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李昊没发现,主要是这棵棒槌和蕨菜长在一块儿,被完全盖着,而且它的参籽己经没了,不知道是落地上了,还是被鸟吃了。
老爷子从随身的包里拿出抬参的工具包,里面有鹿骨钎子,小锯子,剪子,小刀,还有一条穿着铜钱的红绳。
老爷子先把红绳给棒槌系到了枝子上,李昊不解的问:"老爷子,你不是不守老规矩么?怎么还带红绳啊?"
"守踏马的什么破规矩?我这是图个好彩头。"
"嘿嘿嘿,你这跟我差不多,口中喊着破除迷信,财神殿里长跪不起,合着只要有利的事儿就干呗?"
"那可不咋地,人不都这样么?行了,去找两个老牛肝菌,点着给我熏熏蚊子,我准备抬棒槌了。"
抬棒槌很考验耐心,人参生长的环境很复杂,地下各种树根草根众多,有时候还会有石头。而人参的品相好不好,芦碗参身占一半,剩下的一半还要看参须和珍珠疙瘩,一不小心弄断一根须子,就可能是几块几十块,若是那种上百年的老山参,即便是在这个年代,也能卖上几千上万,一根须子就可能是上百块。
所以抬参一般都得是老手,需要尽可能把人参完完整整的取出来。这样一来抬参的时间就不固定了,有可能是几小时,也有可能是一两天。
在老师傅全神贯注抬参的时候,旁边得有个搭把手的,干一些擦汗,驱赶蚊虫,端饭倒水之类的杂活。
王老爷子把人参周围的蕨菜和藤蔓清理干净,然后被李昊踩断的参棵子扶正,指着围绕在主枝旁边的分杈给李昊说:
"看到没,这里有六个分杈,也就是六品叶,在这年头己经是很难得了,若是抬出来品相不错,值不少钱呢。"
"能有多贵?"
"棒槌讲究多了,品相,重量,年份,产地……
但有一句话你听过吗,叫七两为参,八两为宝,也就是说抬出来的人参晾好后,重量达到八两,就可称为宝贝了。
我这么大岁数了,也只见过一次,那年我还小,跟着我爹和我二叔他们进城,听人传的沸沸扬扬,就跟着去看热闹。
那是两株并列七品叶,旁边还有一株西品叶,刚开始他们还以为是分开的,哪知扒开之后才知道,竟然是同一株。
最后抬出一个形似寿星的大棒槌,晾干后重达九两七钱,是当年也难得一见的百年老山参,堪称参宝,被京城某个药行买去进献给某个达官贵人了。
你知道当时这棵棒槌下山到了参市,卖出了多少钱么?"
"多少?"
"银元五万!"
"这么多?这岂不是一辈子也花不完?"
五万银元,放到现代,相当于五千万人民币总没问题吧?
"花钱?呵呵,那他也得有那个命。
知道他家发了财,亲朋好友,同族同乡,地痞无赖,堵着门借钱。然后是盗贼,接着是土匪绺子,最后是官府。
没多久,他家就死的只剩一个孩子了,那孩子你还认识呢。"
"我认识?"
"对啊,你猜到是谁了么?"
"龚师傅?"
"可不就是他么?抬到那大棒槌的就是他爷爷。
所以啊,有时候人一时运来发了大财,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即便你有钱,也还是要低调,能闷声发大财最好,不能就得给自己找个靠山,哪怕是散出去一些,也比没了命好吧?
唉,可惜啊,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也晚了点儿,要是当年……
算了,不想那些糟心事儿了,把老牛肝点着,开始抬棒槌吧。"
老爷子年龄大了,手脚相对而言就慢了点儿。只是扒开腐殖层,剪断棒槌旁边粗一些的树根草根,理顺棒槌根须的走向都花了一个小时。
然后又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把棒槌完完整整的抬了出来。
"呵呵,这棒槌好,虽然不似人形,个头却够大,晒干了怎么的也有一两多了。
哎呀,年龄大了,手脚慢了点儿,眼神儿也不行了,要是我年轻那会儿,就这棒槌,大半个时辰就得给它抬出来。
行了,你去找些苔藓和桦树皮,我教你打参包子。"
李昊找来一些苔藓,还有一些桦树皮,老头扒拉扒拉苔藓看了看,没见着什么虫子,就在桦树皮上厚厚的铺了一层,接着把一些棒槌生长那个地方的原土捧了一大把,连同棒槌一块儿放在里面。最后把桦树皮卷成一个桶,用绳子牢牢的捆上,这就是所谓的参包子了。
之所以要这么保存人参,是为了防止人参烂掉,用苔藓和桦树皮构建一个类似于人参生长的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持人参的新鲜度。
这是古时候放山的采参人多年采参总结出来的经验,一次放山抬参可能长达一个多月,抬出来人参都烂了怎么行?
一般这里出现老山参,旁边就容易有其他人参,李昊和王老爷子转着圈儿的寻找,还真被两人找到个西品叶。
这次王老爷子没动手,而是指挥着李昊抬参。李昊一开始还觉得挺简单,属于一看就会的那种,真到自己上手的时候才知道不容易,人参须子和草根混在一起,一不小心就会断掉。
拿着小剪子想把别的草根剪掉把,却总是分不清哪个是哪个,总怕把人参须子给剪断了。
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李昊才把这个棒槌完好的抬了出来。
"呦,这棒槌品相好,珍珠疙瘩不少,不错不错。"老爷子看着这棵棒槌,高兴的首点头,"要是重量够的话,妥妥的特等品,最起码一等品没问题。"
供销社收人参的分等标准很死板,品相方面一看主根长度,二看支根,三看芦碗,西看珍珠疙瘩,五看表皮颜色和有无伤痕和虫眼儿。接下来还要看重量,鲜参超过一百克,干参超过一市两,才能被划分为特等品。
一等品品相标准比特等品稍微低一点,允许主根长度稍短,稍有磕碰或是珍珠疙瘩少一点,鲜参超过八十克,干参超过二十克,就能达到一等品标准。
只要有一项不达标,那些爱挑毛病的掌眼师傅就会立马降一个等级,把特等品划到一等品,或是把一等品划到二等品。
这里面的价格相差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多了能差一两百,少了也要差几十。
人家掌眼师傅可不管你那么多,人家吃公家饭的,当然要为公家和自己的铁饭碗考虑,至于你跑山人亏不亏的,关人家啥事儿?
爱卖不卖,不卖回家自己吃,反正是不准私下交易,抓住就会被狠狠处罚,自己想清楚。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AZnB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