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青在羊城的倒卖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他借着娄晓娥在本地的人脉,以及自己从京城带来的那些紧俏货,很快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在穿梭于羊城各个角落,寻找货源和买家的时候,李长青敏锐地注意到一种现象。
一些规模不大的电子厂,开始零星出现。
这些厂子,有的挂着集体的牌子,有的干脆就是几个胆大的人凑钱办起来的。
它们普遍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更是谈不上规范。
产品大多是些简单的收音机配件,或者仿制一些市面上流行的低端电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但李长青从这些粗糙的萌芽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这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充满了未知,也孕育着巨大的潜力。
他内心深处,一个念头在逐渐成形:单纯的倒买倒卖,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要想真正立足,必须要有自己的实业。
机会,在一次偶然的维修中出现。
娄晓娥通过一个生意伙伴介绍,给李长青揽了一个活儿。
城郊有一家小型电子厂,生产收音机,最近厂里一台关键的绕线机坏了。
这台绕线机是厂里生产的核心设备,一旦停摆,整个生产线都得瘫痪。
厂长急得火烧眉毛,找了几个师傅都没修好。
李长青跟着娄晓娥来到这家电子厂。
厂房破旧,光线昏暗。
几台老旧的机器散落在车间里,空气中弥漫着松香和机油混合的味道。
工人们无所事事地聚在一起,脸上带着迷茫和焦虑。
李长青仔细检查那台罢工的绕线机。
这台机器虽然老旧,但结构并不算特别复杂。
他凭借【大师级电器维修】和【机械维修(高级)】的经验,很快找到了故障点。
是一个传动齿轮磨损严重,同时电路板上一个关键的控制芯片也烧坏了。
“李先生,怎么样?有办法吗?”一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满脸愁容的男人走过来,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
他就是这家厂的厂长,姓黄。
李长青看了看他:“能修。”
黄厂长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唉,就算修好了,也撑不了多久。”
“技术跟不上,产品没销路,这厂子,怕是快要开不下去了。”
李长青在修复机器的过程中,和几个老工人聊了聊。
他发现,这家厂虽然设备简陋,管理混乱,但这些工人都是熟手,有不错的技术基础。
只是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才导致工厂举步维艰,濒临倒闭。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长青脑中浮现。
他想以技术和少量资金入股这家电子厂。
帮助他们进行设备改造,提升产品质量,甚至研发新产品。
再利用自己和娄晓娥的渠道,打开销路。
这比单纯的倒卖,更有前景,也更稳固。
晚上,李长青将自己的想法和娄晓娥详细说了。
“入股电子厂?”娄晓娥听完,眼睛亮。
“长青,这主意好!”
她放下手中的账本,脸上带着兴奋。
“我们现在虽然赚了些钱,但总归是无根浮萍。”
“要是能有一家自己的厂子,哪怕小一点,也是个坚实的根基。”
娄晓娥的商业嗅觉同样敏锐,她立刻明白了李长青的用意。
这不仅仅是一次投资,更是从贸易向实业转型的关键一步。
两人一拍即合。
第二天,李长青再次来到那家电子厂。
黄厂长正对着一堆积压的残次品发愁。
“黄厂长。”李长青开门见山。
黄厂长抬头,见是李长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李先生来了,机器用着还顺畅吧?”
“机器没问题。”李长青道,“黄厂长,我想和你谈一笔生意。”
他将自己技术入股,帮助工厂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并负责部分销售渠道的想法,清晰地向黄厂长阐述。
他还勾勒出工厂未来发展的蓝图,比如可以从生产简单的收音机,逐步过渡到生产更复杂的录音机,甚至电视机配件。
黄厂长听得目瞪口呆。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沉稳自信,条理清晰。
李长青描绘的未来,对他而言,有些过于美好和不真实。
他半信半疑:“李先生,你说的这些……我这小破厂,真能行?”
他更担心的是,李长青会不会是想空手套白狼,图谋他这厂里仅剩的一点家当。
李长青看出了他的顾虑。
“黄厂长,我可以先不投入资金。”
“我先用我的技术,帮你们改造一条生产线,提升一下现有产品的质量。”
“等你们看到效果,我们再谈具体的入股和合作细节。”
黄厂长沉吟许久。
工厂的困境,他比谁都清楚。
银行的贷款催得紧,工人的工资也快发不出来了。
再不想办法,就真的只有关门大吉一条路。
李长青提出的条件,对他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损失。
“好!”黄厂长猛一咬牙,“李先生,我就信你一次!”
“你要是真能把我这厂子救活,别说入股,你当厂长都行!”
他也是被逼到绝路,只能赌一把。
【叮!触发重要支线任务:“电子帝国的奠基石”。】
【叮!宿主【企业管理】技能微弱开启,当前熟练度1/100。】
李长青听到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一场围绕这家濒临倒闭的电子厂的商业博弈和技术革新,即将拉开序幕。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AQoQ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