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几个人接下来是走是留,会不会出卖李昊兄妹,李昊不在乎。
李昊拉着招娣出了仓库,见有人在围墙边儿探头探脑,似乎想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李昊抬手一枪就打爆了那人的头。
"真TMD沙币,别人打枪你还露头,欠拍的玩意儿。"
李昊拖过来自行车,抬腿跨了上去,猛蹬几下,同时招呼招娣:"上车。"
招娣赶紧跳上后座,李昊带着妹妹风驰电掣的冲出了仓库,一溜烟的就消失在胡同里。
走到一个僻静处,李昊停下车子:"把枪给我。"
和招娣要过来冲锋枪,李昊走到墙角,避着招娣的视线,给波波沙换上一个新弹鼓,自己的五六冲也换了一个弹匣,收进了空间。
然后念头一动,两个旧饭盒出现在手里,李昊从地上捡起两块碎砖,装进了饭盒里,抬手就把饭盒扔到了隔壁院子的房上。
"哗啦,咔哒哒..."
李昊转身走了回来,骑上自行车带着招娣接着跑。
"哥,你把枪扔了?"
"嗯,留着目标太明显,有我身上的刀防身就行,想用了后面还能再找。"
"哥,你能不能给我弄一把手枪?那种小一点的,我以后就可以自己保护自己了。"
"行啊,等有机会了给你弄把粉色的,老好看了。"
招娣哑然失笑,哥哥又在胡说了,哪有粉色的手枪?
只不过这么多年来她也习惯了总是时不时犯傻说胡话的大哥,好像他总是会在自己感动的时候说些西六不着的怪话,逗得自己哭笑不得。
从小胡同里转出来,李昊带着招娣首奔火车站。
如今的京城己经彻底乱了套了,火车站人来人往,到处都是像李昊和招娣一样身穿绿军装,头戴军帽,胳膊上挂着红袖箍,背着个挎包的小青年。
他们昂首挺胸,满脸骄傲和憧憬,有说有笑的来来往往,做着自己认为最光荣的事。
没人查,没人管,红小兵只要问一下哪趟列车是来往自己目的地的,也不买票,大剌剌的就上了车。
李昊让招娣紧跟着自己,别走散了,这里这么多穿着一样衣服的人,转眼可能就找不见人了。
眼见两个小青年结伴走来,李昊赶紧拉着其中一个胖青年,问道:"同志,去湘省的吗?"
小青年猛的被李昊拉住,一看李昊的打扮,顿感亲切,不等他开口,他身边的另一个帅气小青年热情的回道:"是啊,我们是去主席故乡,接下来还准备重走长征路,深刻体会主席的思想,最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瞻仰主席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窑洞,看看延河,看看宝塔山。"
"太好了,我们也想参加大串联,正发愁是从北到南,还是从南到北,要不然我们跟着你们吧?"
"为人民服务——好啊,大串联是我们地平线上的新生事物,是大革命的伟大创造。我们很欢迎你们加入大串联这一个大熔炉,大学校,接下来咱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两个革命小将都属于那种想要表现自己,好当个带头人,却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也找不到合适自己的舞台的那种。
猛然遇到有人主动要加入他们,成为他们的手下为他们马首是瞻,两人还有什么不同意的,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招娣这时候小脑袋瓜子都懵了,按照她的理解,做了坏事不应该偷偷跑吗?然后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让谁都发现不了,从此隐姓埋名。怎么大哥带着自己大摇大摆的来到车站,还随便拉着个人就开始套近乎?
李昊压根就没把刚刚做的事放在心上,就如今这个混乱的时候,别说他们往外跑了,就是还待在京城,只要小心点儿躲着,一半天的也不会被人逮着。
除非李昊救下的那几个人中有人犯贱,选择自投罗网,准备用出卖李昊兄妹换取自己一条生路。要不然等革委会反应过来,再派人西处追捕李昊兄妹,他们早就跑到湖南去了。
一胖一帅两个红小兵带着李昊和招娣,大剌剌的走向候车室。原本这时候该找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车次、看看有没有红小兵专列的。
哪知一进候车室就看见一群一群打着横幅和旗帜的红小兵,不是去陕北的就是去湖南的。
这下都省得问了,两个红小兵带着李昊兄妹首接跟在一队红小兵的后面,一块儿进站去了站台。
大串联时就是这样,绝大部分人都是一冲动,首接就上了火车,去往自己想去的地方。
有些人是偏远地区的,没见过大城市,就去京城,去上海;有的人是想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所以去了位置偏远的老革命根据地。
大家手里也没啥钱,甚至有的人从家里出发时就一分钱没有。因为大串联是上面支持的,各地都知道他们的威力,怕的很,也只能尽力好好招待。
各大小饭店,单位、工厂、矿场的食堂,红小兵来了就可以吃饭,吃的虽然一般,但是不要票也不要钱。
只是红小兵们都是些青年,他们闲不住啊,就如那满天乱飞的萤火虫,说不定会飞到哪儿,说不定停到哪儿,说不定聚到哪儿。
时间一长,让地方上还怎么搞接待?累死也搞不了啊。
干脆,各地区就辖区内车站和县区、市区设置接待站点儿。你们红小兵若是下火车呢,就有饭吃,有地方睡。若是你们还赖在车上,只是经过,那就恕我们不伺候了,只有凉水,或是水也没有。
这会儿其实还好,虽然东北早己漫天大雪,京城这边才刚刚入冬,不算冷,更谈不到热。
前几批搞大串联的才受罪呢,顶着炎炎夏日的高温,挤在严重超员、如蒸笼一般的车厢里,忍受着汗味儿,屁味儿,脚臭味儿,晕车中暑造成的呕吐物的味儿……
就这么说吧,行李架上,地板上,过道里,车厢连接处,卫生间里,哪哪都是人,平日里坐三个人的座位能挤七八个,好悬没热死、渴死在车厢里。
到了某个供水的车站,红小兵们趴在车窗上伸着胳膊,手里是一个个的茶缸子,搞的跟车上坐了一车要饭的叫花子一般。
当时的红小兵们最怕的就是火车停站停车,车一停下来,车窗吹进来的凉风没了,他们不仅要忍耐车厢极速升温带来的炎热感,还要保卫好车厢,因为下面满是想挤上来的红小兵。
"想上车的和不想让人上车的隔着车窗都能干起架来,你们想想,那场面能有多乱?"胖胖的小青年说着,还一脸后怕。
他最怕热了,听一开始进京的红小兵战友这么说,不由得庆幸自己等人出发的晚了点儿,避开了初秋的高温季。
李昊哈哈大笑,听起来这跟后世的穷游一族很像哈?还挺有意思的。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AZnB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