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厂长倒台后,轧钢厂的气氛焕然一新。
厂里那些溜须拍马、投机钻营之辈,都收敛了许多。
工人们干活的劲头,也比以前足了。
娄晓娥看着这一切,心里也跟着敞亮。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处处小心,担心许大茂胡搅蛮缠的女人。
李长青最近常跟她说:“娄姐,你厨艺这么好,人又懂生活,有没有想过做点自己的事情?”
娄晓娥被这句话触动了。
她确实喜欢琢磨吃的,以前在家里,也常自己做些精致点心。
只是那时候,心思不在这上面。
现在,她恢复了单身,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她想,或许,自己真的可以尝试一下。
她把这个想法跟李长青说了。
李长青听完,当即表示支持:“这是好事啊!我觉得行!”
“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娄晓娥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开始认真思考这件事。
经过几天的琢磨和打听,娄晓娥看中了厂区附近一条小街上的一个待租的小门面。
那门面不大,原来是个修鞋铺,老板年纪大了,准备回乡养老。
位置不算太偏,离轧钢厂职工宿舍区也不远。
她想开一家小型的私房菜馆。
不求人多,但求精致。
主打一些她拿手的家常菜,还有一些她家传的,或者自己琢磨出来的特色点心。
她给这个小馆子想了个名字:“晓娥私厨”。
简单,又带着点亲切。
李长青得知她的具体计划,更是鼎力相助。
他把自己这些日子通过修电器和系统奖励积攒下来的一百多块钱,都拿了出来,交给娄晓娥作为启动资金。
“娄姐,钱你先拿着,不够我再想办法。”
娄晓娥推辞不过,只能收下这份心意。
她知道李长青赚钱也不容易。
李长青还利用自己食堂主任的身份,帮娄晓娥打通了一些食材采购的渠道。
厂里食堂采购,总有些门路能拿到比市面上更新鲜、价格也更实惠的食材。
他还托王副厂长那边的关系,帮娄晓娥加快了办理个体经营许可证的审批手续。
有了李长青的全力支持,娄晓娥的“晓娥私厨”很快就筹备起来。
小门面简单修葺了一下,墙壁刷得雪白。
娄晓娥又去旧货市场淘了几张干净的旧桌椅,铺上自己做的素雅桌布。
窗台上,摆了几盆绿植。
整个小店,布置得干净雅致,透着一股温馨。
开业那天,没有鞭炮,没有喧哗。
娄晓娥亲自下厨,做了几样招牌菜和点心。
李长青请了傻柱、刘岚他们几个食堂的同事过来捧场。
第一批客人,主要是轧钢厂的一些职工和家属。
他们大多是听说了李长青在帮娄晓娥张罗这个小饭馆。
娄晓娥的厨艺确实不凡。
一道“糟溜鱼片”,鱼片滑嫩,糟香浓郁。
一盘“蟹粉狮子头”,入口即化,鲜美无比。
还有她做的“玫瑰细沙点心”,甜而不腻,造型精巧。
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晓娥妹子这手艺,真不是盖的!”
“这菜做得,比国营饭店还好!”
“价格也公道,以后咱们改善伙食,就来这儿!”
“晓娥私厨”的名声,很快就在厂里传开了。
于海棠知道了,也特意过来帮忙。
她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用漂亮的字体,帮娄晓娥设计了别致的菜单。
菜单上,每道菜旁边,还画了些简单可爱的小插图。
她还写了几张宣传单,贴在厂区和宿舍区的布告栏里。
周末的时候,于海棠还组织了厂里宣传科的几个文艺爱好者,来店里搞了一次小型聚餐。
大家边吃边聊,气氛热烈。
这也为“晓娥私厨”带来了更多的人气。
秦淮茹听说了这事,也主动过来。
她家离得近,下班后或者周末,就来店里帮娄晓娥洗洗碗,择择菜,打扫打扫卫生。
娄晓娥过意不去,坚持要付给她工钱。
秦淮茹推辞了几次,见娄晓娥态度坚决,也就收下了。
这点钱,虽然不多,但对她家来说,也是一份不小的补贴,能让棒梗他们多吃几顿饱饭。
她看着娄晓娥忙里忙外,脸上带着自信的光彩,心里也替她高兴。
“晓娥私厨”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中午和晚上,常常是座无虚席。
娄晓娥忙得脚不沾地,但脸上总是带着满足的笑容。
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不再是那个依附于人的娄晓娥。
她变得更加独立,更加自信,整个人都焕发出一种新的光彩。
她和李长青之间的关系,也因为这份共同的事业,增添了几分默契和扶持。
李长青的脑海中,系统的声音响起。
【叮!检测到娄晓娥【商业管理】熟练度开启,当前熟练度15/100(入门)。】
【叮!检测到娄晓娥【烹饪】熟练度提升,当前熟练度45/100(初级)。】
李长青嘴角微微上扬。
然而,生意红火,难免会引来一些人的注意。
这天傍晚,娄晓娥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正在收拾店铺。
两个穿着流里流气,叼着烟卷的年轻混混,晃晃悠悠地在店门口探头探脑。
其中一个,还对着店里吹了声口哨。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AQoQ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