我们团三天断了粮。怎么办?我让炊事班把最后半袋面粉做成烙饼,每个战士分半张..."

教室后排的门被轻轻推开,院长刘伯承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坐在最后一排的空位上。李云龙瞥见了,但假装没注意,继续讲课。

"...后来我们端了敌人的补给站,不光吃饱了,还缴获了三卡车罐头!"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

下课铃响起,学员们起立敬礼。刘伯承走上前,笑眯眯地说:"李教员,课讲得不错嘛,有实战有理论。"

李云龙连忙立正:"院长过奖了,我这点墨水..."

"哎,别谦虚。"刘伯承摆摆手,"正好有个事找你。总部要编一本《抗美援朝战役经验总结》,彭总点名让你负责'阻击战'章节。怎么样,有困难吗?"

"保证完成任务!"李云龙不假思索地回答,随即又犹豫了,"就是...我这文化水平..."

刘伯承哈哈大笑:"放心,给你配两个笔杆子当助手。下周一就开始吧,资料室对你全天开放。"

当晚,李云龙在宿舍里翻箱倒柜,找出当年的作战日记和地图,铺了满满一桌子。冯楠端着一杯茶走进来,见状不禁皱眉:"这么热的天,你也不开窗。"

"老刘给我派了个重要任务。"李云龙头也不抬,"编书,抗美援朝那段。"

冯楠眼睛一亮:"好事啊!你的实战经验那么丰富,早该总结出来传给后人。"她放下茶杯,轻轻按揉丈夫的肩膀,"不过也别太拼命,你那个胃病..."

"没事,死不了。"李云龙拍拍妻子的手,"对了,朝华的入学手续办好了吗?"

"办好了,跟淮生一个学校。"冯楠叹了口气,"就是这孩子太要强,晚上偷偷点灯学汉字,眼睛都熬红了。"

李云龙微微一笑:"像她亲爹。当年在朝鲜,她那个村子就活下来她一个..."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是朝华清脆的声音:"阿爸基,我作业写完了!"

小姑娘推门进来,穿着崭新的少先队服,红领巾系得整整齐齐。她把作业本递给李云龙:"老师说要家长签字。"

李云龙仔细检查了一遍,工整地签上名字:"不错,比昨天有进步。"他从抽屉里掏出一支钢笔,"奖励你的,好好学。"

朝华惊喜地接过钢笔,突然扑进李云龙怀里:"谢谢阿爸基!我一定能考上军校,当女将军!"

李云龙和冯楠相视一笑。这个从战火中捡回来的朝鲜孤女,如今成了他们最疼爱的女儿。

编写工作开始后,李云龙几乎住进了资料室。两个助手都是军事学院的高材生,起初对这个"土包子"首长半信半疑,但很快就被他惊人的记忆力折服。

"李教员,铁原阻击战那天的气温您都记得?"年轻的中尉助手惊讶地问。

李云龙头也不抬:"零下二十七度,风速六级。我的警卫员小张,就是那天冻掉三个脚趾头。"

随着工作的深入,那些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有时写着写着,李云龙会突然停下来,望着窗外发呆。魏大勇、段鹏、林骁...那些牺牲的战友仿佛就在眼前,对着他笑。

"首长,您怎么了?"助手小心翼翼地问。

李云龙摇摇头,继续伏案疾书:"没什么,想起一些老兄弟..."

八月底,初稿终于完成。刘伯承看后大加赞赏,特地安排李云龙去北京向彭总汇报。冯楠得知后,连夜给他赶制了一套新军装。

"用不着这么正式吧?"李云龙试穿着笔挺的制服,有些不自在。

冯楠细心地抚平他肩章上的褶皱:"你现在是教官了,代表军事学院形象,不能马虎。"

北京之行很顺利。彭总不仅肯定了编写工作,还透露了一个消息:中央准备组建装甲兵学院,考虑调李云龙去负责教学工作。

"我?教坦克?"李云龙瞪大眼睛,"我就会打坦克,哪会开啊!"

彭总哈哈大笑:"所以才要你去!全军就数你打掉的坦克多,最清楚坦克的弱点在哪。教出来的学员,才能设计出更好的坦克!"

回到南京后,李云龙把这事告诉了冯楠。出乎意料,妻子非常支持:"这是好事啊!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技术装备,你该转型了。"

"可我连初中文化都没有..."李云龙挠挠头。

冯楠拍拍他的肩:"怕什么?我教你。从今晚开始,每天两小时数理化!"

就这样,三十八岁的李云龙开始了"扫盲"生活。白天教课,晚上学习,周末还要带孩子们去爬山、游泳。虽然辛苦,但充实而快乐。

1955年春节前,授衔命令下来了。李云龙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解放军第一批将军之一。授衔仪式上,他抚摸着崭新的将星,想起了那些没能等到这一天的战友。

"要是和尚他们还活着..."回家的路上,他对冯楠感叹。

冯楠握住他的手:"他们会在天上为你骄傲的。"

春节过后,调令如约而至。李云龙被任命为装甲兵学院训练部部长,全家即将迁往长春。临行前,军事学院举办了欢送会。刘伯承亲自敬酒:"李云龙啊,到了新岗位,可别给咱们学院丢人!"

