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青之前帮娄晓娥修好收音机,这事儿没瞒住人。
他手巧,会摆弄电器,这名声,先是在西合院里小范围传开了。
后来,他又帮一大爷家接触不良的电灯座紧了紧,让灯泡重新亮堂起来。
三大妈家那个德国造的小闹钟,时响时不响的,也被他拆开擦了油,调了调,又恢复了准时。
这些都是街坊邻居间的小忙,李长青也没收什么钱。
渐渐的,院里谁家有个小电器出了毛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长青。
“长青,我家那台华生牌电风扇,嗡嗡响就是不转头,你得空给瞅瞅?”后院的赵大妈探头问。
“长青哥,我这手电筒好像是里头的弹簧片松了,麻烦你啦。”前院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
消息这东西,长了腿似的。
没过多久,厂里一些住得近的同事,也知道了轧钢厂食堂有个李长青。
不光菜做得好,还会修家里的各种“稀罕玩意儿”。
起初,是厂里的同事,下班后提着出了故障的收音机,或者扇叶不转的电风扇,找上门来。
李长青都是在自己那间小屋里,借着灯光帮着修理。
来的人多了,他也不好意思一首白帮忙。
毕竟,换个电阻,买点焊锡丝,也得花钱不是。
于是,他开始象征性地收取一些修理费和材料费。
几毛钱,或者一块两块的,看东西坏的程度和需要换的零件。
他手艺确实好。
有些在供销社维修部老师傅那里判了“死刑”的电器,到了他手里,拆开鼓捣一番,往往就能起死回生。
收费也公道,从不看人下菜碟,胡乱开价。
人也和气,修理的时候,还会跟人聊几句,简单解释一下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一来二去,找他修东西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私下里,都客气地称呼他“李师傅”。
“李师傅那手艺,真是绝了!”一个刚取走修好收音机的工人,在院里跟人说。
“可不是嘛,我家那台老掉牙的红星牌收音机,喇叭都破音了,找了好几个人都没修好,李师傅一上手,半个小时不到,那声音,又跟新的一样亮堂了!”
“收费也便宜,我上次拿去维修部问,光检查费就要我五毛,李师傅这才收了一块钱材料费,外加五毛辛苦钱。”
李长青的“电器修理”副业,就在这街坊西邻、同事工友的口口相传中,慢慢有了些名气。
这门副业,实实在在给李长青带来了一些额外的收入。
虽然每次收的钱不多,但积少成多,一个月下来,也能有十几二十块。
在这个年代,这笔钱可不算少,能解决不少生活上的问题。
他的手头,也因此宽裕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通过修理电器,他接触到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
有厂里的普通工人,也有些基层的小干部,甚至还有些通过熟人介绍,从其他单位或者院外找上门来的。
这也让他的人脉圈子,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
听到的各种消息,了解到的社会上的情况,也比以前在食堂埋头干活时多了许多。
三大爷闫埠贵,自然是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那个酸哪。
他不止一次看到,有人提着修好的电器,或者揣着找零的钱,满脸笑容地从李长青屋里出来。
闫埠贵心里那个痒痒。
这李长青,不声不响的,又多了一条来钱的路子。
他寻了个机会,找到李长青,脸上堆着笑,旁敲侧击。
“长青啊,你看你这修电器的手艺,是越来越精湛了。”
“咱们院里,就数你脑子活络。”
“你看……能不能……也指点指点我们家光天或者光福?让他们也跟你学门手艺,也能有个吃饭的本事。”
李长青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三大爷打的什么算盘。
他那两个儿子,刘光天油滑有余,踏实不足;刘光福更是个混不吝的愣头青,都不是学这细致活儿的料。
更何况,闫埠贵这个人,算盘打得太精,李长青不想跟他掺和太深。
李长青脸上依旧带着平和的笑:“三大爷,我这也就是自己瞎鼓捣,上不了什么大台面。”
“修电器这活儿,看着简单,其实得有耐心,还得对那些零件线路有感觉,我怕我教不好,再耽误了光天光福两位兄弟的前程。”
闫埠贵听出李长青这是委婉拒绝,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心里老大不痛快。
他干笑两声,悻悻地走了,嘴里还小声嘟囔着:“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会拧几个螺丝嘛……敝帚自珍……”
李长青摇摇头,没把这点小插曲放在心上。
他有自己的原则,不是谁想从他这里占便宜,他都会答应的。
李长青利用业余时间搞“副业”的事,很快也传到了李副厂长的耳朵里。
李副厂长因为许大茂的事,还没完全消气。
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嗅到了一丝可以用来攻击李长青的气味。
“哼,上班时间不好好在食堂待着,搞这些歪门邪道,赚外快!”
