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重建信任
1935年4月的黑龙江,春寒依旧料峭。起义军新迁的营地坐落在一片白桦林深处,斑驳的树皮上还留着上一场战斗的弹痕。临时搭建的草棚在风中微微摇晃,战士们脸上虽带着疲惫,眼中却满是警惕——接连的叛徒事件和日军“清乡”的阴影,让整个队伍如惊弓之鸟。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草叶上,谢文东敲响了营地中央的铜钟。钟声穿透薄雾,惊起一群寒鸦。战士们握着枪,三三两两地聚拢过来,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眼神闪躲,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都坐下吧。”谢文东站在一截断木上,声音沙哑却坚定。他身后,几名战士抬着木箱,里面堆满了从叛徒身上搜出的物证:带日文标记的密信、染血的联络暗号布条,还有几张标注着村庄的地图。
人群中传来骚动。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战士突然站起来:“谢司令,我们跟着你出生入死,可现在连身边人都信不过,这仗还怎么打?”说话的是张铁柱,队伍里有名的火爆脾气,曾在一次突围战中用大刀连砍三个鬼子。
“铁柱说得对!”另一个戴着单眼罩的老兵拄着拐杖蹒跚上前,他是经历过多次战役的“老北风”,“小鬼子没打进来,自己人倒先捅刀子,这算什么事?”
金顺子抱着一摞刚誊写好的调查记录,挤过人群。她注意到角落里几个新加入的战士正窃窃私语,其中一个年轻姑娘攥着枪的手还在发抖——那是前几天从被日军焚毁的村子里救出来的猎户女儿,叫春妮。
谢文东深深鞠了一躬,额头几乎触到胸前的子弹带:“是我谢某对不住大家!”他的声音哽咽,“错信叛徒,导致兄弟伤亡,这是我一辈子的愧疚。但请相信,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不会让小鬼子得逞!”说着,他扯开衣领,露出胸口狰狞的伤疤,“这道伤,是去年在牡丹江畔为救伤员挡子弹留下的;这道,是在虎头山突围时被刺刀划的......”
战士们的目光渐渐凝聚。赵尚志突然跨步上前,扯开自己的衣襟:“我赵某人这条命,早就是兄弟们给的!”他结实的胸膛上,新旧疤痕交错,宛如战场上的地图,“谁要是信不过司令,先过我这关!”
金顺子趁机举起手中的记录:“大家请看!这是我们连夜整理的调查过程,每个细节都清清楚楚。从孙德才被日军胁迫,到‘老烟枪’、卖豆腐寡妇的接头暗号,证据都在这里。”她转向春妮,温柔地说:“妹子,你前天在河边发现的可疑脚印,也成了关键线索呢。”
春妮的脸顿时涨得通红,怯生生地说:“我...我就是觉得那人鬼鬼祟祟的......”
“好样的!”谢文东高声赞扬,“抗日不分男女老少,只要心齐,小鬼子就别想踏进我们的营地半步!”
人群中的气氛开始松动。朝鲜族支队的队长朴昌浩突然用蹩脚的汉语喊道:“司令,我们准备了节目!让大家乐呵乐呵!”话音未落,几个朝鲜族战士抬着长鼓、伽倻琴走出来,金顺子也换上了鲜艳的朝鲜族长裙,腰间的彩绸随风飘动。
欢快的鼓点响起,战士们不由自主地围拢过来。朴昌浩的鼓槌上下翻飞,鼓面震起细密的灰尘;金顺子领着几个姑娘跳起农乐舞,裙角飞扬间,彩色飘带在空中划出绚丽的弧线。春妮看得入神,不知不觉跟着节奏拍手;“老北风”的独眼泛起泪光,轻声哼唱着朝鲜民谣。
一曲终了,金顺子跑到谢文东面前,脸颊绯红:“谢大哥,敢不敢和我跳一曲?”不等他回答,便拉起他的手。篝火噼啪作响,两人的影子在白桦林的树干上摇曳。战士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张铁柱扯着嗓子喊:“司令好样的!”
正当气氛达到高潮时,一名侦察兵突然冲进营地:“报告!日军的先头部队己到距离我们二十里的李家屯!”
欢笑声戛然而止。谢文东迅速推开金顺子,整了整军装:“所有人听令!按照之前部署,三班负责警戒,五班转移物资,朴队长带朝鲜族支队在东边山梁设伏!”
战士们如离弦之箭冲向各自岗位。春妮握紧手中的步枪,眼神不再怯懦;“老北风”将拐杖换成猎枪,麻利地装填弹药;金顺子系紧腰间的子弹带,对谢文东坚定地点点头。
夜色渐浓,远处传来零星的犬吠。谢文东望着战士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却沉甸甸的。虽然暂时重建了信任,但日军“清乡”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他们隐藏在暗处的间谍是否全部肃清?这支刚刚重燃斗志的队伍,能否在即将到来的残酷战斗中守住阵地?寒风卷起白桦林的枯叶,在营地中打着旋儿,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0By0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