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的赵府后,赵信见到了一个身披兽皮的老者,明显是一位来自北方的匈奴使者。
“父亲!”赵信先行问候了正在会客的赵武阳。
“嗯。”赵武阳点头示意,虽年逾五旬却依旧挺拔如青年。
“父亲,这位是?”赵信好奇地问道。
“见过公子,我是匈奴王冒顿的使者乌兹。”老人对赵信拱手行礼道:“此行是代表匈奴王希望与赵国结盟。”
“结盟?”赵信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是为了共同对抗秦国吗?”
“正是,共同抗击秦军!”乌兹严肃地说,“我王愿意与赵国共同瓜分秦国,只要赵国派兵协助即可。”
赵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公子?”乌兹有些疑虑地看向赵信。
赵武阳欣慰地看着儿子,只见赵信开口问:“现在赵国己经覆灭,没有军队可用了,匈奴为何还需要我们的帮助呢?”
乌兹微微一笑:“公子真是聪明过人,一针见血!现在的秦王软弱无能,不堪大用。
我们匈奴己经联合了大月氏和东胡,三方联军将在秋收后发动战争,到时候需要公子在赵地响应起事!”
“原来如此,看来你们己经有准备了。”赵信若有所思,“不过据我所知,秦国内部还有十余万大军,尽管赵地较为荒凉,但这庞大的兵力仍然不容小觑。”
这显然是试探对方。
乌兹自信地说:“公子放心,我们匈奴拥有数十万勇士,骑兵技艺天下无双,若是开战,秦军必败无疑!”
赵信看了看乌兹,又看了看父亲赵武阳,见父亲脸上露出了微笑,点头表示同意:“好,既然匈奴有如此信心……”
之后,赵武阳安排人将乌兹送走。
等使者离开后,赵武阳转向儿子:“你怎么看?需要向大王汇报此事吗?”
作为族中最聪明的儿子,赵信低声说:“匈奴只能被利用,不能依赖,可以借他们之力牵制秦军,但也要多加防范。”
赵武阳笑了笑,“这是当然的事,如果他们真能消灭秦国倒是一件好事,那样我们赵国有机会重新崛起。”
“嗯,您派人通知下去让他们做好战备吧,若有任何匈奴动向,立即汇报,还要盯紧他们,这件事似乎不像表面上这么简单。”赵武阳沉吟着说。
赵信应了一声,随后离开了房间。
当赵信走出时,只听赵武阳轻叹一声:“希望这一仗能够打赢,若是失败了,赵国就真的完了。”
此时,赵信并未在意父亲的话,而是朝着一处破旧宅院走去。
守卫见赵信到来,立刻弯腰行礼:“公子。”
“嗯。”赵信略微点头,走进院子内。
刚进院子,便听见几声嬉闹的声音,皱眉走至厅堂之内。
“阿信,你回来了!”有人惊喜道。
当赵信步入屋子,室内原本喧闹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众人整齐划一地站立起身,对着他恭敬行礼:“参见公子!”
这些都是赵家的仆人。
也可以说,是 ** 的家仆。
现今的 ** 并非过去的 ** ,而是从旁支中选拔出的赵姓后裔——赵胜继位为王。
不过,在日常中人们并不敢首接称呼他为大王,依然尊称其为公子。
赵信向仆人们询问道:“公子此刻在何处?”
“公子正在后院练习剑术。”一位仆人赶忙回答,并邀请道:“请您去那里看看吧。”
赵信微微点头应许,“哦,那走吧,带路!”
跟着仆人的指引,赵信不一会儿便抵达了后院。
在院子里,一片空旷的地面上有一道身影挥舞着长剑。
长剑舞动有力、风声呼啸,动作愈加敏捷迅速。
“大王!”赵信跪倒在地上行礼。
“起来吧。”赵胜放下手中长剑,擦了擦额上的汗水。
赵信站起身来,面对赵胜说道:“大王,匈奴使者前来商谈联手进攻秦国的事宜。”
“联手攻秦?”赵胜显得有些惊讶:“你答应了吗?”
“我答应了。”赵信解释说:“当前秦王势弱;匈奴己联合大月氏和东胡的百万大军,秦国肯定无法招架得住。”然后他又问道,“我想请问大王是否对匈奴有所信任?”
沉默片刻之后,赵胜摇摇头表示:”不可完全相信他们。
“
然而带着几分笑意,赵胜接着说:“假如他们真的能战胜秦国,我们就有机会收复赵地,甚至夺下河西郡!”
听罢,赵信顿时领悟过来。
确实,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倘若匈奴得手,则秦国必陷入混乱之中,而那就是属于他们的良机!
“既然这样,那么赵国在此恭祝大王战事胜利,收复河西,重振赵国辉煌!”赵信拱手拜别。
赵胜笑着答以点头认可:“自然如此,请你先退下吧。”
赵信点下头后转过身去。
等到赵信离去后,赵胜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冷声道:“哼,要本王与他们合作,就等着看你有什么本事!”说着,继续专心练武。
赵信回到自己的房间(23),心中不禁浮想起匈奴的画面。
“他们是草原狼么?”赵信心里自问:“但我是赵国人!”
他对匈奴并无所担忧,毕竟当年赵国的大将军李牧曾打得匈奴毫无还手之力,不相信日后赵国会不是匈奴敌手。
不过他也警惕,匈奴忽然出现于赵国必然有目的,只盼他们没有什么不良用心就好。
而离开赵地后没有向北进发、而是转向东北行走的乌兹(Uz)……
他此次使命是说服赵国及燕国参与联合行动,现在己经完成了赵国部分的任务,现在他前往燕国处理剩下的事宜。
来到燕国首都蓟城,在一座靠近皇宫的府邸内座无虚席,都是燕国王族及其关联的重要权贵之人围坐在一起。
假燕王——燕国的一个宗室代表,面带微笑询问在场人士:“各位,匈奴单于派来使节邀我等与赵国配合,共同攻击秦国,您们都以为如何?”
听到此话,现场所有人表情凝重。
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首先站起来发表看法:”依我看,根本不需要与匈奴同流合污,他们的野心难以预测。”
接着此人自信满满地说:“秦王昏庸无能,只要我们突然起事即可让他措不及防,根本无需求助匈奴。”
在房间里的人多为 ** 室贵族或跟皇家有紧密联系的社会显贵。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ZnA0Z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