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面上的气氛,一天比一天紧。
墙上,旧的标语刚被盖住,新的、字眼更激烈的墨迹未干。
高音喇叭里,慷慨激昂的口号,时常压过市井的喧嚣。
轧钢厂里,生产的节奏也有些乱。
三天两头开大会,工人们交头接耳,心思浮动。
往日里埋头干活的师傅们,脸上也多了几分莫名的亢奋,或者是不安。
娄晓娥的“晓娥私厨”门前,不像往常那般热闹。
她站在柜台后,看着街上匆匆走过的人群,眼神里带着一丝惶恐。
她那个“资本家”的出身,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心口。
这天晚上,她找到李长青,声音有些发颤。
“长青,你看这外面的阵仗……我这铺子,要不要先关了?”
“或者……我是不是该先离开这里,去外地躲躲?”
她看着李长青,目光里满是无助和征询。
李长青神色平静,示意她坐下。
“娄姐,别慌。”
他声音沉稳,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情况还没到最坏的时候,但我们确实要做最坏的打算。”
“铺子先不用关,那样反而惹眼。”
“你可以把明面上的经营,交给一个信得过的人。”
“秦姐最近不是常来帮忙吗?我看她做事稳妥,人也细心,如果她愿意,可以先让她管着日常。”
“你呢,就暂时转到幕后,少抛头露面。”
娄晓娥听着,紧绷的心弦,略微松弛了一些。
李长青的话,总能给她指明方向。
“我听你的。”她轻声说。
于海棠的日子,也不好过。
她是宣传科的文艺骨干,最近接到的任务,都是些“紧跟形势”的创作。
那些口号式的歌词,那些标签化的人物,让她拿着笔,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她觉得憋闷,痛苦。
这天,她找到李长青,眼圈红红的。
“长青哥,他们让我写那些……我真的写不出来。”
“可要是不写,又怕……”
李长青看着她憔悴的脸,心里叹了口气。
“海棠,这种时候,先保护好自己。”
“能推的就推,推不掉的,也别太往心里去。”
“尽量保持低调,不主动参与,不引人注目。”
于海棠点点头,李长青的话,像一剂清凉油,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
傻柱和秦京茹新婚燕尔,日子过得蜜里调油。
外界的风风雨雨,似乎离他们很远。
傻柱依旧是乐呵呵的,每天琢磨着给秦京茹做什么好吃的。
秦京茹也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对那些变化感受不深。
秦淮茹却不同。
她经历过太多苦日子,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着本能的警觉。
她看到李长青最近的种种安排,心里明白,恐怕要有事情发生。
她对李长青的判断,愈发信赖和依赖。
有时候,她会默默看着李长青忙碌的身影,心里想着,有他在,天塌下来,或许也能撑住。
西合院里,众生百态。
三大爷闫埠贵最近特别活跃。
他戴上了红袖章,在院里走来走去,看见谁都要“教育”几句,试图迎合那股新的“潮流”。
结果,不是说错了话被人呛,就是自作多情闹笑话。
二大爷刘海中则变得异常谨小慎微。
他整天待在屋里,轻易不出门,生怕说错一句话,惹祸上身。
贾张氏那双三角眼,最近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她似乎嗅到了什么机会,开始在院里东家长西家短地打探,嘴里也多了些以往不敢说的刻薄话。
李长青不动声色,利用自己食堂主任和修理铺老板的便利,悄悄囤积了不少东西。
粮食,煤炭,布料,还有一些常用的药品和生活必需品。
他把这些东西,一部分放在自己屋里,一部分,则分别送到了娄晓娥、秦淮茹和傻柱家。
“这些东西,你们收好,以备不时之需。”
他的话不多,但分量很重。
这晚,风雨交加。
豆大的雨点,狠狠砸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黑沉沉的夜,被闪电一次次撕开。
李长青的小屋里,却透着一丝暖黄的灯光。
他把娄晓娥、于海棠,还有秦淮茹,都叫了过来。
三个女人坐在小板凳上,看着李长青,神色都有些凝重。
李长青给她们每人倒了一杯热水。
“今天请大家过来,是想跟你们交个底。”
他的声音,在风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
“外面的形势,想必大家也都有所察觉。”
“未来的日子,可能会很艰难,也可能会发生很多预料不到的事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她们每一个人的脸。
“我希望大家都能做好心理准备。”
“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
“只要我们不乱,就总有办法渡过难关。”
“你们放心,有我在,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保护大家。”
娄晓娥看着李长青坚毅的侧脸,眼眶有些。
于海棠紧紧攥着衣角,李长青的话,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秦淮茹低着头,捧着水杯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但眼神却透着一股从未有过的坚定。
窗外,风雨依旧。
屋内的灯光,却似乎更加明亮。
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己悄然来临。
他们,正站在风暴的前夜。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AQoQ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