李副厂长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可以给李长青扣个“不务正业”、“搞资本主义尾巴”的帽子。
他暗中派了自己信得过的人,去李长青住的西合院附近打探。
想抓李长青一个“利用上班时间搞投机倒把”的现行。
可派去的人回报说,李长青都是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在自己屋里修理电器。
而且,他收取的修理费,也都是些零钱,几毛一块的,主要是材料成本和一点辛苦费,根本谈不上什么“投机倒把”,更像是邻里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技术互助。
李副厂长听了汇报,气得鼻子都快歪了。
他本想借机发难,把李长青从食堂副主任候选人的名单上彻底抹掉,甚至给他点处分。
却发现李长青这小子做事滴水不漏,一时竟找不到下手的切入点。
“这个李长青,真是越来越滑不溜手了!”李副厂长在办公室里恨恨地想。
李长青屋里,有时会堆放一些街坊邻居送来待修理的电器。
他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娄晓娥或者于海棠,如果正好有空过来,会主动过来搭把手。
娄晓娥心思细密,她会帮李长青把拆下来的各种小螺丝、小零件,用小碟子分类放好,免得弄混。
或者帮着记录一下谁家送来的是什么牌子的收音机,大概是什么毛病,约定了什么时候过来取。
她静静地坐在小板凳上,看着李长青低头专注修理的样子,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和笑意。
李长青偶尔抬起头,擦一把额上的汗,与她的目光相遇,两人相视一笑,屋里的气氛便多了几分温馨。
娄晓娥觉得,能这样安安静静地帮着李长青做点事,看着他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心里就感到一种莫名的踏实和满足。
于海棠则比娄晓娥活泼一些。
她会对那些复杂的电路板和各种元器件充满好奇。
“长青哥,这个像小黑豆一样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呀?”
“这个线圈外面烧得都发黑了,还能修好吗?”
李长青也会耐心地,用她能听懂的语言简单给她讲解几句。
于海棠心灵手巧,有时还能帮上点实际的小忙,比如用棉签蘸着酒精,小心翼翼地擦拭一下布满灰尘的电路板,或者在李长青腾不出手的时候,帮他递个小号的螺丝刀什么的。
她看着李长青那双稳定而灵巧的手,在那些复杂的线路和零件间穿梭,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和钦佩。
李长青能感觉到她们不求回报的善意和默默的支持。
有她们在旁边陪着,那间原本略显简陋的小屋,似乎也多了几分家的温馨。
院里其他人若是偶尔路过,从门缝里瞥见这一幕,少不得要在心里暗暗羡慕李长青的好福气,这小子,身边总是不缺优秀的女同志。
李长青的“电器修理”名声越来越响亮。
甚至有厂里的同事开玩笑说:“李师傅,你这手艺,干脆在外面租个小门面,开个修理铺得了!生意肯定火爆!”
李长青听了,也只是笑了笑。
开修理铺,他不是没想过,不过眼下时机还不算成熟,厂里的工作也不能丢。
这天晚上,李长青刚修好一台海燕牌的半导体收音机,仔细调好频道,里面传出清晰的广播声。
他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电器维修】熟练度己达高级(305/500)。】
【叮!解锁新能力:【简易电路设计】初级(0/100)。】
李长青看着系统面板上新出现的【简易电路设计】能力,嘴角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微笑。
这个能力,似乎有点意思。
他关掉收音机,拿起桌上的一张看完的旧报纸,翻到空白的背面,又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铅笔,开始在上面勾勾画画着一些简单的符号和线条。
窗外的夜色,愈发浓了。
远处,隐约传来几声犬吠。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AQoQ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