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2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小说: 六道善经   作者:乾亨
零点文学 更新最快! 六道善经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这天,曾子宗圣和人间天使和往日一样,散完步,吃过早饭以后,来到了读书亭,开始讲课。

曾子宗圣说道:“我们今天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论语·泰伯》篇里孔子说了这么一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其实也不复杂,那就是说不在这个职位上,就不要去谋划这个职位上的事情,不在这个岗位上,就不要谋划这个岗位上的事情。

“既然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也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孔子为什么要正儿八经说出来,而且还说的是那么的严肃。其实,‘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并不简单,它蕴含着一个大道理,关乎着人类世界道德品质的提升的大问题。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点,曾子是这样说的,‘君子思不出其位’。这里是说君子考虑问题,不能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的。如果考虑问题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那这个人就不是君子了,不是君子,那就是小人。

“孔子着重把这个问题从道德层面上去考虑的,孔子认为,一个人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谋划事情,就是不安分守己,一个不安分守纪的人,就会有很多的非分之想,一个人拥有了过多的非分之想,这个人就是一个不道德的。

“一个人的非分之想太多了,就会不符合道德范畴,也不符合做人的原则。其实,孔子在这里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在说做官的官位,也不是在说一个人的职务,更不是在说国家的公务人员。他是在说这个国家的全体国民。

儒家思想里面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孔子最早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来董仲舒又把它拓展到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论他们怎么说,中心思想就是要人们在自己的位置上,干好自己的工作。

“就是说:皇上干好皇上该干的事情,臣子干好臣子该干的事情,父亲干好父亲该干的事情,儿子干好儿子该干的事情,丈夫干好丈夫该干的事情,妻子干好妻子该干的事情。

“这就是说,人类世界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每个人都要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也不要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皇上当的就要像一个皇上样子,做大臣的就要像一个做大臣样子,做父亲就要像一个父亲的样子,儿子就要像一个做儿子的样子,丈夫就要像一个做丈夫样子,做妻子也要像一个做妻子样子。

“如果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就违背了曾子所说的‘君子思不出其位’。那就不是君子所为,那就是小人所为。

“孔子是极其推崇周礼的,周礼的等级制度十十分严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是坚决不能越位的。周礼对于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职责都规定的都是清清楚楚,每个人坚决不能越位,把越位看成是非‘礼’。

“‘礼’是一个严格的行为规范,那么非‘礼’就超出了严格的行为规范,对于超出严格的行为规范的人,是要用十分严酷的制裁方式予以制裁。比如说割鼻子,割耳朵,挖眼睛,宫刑,膑刑等,非常的严酷。

“因此,孔子严肃的告诉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乎礼的你就不要去看,不合乎礼的你不要去听,不合乎礼的你不要去说,不合乎礼的你也不要去动。

“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给全体国民制定的行为规范,全体国民就应该严格的遵守,严格的执行。如果不能严格的遵守,也不能严格的执行,那就是‘非礼’。

“孔子认为,一个人有‘非礼’的行为,受到了严格的惩罚。对‘非礼’行为的惩罚是顺天理,合天道的自然法则,如果不严格惩罚‘非礼’就是悖逆‘天道法则’。

“儒家思想十分重视人伦道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属于人伦道德范畴里面的‘礼’的行为规则,儒家思想十分重视‘礼’。

“可能很多的人都会认为,孔子所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说你既然你不是当官的,你就不要管当官的应该管事情了。你不是当官的,总是想当官人的事情,就属于瞎操心。那个时候的瞎操心,就是‘非礼’。

“用现代人的思想,从字面上解说,也就是这么个意思。在其位,就是在一定的位置上,谋其政,那就是想着国家的大事情,也是在想着自己应该管理国家政务上的事情。

“其实,孔子也是这样想的,你不是一个国家的君王,总是想着国王的事情,你的目的是干什么?孔子认为这种越位想法,其目的就是想着犯上作乱,犯上作乱就是‘非礼’,就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为了不让人们胡思乱想,更不能让有非分之想的人犯上作乱,国家就制定出了许许多多的礼法,有了这些礼法,人类就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就会安分守己。这样也就不能犯上作乱,就可以保持国家的安定,保持社会的稳定。

“很多的人都认为,孔子所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在说越位、越权的事情,不应该属于什么大事情。毕竟越位越权不是什么杀人放火的事情,不必要那么的认真。

“孔子可不是这样认为的。孔子认为越位、越权就是越‘礼’,越‘礼’就是‘非礼’,‘非礼’就是败坏人伦道德大事情。‘非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违法乱纪,但是,现在的违法乱纪不一定是犯罪。‘非礼’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

“在周朝,或者在周朝以前的商朝,对于违反礼法都是重罪,孔子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在说‘非礼’,‘非礼’既是一种违法,更是一种严重的犯罪。

“特别是在西周时期,对于‘非礼’处罚是十分残酷的,处罚的手段也比较多,根据你所处的职位处理的方式方法完全是不一样的。一般来水‘非礼’是按照礼法制度处罚的,基本上都是要割鼻子、割耳朵、挖眼睛的。

“周朝的很多的礼法制度在执行起来都非常严格,你犯了哪一条就必须按照哪一条处罚,也非常的残酷。但是,西周的礼法在制定上,都是很人性化的,也很理性化,都是很温和的。

“比如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在西周是广泛施行的,也是作为一种礼法公布于众的,而且大家都是十分明白的,大家也是认可的。

