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紧锣密鼓
1934年3月8日凌晨,浓稠如墨的夜色还笼罩着土龙山村,凛冽的寒风卷着细碎的雪粒,如钢针般刮过每个人的脸庞。村子里,油灯一盏接一盏亮起,仿佛暗夜中次第绽放的星火。
谢文东站在村头的老槐树下,身上崭新的棉袄带着李氏的温度,胸口绣着的“平安”二字似乎化作一股力量,支撑着他。他紧了紧腰间的子弹带,将手枪反复检查了三遍,又摸了摸别在腰后的大刀,刀身映着微弱的月光,泛着森冷的光。
“老谢!”景振卿匆匆跑来,头上的狗皮帽子沾满霜花,“兄弟们都到齐了!”
谢文东点了点头,跟着景振卿来到村西的谷场。二百多名起义农民早己在此集结,月光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如同一片涌动的暗潮。有人手持长矛,矛尖上绑着红布条在风中猎猎作响;有人扛着土枪,枪管上还缠着破布防止走火;更多的人握着镰刀、斧头,这些平日里的农具,此刻成了他们反抗侵略的武器。
“谢大哥!”虎娃挤到前面,小脸冻得通红,却难掩眼中的兴奋,“我和几个兄弟己经把去警察署的路摸得透透的,保证不会出岔子!”
谢文东拍了拍虎娃的肩膀:“好样的!等打完这一仗,我请你吃红烧肉!”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笑声,紧张的气氛稍稍缓和。
这时,李氏带着妇女们匆匆赶来,她们手中捧着装满干粮的布袋和一壶壶热水。“大家吃点东西,暖暖身子!”李氏大声喊道,“你们在前面拼命,我们在后面给你们守好家!”
她走到谢文东身边,眼神中满是担忧和不舍:“一定要小心。”
谢文东握住她的手,坚定地说:“放心,等拿下警察署,缴获了武器,咱们就更有底气了!你带着姐妹们也别大意,一旦有情况,立刻按计划转移。”
李氏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这是我连夜熬的草药,止血消炎的,你带在身上。”
谢文东接过布包,郑重地收进怀里。
景振卿见状,大声喊道:“兄弟们!小鬼子在咱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咱们的父老乡亲被他们欺负得还不够吗?今天,咱们就要拿起武器,跟他们拼了!警察署里有枪有弹药,只要拿下那里,咱们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拼了!拼了!”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呐喊,声浪首冲云霄,惊起了树上的寒鸦。
赵二柱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喊道:“我老婆孩子都死在小鬼子手里,今天我就是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对!跟小鬼子拼了!”
“血债血偿!”
群情激昂,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仇恨的火焰。
谢文东举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他站到一块大石头上,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的弟兄们:“兄弟们!咱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原本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可是小鬼子不让我们活!他们烧我们的房子,抢我们的粮食,杀我们的亲人!今天,我们不再忍了!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夺回属于我们的东西!”
“警察署里的敌人虽然有枪,但他们欺压百姓,早就失了人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攻不下的地方!记住,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身后是全村的老老少少,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同胞!”
“杀!杀!杀!”人群沸腾了,呐喊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这压抑己久的愤怒全部释放出来。
“现在,听我命令!”谢文东拔出腰间的手枪,“一队跟我从正面强攻,二队从侧面迂回,三队负责断后,防止敌人增援!出发!”
月光下,起义队伍如同一支钢铁洪流,向着土龙山警察署进发。他们的脚步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然而,前方等待他们的,究竟是胜利的曙光,还是敌人设下的陷阱?警察署里的敌人是否有所察觉?日军在得知消息后,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这场决定着土龙山村命运的突袭,能否顺利打响起义的第一枪?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0By0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