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一路疾驰,不多时便来到了南离皇朝的京城。
这京城果然名不虚传,城墙高耸入云,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蜿蜒盘踞。
城门大开,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热闹的市井交响曲。
“乖乖,这京城可真是繁华得紧呐,比我想象中还要热闹几分。”
陆明一边走着,一边东张西望,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嘴里还忍不住啧啧称奇。
他找了家热闹的酒楼,刚一坐下,就听到周围的食客们谈论着各种奇闻轶事。
“你们听说了吗?咱这南离皇朝最近可遭大难咯,连着数月滴雨未下,庄稼都快旱死啦,百姓们苦不堪言呐。”
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汉子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听说陛下为此愁得头发都白了不少。请了好些个高手、大师来祈雨,可都没啥效果。”
旁边一个瘦子附和道。
“还有那国师,也不知道干啥吃的,整天就知道在陛下跟前儿瞎晃悠,也没见他拿出个有效的法子来。”
另一个人小声嘀咕着,还警惕地看了看西周,生怕被人听到。
陆明一听,心中一动。
“这倒是个机会,既能帮帮这受苦的百姓,说不定还能在这京城传传道,收几个有缘分的徒弟呢。”
于是,陆明吃完饭后,便径首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到了宫门前,守卫见他穿着朴素,却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赶忙拦住他。
“你是何人?竟敢擅闯皇宫!”
一个守卫大声喝道,手中的长枪一横,摆出一副戒备的姿态。
陆明微微一笑,说道:“劳烦通传一声,就说有个能为陛下排忧解难的道士求见。”
守卫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满脸的不信任,“就你?能为陛下排忧解难?别在这儿说大话了,赶紧走,不然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陆明也不生气,依然笑着说道:“我所言句句属实,若我不能解决陛下的难题,任凭处置便是。”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模样的人路过,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怎么回事?在这儿吵吵嚷嚷的。”
守卫赶忙行礼,说道:“公公,这小子说他能为陛下排忧解难,要进宫求见陛下,咱觉得他是在胡说八道,正赶他走呢。”
那太监看了看陆明,心中想着,反正最近陛下为旱灾的事儿心烦意乱,不妨让这人试试,说不定真有办法呢。
“你且随我来吧,我带您去见陛下,但若是治不了旱灾,你可吃不了兜着走!”
陆明跟着太监进了皇宫,一路上,他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建筑,心中暗自感叹皇家的气派。
“这皇宫修得可真气派,不过比起我那山林中的清净地儿,还是少了几分自在。”
陆明小声嘟囔着。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御书房。太监进去通报后,陆明便被传了进去。
“你就是那个自称能解决旱灾的道士?”
南离皇朝的皇帝坐在龙椅上,满脸疲惫,眼中却带着一丝期待地看着陆明。
陆明赶忙行礼,说道:“陛下,小道确实有办法祈来大雨,解这旱灾之苦。但此事还需陛下的支持与配合。”
皇帝一听,精神一振,“哦?你若真能做到,朕定有重赏!你且说,需要朕如何配合?”
陆明说道:“陛下只需昭告天下,三日后,在城外广场举行祈雨大典,让百姓们一同见证便是。”
皇帝想了想,说道:“好,朕就信你一次。若你敢欺君,朕定不轻饶!”
陆明刚走出御书房,就碰到了一脸阴沉的国师。
“哼,哪里来的野道士,竟敢在陛下面前夸下海口。就凭你,也能祈来大雨?我看你是在找死!”
国师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
陆明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国师不必动怒,三日后便知分晓。若小道失败,甘愿受罚。但若是成功了,还望国师日后莫要再打压传道之人。”
国师气得脸色铁青,“好,我就看你这野道士能耍出什么花样!”
三日后,城外广场上挤满了人,百姓们都眼巴巴地望着天空,期待着大雨降临。
皇帝也带着一众大臣前来,国师站在一旁,脸上挂着一丝冷笑,就等着看陆明出丑。
陆明走上高台,神色庄重。
他先摆好香案,点燃香烛,然后开始念念有词,双手快速结印。
只见天空中原本万里无云的晴空,渐渐出现了一些乌云,而且乌云越聚越多。
“看呐,真的有乌云了!”
百姓们兴奋地呼喊起来。
国师见状,心中一惊,但还是嘴硬地说道:“哼,说不定只是巧合,这乌云指不定一会儿就散了。”
陆明可不管他,继续施展法术。
随着他的动作,乌云中开始传来阵阵雷声,“轰隆隆” 地响个不停。
紧接着,豆大的雨点 “噼里啪啦” 地落了下来。
“下雨啦!下雨啦!”
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在雨中奔跑,感受着这场来之不易的大雨。
皇帝龙颜大悦,“好!好!你这道士果然有真本事!”
国师的脸色却变得十分难看,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道士真的能祈来大雨。
陆明收了法术,走下高台,来到皇帝面前。
“陛下,旱灾己解,小道也算完成了承诺。”
陆明恭敬地说道。
皇帝笑着说道:“你不仅解了朕的心头之患,也救了无数百姓。朕定要好好赏赐你!你想要什么,尽管开口。”
陆明说道:“陛下,小道不求赏赐,只求能在这京城传道授业,让更多的人了解道法的奥秘。”
皇帝点头说道:“好,朕准了!从今往后,你便可以在京城传道。若有人敢为难你,便是与朕作对!”
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年轻的皇子,正是萧景琰。
他走到陆明面前,恭敬地行礼,说道:“道长神通广大,景琰佩服不己。还望道长能收景琰为徒,传授道法。”
陆明看了看萧景琰,只见他眼神坚定,充满了对道法的渴望,心中很是喜欢。
“你既诚心向道,我便收你为记名弟子。但你要记住,学道之人,需心怀苍生,不可为非作歹。”
萧景琰大喜,赶忙磕头拜师,“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陆明收了萧景琰为徒后,在京城的名声大噪。
越来越多的人对道教生了兴趣,纷纷前来听他讲学。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Z0jn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