“这里说的‘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对大夫以上的官员不适用刑法,对老百姓不适用于礼法。这种理解好像太笼统,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没有说出他真正的意思。

“所谓的‘刑不上大夫’,说的是大夫以上的官员都是知礼的,也是懂法的,如果他们犯了法,不是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周礼不是这样认为的。

“在西周时期讲究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讲究的是罪刑相等的原则,犯什么法,就受什么刑。在量刑的时候,不考虑犯罪以外的事情。所以说,大夫以上的官员,在他们犯了‘非礼’以后,不能因为他们知法犯法,就要加重处罚。知法犯法不能作为加重处罚的依据。

“‘刑不上大夫’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周王朝的礼法对大夫以上的官员,不施以酷刑,就是说不施行割鼻子、挖眼睛、砍胳膊,砍腿等这些有损于人的形象的刑罚。

“这是因为大夫以上的官员,一般指的都是贵族阶层,贵族阶层一般都是世袭的,贵族都是有尊严的。再就是能当上大夫以上的大官,都是有文化的人,就是‘非礼’了,受刑罚也是有尊严的受刑。

“西周时期的刑罚十分残酷,而且非常带有侮辱性,比如说割舌头、割鼻子、割耳朵、挖眼睛、砍手、宫刑这都是轻的,还有一种刮刑,那是非常残酷的,要刮三千六百刀。这不但残酷,还有极大的侮辱性,因此,大夫以上的官员获死罪,一般都是以自杀为主,或者是赐予药酒、赐白绫三尺,要求他们自裁。

“我们学习过周朝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周朝的时候,没有对那些重要人物施以酷刑的范例。但是大夫以上的官员违反礼法,同样还是要受到一定的惩罚,只是他们受罚都是比较体面的。

“‘礼’不下庶民,就是说很多的‘礼’不适用于老百姓,‘礼’的适用范围重点是在士大夫等上层人物当中实行的,最主要的是在士、吏这个范围之内比较实用。

“老百姓可以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面生活,不需要有过多的‘礼’数约束,因为老百姓生产、生活比较繁忙,没有时间学习这些复杂的礼教,所以,周王朝就不要求老百姓使用过多的复杂的‘礼’。

“因为周朝的‘礼’是十分繁琐的,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都是由周礼来约束的。比如说国王可以吃牛肉,大臣是绝对不能吃牛肉,就是这样的事情周‘礼’里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国王可以吃牛肉,大臣不能吃牛肉,这些规定在老百姓中间不适用,老百姓想吃什么肉就吃什么肉。所以说,老百姓不使用‘礼’,完全是为了老百姓生活得轻松快活。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这就显得是那么的人性化,特别是‘礼不下庶民’,完全是让老百姓生活的舒适宽松,生活得自由自在。

“我们可以从《诗经》里面看得出来,那个时候人们生活环境十分宽松,人们生活得也十分的开心,男女之间可以在田间地头自由自在的谈情说爱。劳动场面里面的男男女女也可以开心的打情骂俏,对于老百姓没有过多的‘礼法’规范。

“这主要取决于西周的礼法适用范围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西周‘礼’的流程是十分繁琐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简首是在折磨人,使人的精神很难承受。由于老百姓接受礼法的能力有限,精力也十分有限。所以西周的统治者‘礼’的方面对于老百姓的要求就不那么苛刻了。

“孔子所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当官的要怎么做官;有学问的人怎么做学问;老百姓要怎么做老百姓;富人要怎么做富人;穷人要怎么做穷人;老年人该怎么做老年人;年轻人该怎么做年轻人。就是说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什么样的年龄上做什么样的事情,都有严格的规定。做的好就是‘尊礼’,做不好就是‘非礼’。

“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大家的理解也不一样,有的人说孔子的这一思想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孔子为什么不让民众关心国家的事情呢?

“这种理解,偏离了孔子所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基本意思。孔子周游列国,大力宣扬德政思想,不也是在关心国家的大政方针吗?怎么可能不让别人关心国家大事呢?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主要是在说每个人都应该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干好自己应该干的事情。当官的就要忠于君主,干好君主要求他干的事情,也就是说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学问的就安心的做好自己的学问;种地的就要种好地,让自己的家人有饭吃,有衣穿,最好还能吃上一点肉;老年人安心养老,不要多管子女的事情,也不要操闲心;年轻人要有上进心,尽可能多的为国家效力。

“西周距离我们现在己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三千多年以前的西周,政治管理事务就十分规范,制定的细节就很仔细,也很人性化。国家的行政管理任何人都不能越轨,更不能越权。

“孔子所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孔子看来不在其位,而谋其政这是违背道德的,有心怀谋逆的嫌疑,属于一种犯罪。反过来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拿着国家的俸禄,不为国家干事情,也是一种犯罪。

“在其位,不谋其政,违反了道德准则,是道德品质恶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在孔子看来这就是一种不‘忠’的表现,不忠于国家、不忠于国君、也不忠于国民。孔子深恶痛绝的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受到了国君的恩赐,却不效忠国君,不知道报恩。孔子气愤的说,这种人就是小人。

“曾子‘思不出其位’,就是要求官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忠心效力国家,把国君交给的事情办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忠于国家,忠于职守是官员的职责,更是要求官员要知恩报恩,思德尽职,做一个美德传世的人。也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缔造一个和谐的大美社会。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
零点文学 有求必应! 六道善经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全文阅读!零点文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