"院长放心!"李云龙一饮而尽,"保证把那些少爷兵训得嗷嗷叫!"

长春的冬天比南京冷得多,但装甲兵学院的热情让李云龙一家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作为训练部长,他首先要过的是技术关。从坦克构造到火炮原理,这些陌生的知识让他头大如斗。

"老李,别急,慢慢来。"冯楠每晚都陪他学习到深夜,"当年你大字不识几个,现在不也当上将军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李云龙不仅掌握了坦克驾驶技术,还针对我军装备现状,提出了一套"以弱胜强"的训练方案。他在演习中大胆采用步兵协同战术,让老旧的T-34发挥出了超乎想象的战斗力。

1956年夏天,一场大规模对抗演习在内蒙古草原展开。李云龙指挥的"红军"以劣势装备,击败了拥有新式坦克的"蓝军"。观礼台上的苏联顾问看得目瞪口呆,连声询问这位"天才指挥官"的来历。

演习总结会上,国防部长彭德怀拍着李云龙的肩膀说:"好你个李云龙,到哪都能打出花样!"随即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由李云龙牵头组建我军第一支机械化步兵实验部队。

新的挑战让李云龙废寝忘食。他带着参谋们日夜推演,将朝鲜战场的经验与现代装备相结合,创造出一套全新的战术体系。实验部队的训练场上,经常能看到这位将军亲自驾驶坦克,与年轻士兵们一起摸爬滚打。

"首长,您都西十多了,别这么拼。"警卫员心疼地劝道。

李云龙从坦克底下钻出来,满脸油污:"西十多怎么了?老子还能再打二十年!"

1957年元旦,实验部队首次公开亮相。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这支新型部队展示了步坦协同、快速突击等全新战法,赢得满堂喝彩。观礼结束后,一位总参首长拉住李云龙:"老李啊,你这套打法,将来解放台湾用得着!"

这句话让李云龙辗转难眠。夜深人静时,他悄悄起床,翻出珍藏的作战地图,在上面勾勾画画。冯楠醒来发现丈夫不在床上,寻到书房,只见他正对着台湾地图出神。

"又想打仗了?"冯楠轻声问。

李云龙摇摇头:"我在想,如果当年有现在这些装备,多少好兄弟就不用死了..."

冯楠从背后抱住他:"你救了更多人。你教出来的学员,将来会少流血。"

1958年,台海危机爆发。中央军委紧急召见李云龙,要他参与制定登陆作战预案。在总参作战室里,他再次见到了老战友丁伟和孔捷。三人彻夜长谈,将朝鲜战场的经验与最新敌情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作战构想。

"老李啊,咱们这帮老骨头,还能派上用场!"丁伟拍着大腿说。

孔捷则有些担忧:"美国第七舰队不是吃素的,真要打起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李云龙指着沙盘,"关键是把咱们的机械化部队练好,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危机最终和平解决,但李云龙更加意识到建设现代化军队的紧迫性。回到学院后,他加大了训练强度,并亲自编写了一系列实战化教材。

1959年春天,李云龙突然接到一纸调令:出任某集团军军长。这个曾经叱咤疆场的战将,兜兜转转十余年,又回到了野战部队。

离别前夕,装甲兵学院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学员们自发组织了一场坦克战术演练,向这位特殊的老师致敬。看着那些崭新的坦克在草原上纵横驰骋,李云龙的眼眶了。

"首长,给我们留句话吧!"学员们围上来。

李云龙想了想,只说了一句:"记住,装备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好的坦克,也要靠人来发挥威力!"

赴任前,李云龙带着全家回了一趟山西老家。李家村己经大变样,但乡亲们依然记得这个"泥腿子将军"。村支书带着他们参观了新建的学校,骄傲地说:"咱村现在有三十多个娃在上学,再没人当文盲了!"

李云龙特意去给父母上了坟。跪在坟前,他轻声说:"爹,娘,儿子没给老李家丢脸..."

离村时,全村老少都来送行。几个半大孩子追着吉普车跑了老远,喊着:"李爷爷,我们长大了也要当兵!"

车上,淮生好奇地问:"爸,你当年是怎么从这个小村子走出去的?"

李云龙望着窗外飞逝的田野,笑了笑:"因为不想一辈子当睁眼瞎。记住,儿子,读书不是为了做官发财,是为了明事理,懂大义。"

朝华插嘴道:"阿爸基说得对!我以后要当科学家,造最厉害的坦克!"

冯楠笑着搂住两个孩子,与丈夫相视一笑。吉普车在夕阳下驶向远方,那里有新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但无论前方是什么,这一家西口都将勇敢面对,就像他们一首做的那样。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战火中走来的李云龙,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属于他的下一个战场。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yjjn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
零点文学 有求必应! 穿越后我成亮剑独立团团长李云龙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yjjn0.html 全文阅读!零点文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