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哇,呜哇……”
阴暗的地下室内,孩子在哭泣。
忽然,一盏明灯于黑暗中点亮,照映出张张稚嫩脸庞。
恐惧、害怕、迷茫。
这一盏灯成了希望,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向其靠近。
“方丈,这就是我所说的计划。”
苍老的声音响起。
他的手里提着希望。
不过不是孩子们的,而是大相国寺的。
灯火忽明忽暗,方丈的神色也不清不楚,随后故作惊讶道:“哎呀,你怎么把这么多孩子带到地下室里来了啊!”
“方丈,他们都是无家可归的孩子,我将他们收留,是要给他们一个家。”
老和尚回道。
“哦,原来如此,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方丈连连点头。
这些孩子无一例外,全是男丁,长得粉雕玉琢,可爱非常,衣服上也没有补丁,怎么看都不像是无家可归的孩子。
而作为大相国寺的方丈,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老和尚私底下的小动作吗?
只是这重要吗?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计划,怎么利用这些孩子,保住他的方丈之位。
老和尚也没有卖关子,坦然道:“方丈,这些孩子里有活佛转世!”
“哦?活佛转世?”
方丈眉头微皱,不解其意。
本来皇帝就空降一个方丈,现在又搞出一个活佛,这不是在为难我这个现任方丈吗?
“是,活佛转世,未来定是我大相国寺下一任方丈!”
老和尚特意重读了“下一任”三字。
火光照耀,方丈浑浊的眼睛顿时闪过一丝精芒!
是啊,自已年过花甲,在场的孩子普遍三四岁的年龄,下一任方丈那都得十几年后了。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而那唐三藏相较而言还比较年轻,可以利用转世活佛来与其周旋,让大相国寺不至于变成他的一言堂。
有点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是转世活佛又如何能让大众信服?让皇帝不得不认?”
方丈问道。
开玩笑,随便找个孩子说是活佛转世,那唐三藏来了还可以自称是真佛呢!
皇帝亲封唐三藏,大相国寺要是来这一出,没有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在跟朝廷作对,公然抗旨,到时候大帽子扣下来,都得死。
“与募集香火钱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和尚答道。
“妙,妙,妙!”
方丈立马想明白其中关窍,看向孩子们,露出微笑:“得选个好看点,安静点,年龄小点的,其余的全去做个小沙弥吧。”
大相国寺和权贵们可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往来,盘根错节,选出活佛,让权贵们背书,大肆宣传,再让几个变戏法的使点小手段现神迹,百姓必然盲从,一个人造的活佛就此诞生了!
“放心吧方丈,这些孩子都是老僧精挑细选的。”
老和尚笑道。
五两银子一个,可不是精挑细选么。
长安的人贩子就跟闻了腥的苍蝇一般,嗡嗡乱窜,满城寻找长得好看的孩子呢。
只是有点美中不足的是没能搞来一两岁的,越小的越好洗脑,也不会乱说话露出马脚。
“唉……我担心的是我等如此做事,会不会引来我佛不快?”
方丈有些担忧道。
虽然他们坏事没少干,但找个孩子冒充活佛转世的,那还是头一次。
也不知道灵山大雷音寺那边会怎么看。
“方丈无需担心。”
老和尚笑道:“那唐三藏的佛偈与我佛教义背道而驰,若是让其担任大相国寺方丈之位,那岂不是给了他宣扬自身教义的机会?所以我佛不会怪罪,相反还会赞赏我等此举呢。”
事实也确实如此,菩提偈里宣扬的教义对于现有佛门而言冲击太大,如来和观音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等教义大肆传播开来的,不让唐三藏当方丈,以大相国寺为基础大肆宣扬教义主张才是重中之重。
相比之下,人造活佛转世完全是微不足道之事,黄眉都cosplay了如来佛祖,还把大雷音寺都一比一复制,不也没什么事么。
“如此甚好,甚好。”
方丈也被老和尚说服了,心中最后一丝犹豫消散,连连点头道:“事不宜迟,你这就派人去通知那些权贵们,告诉他们不要吝啬钱财宣扬,只要大相国寺尚在我等掌握之中,这钱终究是会赚回来的。”
“弟子遵命。”
老和尚合十行礼,随后与方丈一起离开,与之一起消失的,还有那盏明灯。
吱呀。
门关上,地下室又重归黑暗,孩子们的哭泣声再次响起。
这是一个熬鹰的过程,老和尚就是要让他们明白,不哭不闹,才有饭吃,才有光明的未来。
出了地下室,耀眼的阳光照在脸上,方丈不禁感慨万分,他觉得自已可以再活三十年。
“不好啦方丈,大事不好啦!”
小沙弥一路跑一路喊,不知道的还以为谁死了呢。
“混账东西,给我站住!”
方丈气道:“老衲还没死呢,你嚎什么嚎,回去把十诵律第一卷抄三遍,明日辰时交给我!”
“啊?”
小沙弥顿时冷静下来,瘪着一张嘴。
十诵律第一卷可是有一万多字,抄三遍,这怕不是要抄个通宵。
“说吧,到底出了什么事。”
方丈这才问道。
小沙弥情绪顿时又激动起来道:“方丈,门外有妖怪,有妖怪啊!”
“胡说,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大相国寺乃佛门清净之地,哪儿来的妖怪。”
方丈呵斥道。
大相国寺门外有妖怪,这让四周百姓听见了可还了得。
“方丈,弟子说的都是真的啊,是真的有一个蓝脸妖怪!”
小沙弥委屈道。
“怎么可能,定是你眼花看错……”
方丈顿时卡壳了,因为他看到了不远处走来的彪形大汉,小沙弥口中的蓝脸妖怪。
我滴妈呀,还真的有妖怪啊!
正当方丈打算转身跑路时,陈炜骑着白龙马从沙僧背后走出,笑眯眯道:“阿弥陀佛,这是贫僧的徒弟,可不是什么妖怪,悟净,缩回正常大小吧。”
“好的师父。”
沙僧闷声回应,缩回八尺身,虽然还是个彪形大汉,但不至于像丈二高那么非人哉。(古代各个朝代虽然度量衡都有所变化,但量身高的尺和一般尺不同,遵循古制,自汉代后基本在维持在一尺=23厘米左右)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jZooB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