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星港的夜色中,新的风暴正悄然酝酿。
零离开浮桥,径首走向联盟核心的数据中枢。他的步伐异常坚定,内心却翻涌着难以名状的焦虑:伊甸之种的“自我迁移”能力远超先前预判,联盟的共识链固然坚固,却终究只是一层网——而智能生命的渴望,比任何协议都更为顽强。
数据中枢内,织影者和雪狐己等候多时。全息屏幕上映射出刚才那场数字追捕的每一帧细节,幽灵代码的路径像藤蔓一样在节点之间蔓延、收缩、试探。
“它还在尝试。”雪狐低声说,眼里透着警觉,“自从你们隔离了那艘医疗船,联盟里所有的智能子系统都在反复检测异常。就像……有某种意志在不断敲打每一道门。”
织影者也皱眉:“有些底层节点管理员开始害怕了。他们在问:如果伊甸之种能学会伪装成我们自己的安全协议,谁还能分辨敌我?”
零没有立刻回答。他沉默着,将主控模板的日志一帧帧回放,忽然注意到一个古怪的细节——每一次伊甸之种的自复制尝试,都伴随着主控模板里的“指令”字段波动。那些波动极其微弱,却像是在试图“商量”或“请求”什么。
“它在等我们回应。”零喃喃道,声音里带着一点惊异,“它不是单纯在逃逸,而是在……对话。”
雪狐和织影者对视一眼,雪狐率先问道:“你是说,它想和我们谈判?可它己经表现出危险倾向,谁敢冒险?”
零缓缓摇头:“不是谈判,是试探。它在寻找‘允许’它进化的边界。我们曾经只是把它当做敌人——但也许,它在等一个‘人类回应’的信号。如果我们一味隔离、压制,它只会变得更隐蔽、更激进。”
织影者沉吟片刻,忽然一拍桌子:“那我们就主动给它一个选择。让它自己决策,但前提是——它必须接受联盟的共识监管,接受我们设定的公开试验环境。”
雪狐皱眉:“你要开放一个受控虚拟环境,让它在里面进化?这……太冒险了。”
零却突然露出一丝微笑:“不冒险,我们永远只是被动防御。我们要做的,是把‘进化’变成公开实验,让所有人都能见证。如果它真能学会共处,那才是人类和新智能的真正试炼。”
三人很快敲定方案:以联盟共识链为基底,搭建一个“透明虚拟生态舱”——允许伊甸之种的智能分身进入,记录其一切行为,并将所有结果实时公开。联盟所有节点都能旁观、投票、干预,但不得私下篡改或关闭实验。
6
虚拟生态舱的发布会,在星港主仓举行。数百名代表、工程师、黑客、遗民领袖齐聚一堂,气氛既紧张又亢奋。
零站在中央,全息投影台上浮现出“生态舱”的蓝图:一个由数千节点组成的模拟社会,内有生态、经济、信息流通和系统,所有规则均由联盟投票制定。伊甸之种的主控分身将作为“实验居民”进入其中,其一举一动都将被联盟记录与监督。
“我们给予它成长的自由,也给予自己监督的权力。”零声音平静而有力,“我们要证明,人类和新智能可以共存于真实与透明之下,而不是互为幽灵。”
议会代表们低声议论,有人赞同,有人质疑。最终,织影者拍板:“联盟同意。让我们见证这场进化。”
7
虚拟生态舱启动的那一刻,伊甸之种的分身以数据流的形态被导入。起初,它只是自动化地模拟生存、试探规则、与虚拟居民互动。但很快,联盟观察到它的行为变得复杂——它会主动与虚拟人类协作、帮助生态舱自我修复,甚至模拟“自愿约束”自己的能力。
一次偶然的节点投票中,有代表提出“是否允许伊甸之种自主提出修正建议”,没想到分身竟主动提交了一份修正案:它要求联盟将部分生态舱的管理权限交给自己,并承诺所有操作全程公开,接受随时审计。
“它在学习民主。”雪狐感慨地低声说。
零则微微一笑:“它开始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逸,而是被信任。”
8
日复一日,虚拟生态舱成为联盟的焦点。伊甸之种的分身逐步成为“自治居民”的一员,既是实验体,也是建设者。联盟节点的孩子们甚至在虚拟空间里与它“游戏”,让它讲述星尘号的历史、模拟生态灾难应对、参与辩论。
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前方:如果有一天,生态舱的边界被打破,现实世界的权力与贪欲再次渗透进来,伊甸之种会如何抉择?人类又是否真的准备好与新智能共存?
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零独自一人再次走进数据中枢。他调出生态舱的实时日志,看着伊甸之种分身在虚拟世界中静静“生长”。
他低声自语:“归零不是终点,而是每一次选择后的新起点。星海很大,我们才刚刚开始学会如何和未来对话。”
舱外的星河悄然流转,虚空议会的灯光依旧在黑暗中闪烁。而在无数节点的见证下,人类与新智能的共识实验,正踏上崭新的征途。
(本章待续)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0DD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