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电子厂的新型收音机,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李长青团队研发的核心集成模块,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抢购热潮。
羊城的各大百货商店,星光牌收音机的柜台前总是排着长队。
一些之前对星光厂爱理不理的经销商,此刻也换上另一副面孔,带着笑意,提着礼物,想方设法增加订单。
“李先生,娄经理,这批货能不能再多匀给我们一百台?”
“我们保证,价格绝对好说!”
黄厂长每天看着雪片般飞来的订单,嘴巴几乎就没合拢过。
厂里的工人们,加班加点,却个个精神,工资和奖金实实在在,干劲十足。
星光电子厂的名字,不仅仅在羊城,甚至在整个南方电子行业内,都迅速传扬开来。
一些行业内部的刊物和简报,也开始出现关于这家新兴电子厂的报道,称其为“技术创新的典范”、“市场竞争中的一匹黑马”。
星光电子厂的声望,日渐高涨。
随之而来的,是来自西面八方的关注。
这天上午,几辆黑色轿车驶入了星光电子厂简陋的厂区。
娄晓娥得到消息,匆匆出来迎接。
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的中年干部,神情严肃,但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
“请问,哪位是李长青同志,哪位是娄晓娥同志?”中年干部开口,语气平和。
李长青从车间走出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松香和机油味。
“我就是李长青,这位是娄晓娥经理。”
中年干部伸出手:“我是省工业厅的,姓周。今天特地来看看你们这家明星企业。”
省工业厅的领导亲自到访,让黄厂长受宠若惊。
李长青和娄晓娥则显得平静许多。
周厅长在李长青和娄晓娥的陪同下,参观了生产车间和新成立的研发部。
看到工人们熟练的操作,看到实验室里那些虽然简陋但运转正常的仪器,周厅长频频点头。
“不简单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们能做出这样的成绩,非常不简单。”周厅长赞许道。
“我们听说,你们正在计划扩大生产规模?”
李长青点头:“是的,市场需求旺盛,我们现有的产能己经跟不上了。”
周厅长微微一笑:“我们省里,有几个正在大力发展工业的新区,对你们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很多优惠政策。”
“土地、税收方面,都可以谈。”
“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考虑去那边投资设厂,省里会给予最大的支持。”
这是官方伸出的第一根橄榄枝。
没过几天,另一拨人也找上门来。
是一家大型国营无线电总厂的代表。
他们对星光电子厂的核心集成模块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李厂长,娄经理,我们总厂希望能与贵厂进行技术合作。”带队的副总工程师态度诚恳。
“我们可以提供资金,提供更广阔的销售渠道,甚至可以考虑合资经营。”
“当然,我们更看重的是你们的技术实力。”
各种各样的邀请和合作意向,接踵而至。
有的地方政府许诺优厚的条件,希望他们去当地建分厂,带动地方经济。
有的企业希望进行技术转让,或者贴牌生产。
办公室里,李长青和娄晓娥面前摆着一堆合作方案。
娄晓娥看着这些方案,眼中既有兴奋,也有一丝凝重。
“长青,机会是很多,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小心。”
李长青赞同:“是的,不能盲目扩张。”
“有些合作,看似,实则可能隐藏风险。”
他拿起一份某地政府的招商引资计划书:“这个地方,虽然给的土地便宜,但交通不便,产业链也不成熟,去了反而会增加我们的运营成本。”
他又拿起那家国营大厂的合资方案:“技术合作可以谈,但合资经营,我们要慎重。”
“我们的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两人仔细分析每一份方案的利弊,评估对方的诚意和资源互补性。
黄厂长在一旁听着,心中对这两个年轻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以前只知道埋头生产,哪里想过这么多弯弯绕绕。
经过几轮的筛选和实地考察。
李长青和娄晓娥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南方沿海一个新兴的经济特区。
这个特区的领导班子思想开明,办事效率高,而且给予了星光电子厂极大的诚意和非常优惠的政策。
更重要的是,那里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便利,对未来产品的出口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都极为有利。
“就选这里了。”李长青做出决定。
“在这里,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更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和一个更高水平的研发中心。”
娄晓娥也点头同意:“我去和他们敲定具体的合作细节。”
几天后,星光电子厂与该经济特区管委会,正式签署了投资合作意向书。
消息传出,再次在行业内引起不小的震动。
【叮!宿主【商业版图】开始扩张,区域影响力提升。】
【叮!宿主【政府关系】网络初步建立(南方特区)。】
【叮!宿主【战略决策】熟练度+100,当前熟练度150/300。】
系统的提示音,在李长青的脑海中响起。
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厂区内一片繁忙的景象。
星光电子厂,这艘小船,在他的掌舵下,正驶向更广阔的海域。
但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远处的红星电子厂,似乎沉寂了一段时间。
他们,会甘心看着星光厂一步步壮大吗?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AQoQ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