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8章:亮剑·传承(终章)

零点文学 更新最快! 穿越后我成亮剑独立团团长李云龙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yjjn0.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2005年深秋,北京某军事博物馆灯火通明。白发苍苍的李战少将拄着拐杖,在"开国将帅馆"的展区前久久驻足。玻璃展柜里,那件熟悉的旧军装静静陈列,胸前的名牌上"李云龙"三个字在射灯下泛着微光。

"爷爷,这边走。"年轻的李振华搀扶着老人,"《亮剑》首映式马上就要开始了。"

博物馆多功能厅内,数百名现役军人整齐就座。当银幕上出现"谨以此片献给为共和国诞生浴血奋战的英雄们"的字样时,李战布满皱纹的手突然颤抖起来。

片头音乐响起,一个浓眉大眼的军官在炮火中跃出战壕:"弟兄们,跟我上!"——刹那间,整个放映厅沸腾了。

"是太爷爷!"李振华激动地抓紧爷爷的手臂,"演得太像了!"

李战却怔怔地望着银幕,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那不是演员,那分明就是1942年在晋西北风雪中向他招手的年轻团长,是1951年在朝鲜战场抱着负伤战友嘶吼的师长,是1978年在军事学院教室里拍案而起的倔强老头...

"老李,还记得这个吗?"坐在旁边的苏雪从手提包里取出一个褪色的红布包。展开后,里面是半块焦黑的怀表——1953年上甘岭战役中,这枚怀表替李云龙挡下了一颗子弹。

银幕上正演到李云龙为救妻子攻打平安县城的经典片段。当"开炮!"的怒吼响彻大厅时,李战突然站起身,对着银幕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仿佛连锁反应般,全场官兵齐刷刷起立敬礼,如林的臂膀在黑暗中划出庄严的弧线。

"爷爷,您怎么了?"放映结束后,李振华发现老人独自站在博物馆露台上,望着远处的长安街出神。

"你看那。"李战指向夜色中川流不息的车流,"1949年开国大典,你太爷爷就站在那个位置。当时整个长安街上只有十七辆缴获的坦克,其中三辆还是坏的。"

一阵秋风吹来,老人裹紧了身上的将校呢大衣。这件1955年授衔时发的军装,他己经保存了整整半个世纪。

"今天首映式上那些年轻人..."李战的声音有些哽咽,"他们喊着'亮剑精神',可有多少人知道,你太爷爷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喊口号。"

回到军区干休所,李战辗转难眠。深夜,他颤巍巍地打开保险柜,取出一摞泛黄的笔记本。在台灯下,那些褪色的钢笔字迹依然力透纸背:

【1951年12月7日,朝鲜长津湖。今天用汽油桶造了十个燃烧弹,效果不错...】

【1968年3月15日,装甲兵学院。朝华设计的复合装甲通过测试,这丫头比我强...】

【1982年4月17日,301医院。医生说最多再撑三天,得抓紧把《山地坦克作战要点》写完...】

最后一页的日期停留在1982年4月18日,只有半句没写完的话:【记住,真正的亮剑不是逞凶斗狠,而是...】

泪水滴落在纸页上。李战轻轻合上笔记本,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打开电视机,午夜频道正在重播《亮剑》。画面上,李云龙正对赵刚说:"老赵啊,当兵的不是为了当英雄,是为了让老百姓不当英雄..."

次日清晨,李战叫来孙子:"振华,把我那箱老物件搬到学院去。"

在装甲兵工程学院荣誉室,老将军亲手布置了一个特殊展柜:褪色的怀表、烧焦的笔记本、缺角的军功章,还有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展柜标签上只有简单一行字:"李云龙,一个普通军人。"

"爷爷,这..."李振华不解地看着过于简朴的陈设。

"这才是真正的亮剑精神。"李战抚摸着展柜玻璃,"不在于多英勇,而在于知道为什么而战。"

2005年冬天,《亮剑》收视率突破历史记录。全国各地的军营里,官兵们都在讨论"李云龙"。而在装甲兵学院的训练场上,学员们对着新下线的"云龙-05"型坦克庄严宣誓:"继承先烈遗志,捍卫钢铁长城!"

圣诞节那天,李战收到一个特殊的包裹。拆开后,他愣住了——那是一套《亮剑》的完整剧本,扉页上写着:"谨赠李战将军,感谢您父亲为我们树立的丰碑。"落款是全体剧组人员。

翻到最后一页,李战在演职员表里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军事顾问:李朝华。原来早在剧本创作阶段,己经病重的朝华就悄悄参与了指导工作。

2006年元旦,李战在全家团聚时宣布了一个决定:"我要把这些年写的回忆录出版,书名就叫《真正的亮剑》。"

"爸,您这么大岁数..."儿子李卫国担忧地说。

"正因为时日无多,才更要说真话。"李战翻开手稿,"你太爷爷这辈子最恨两件事:一是欺负老百姓,二是说漂亮话不干实事。"

书稿的第一章这样写道:"很多人以为'亮剑'是敢打敢拼,其实我父亲常说,真正的亮剑,是在人民需要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2006年春天,《真正的亮剑》出版后引发强烈反响。在军事博物馆的签售会上,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握着李战的手老泪纵横:"李团长要是知道现在当兵的都学他,非得骂娘不可!"

全场哄笑中,李战认真地说:"所以他才是李云龙。"

这年国庆节,己经88岁高龄的李战受邀参加《亮剑》重播发布会。当主持人问及感受时,老人对着镜头说:"我父亲就是个暴脾气老兵,没想过当什么偶像。但要是他知道自己的故事能让年轻人记住历史,应该会...会..."

话未说完,老人突然栽倒在台上。

301医院的病房里,心电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滴"声。李战望着窗外的晚霞,恍惚间看到父亲穿着那身旧军装,在云端对他微笑。

"爸..."老人轻声呼唤,"您看,现在全国人民都知道'亮剑精神'了..."

"爷爷!"守在床边的李振华突然发现,心电监护仪上的曲线变成了一条首线。就在医护人员冲进来的瞬间,他分明看到老人的嘴角挂着欣慰的笑容。

追悼会上,军委送来的花圈上写着:"沉痛悼念李云龙精神最好的传承者"。但根据李战生前遗嘱,墓碑上只刻了简单的一行字:"一个军人的儿子"。

2007年建军节,《亮剑》在央视重播。无数家庭守在电视机前,看着李云龙在战火中高喊:"骑兵连,进攻!"而在装甲兵学院的荣誉室里,那个特殊的展柜前总是摆满鲜花。年轻学员们发现,展柜玻璃上不知何时多了一张便签,上面是李振华的字迹:

"这里陈列的不是英雄的遗物,而是一个军人对信仰的全部诠释。"

夜幕降临,学院的训练场上依然马达轰鸣。新一代"云龙"坦克的炮口首指星空,仿佛在向那些逝去的英魂致敬。值班室里,年轻的教导员正在给新兵播放《亮剑》片段。当李云龙说出"逢敌必亮剑"的经典台词时,窗外传来整齐的晚点名答到声。

那声音穿过夜空,掠过群山,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阵阵回响。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一种精神或许会褪色,但真正的信仰永远鲜红如初。

[全文完]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yjjn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
零点文学 有求必应! 穿越后我成亮剑独立团团长李云龙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yjjn0.html 全文阅读!零点文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