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茯苓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小说: 百病食疗本草   作者:小火不是小伙
零点文学 更新最快! 百病食疗本草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AyDjnn.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形态采制】

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常寄生于松树根地下20~30厘米处,球形、卵形或椭圆形。新鲜时,外皮略皱,淡褐色,内皮粉色。干后坚实,外皮极度皱缩,色变黑,内皮变为白色,内有红筋,是与松根相连的部位。

春秋采挖,只要松林地面有裂隙,敲打有空响,地面有白色菌丝,松根内皮有黄白色浆汁流出,就能证明有茯苓生长。取后去腐朽部分,刷净泥土,去外皮即得白色茯苓,干后生用。主产于云南、湖北、河南。

茯苓栽培历史悠久,在1500多年前己有人栽培。南北朝陶弘景有“彼土人乃假斫松作之,形多少,虚赤不佳”的记述。到了宋代,我国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南宋周密《癸辛杂记》记述:选用小茯苓作种,把脂液渗入破开的大松根中,沃土埋好。这种方法传至今日。

经过研究,现在可在槐、桑、栎、柳、枫等阔叶树下也可栽培,以适应需要。

《滇海虞衡志》记:“茯苓,天下无不推云南,曰云苓。自安庆茯苓行,而云苓愈少,贵不可言。”湖北罗田县为“茯苓之乡”,罗田九资河茯苓名扬西海。元明时,罗田就从野生改为人工栽培,李时珍到罗田赞曰:“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胜。”1923年前后在九资河发现重达48千克、54千克的茯苓王,至今在林业部珍藏。《中国医药报》报道,浙江农民李陈树栽培出重78千克、长100厘米、宽50厘米的巨茯苓。

茯苓别名很多,如茯兔、茯灵、松木薯,金翁、更生、绛晨、伏胎、云苓等。

【养生保健作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用于渗湿利水,健脾止泻,宁心安神,保健益寿。

茯苓配人参、白术、山药、薏苡仁,治疗脾虚、消化不良;配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治疗湿热水肿;配白术、桂枝,治疗痰停于胃;配半夏、陈皮,治疗痰停于肺;配天麻、白术,治疗痰眩;配黄芪、当归、远志,宁心安神。

【养生配方推荐】

(1)茯苓50克,白术、赤小豆、麦芽各100克。水煎服。用于治疗水膨胀痛。

(2)茯苓(带皮)50克,苍术、柳树根须各500克。共为末,文火熬成粗膏。每日3次,每服3匙。用于治疗肠结核。

(3)茯苓皮。水煎服。每服15~25克。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

(4)赤苓15~50克。利水通淋,用于治疗小便赤涩、淋漓。

【保健注意】

(1)常用量6~12克,大剂量达30克。

(2)气虚下陷、虚寒、滑精者慎用。

(3)服药期间忌米醋。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以下是一些茯苓的食疗方法:

茯苓粥

材料:茯苓 30 克,粳米 100 克,适量清水。

做法

将茯苓研成粉末。

粳米淘洗干净,与茯苓粉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粳米熟烂成粥。

功效:健脾渗湿,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等症状。

茯苓山药糕

材料:茯苓粉 30 克,山药粉 50 克,糯米粉 100 克,白糖适量。

做法

将茯苓粉、山药粉、糯米粉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白糖和清水,搅拌均匀,揉成面团。

将面团分成小块,搓成圆形或制成其他形状,放入蒸锅中蒸熟。

功效:健脾益胃,补肾固精。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肾虚遗精等人群食用。

茯苓陈皮茶

材料:茯苓 15 克,陈皮 5 克,适量清水。

做法

茯苓、陈皮洗净,放入茶壶中。

用沸水冲泡,加盖焖泡 10 - 15 分钟。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适用于脾虚痰湿所致的咳嗽、胸闷、腹胀等症状。

茯苓炖排骨

材料:茯苓 30 克,排骨 500 克,红枣 5 颗,枸杞 10 克,生姜、葱、料酒、盐适量。

做法

排骨洗净,切成小段,冷水下锅,加入姜片、料酒,焯水去腥,捞出沥干。

茯苓洗净,红枣去核,枸杞洗净,生姜切片,葱切段。

将排骨、茯苓、红枣、枸杞、姜片、葱段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 1.5 - 2 小时,至排骨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健脾利湿,补肾养血。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水肿等症状。

茯苓蜂蜜饮

材料:茯苓 15 克,蜂蜜适量。

做法

茯苓洗净,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浸泡 15 - 20 分钟。

待水温稍凉后,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

功效:利水渗湿,润肠通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肠燥便秘等症状。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加蜂蜜。

以上食疗方中茯苓的用量可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适当调整。此外,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茯苓。在使用茯苓食疗时,如有疑问,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AyDjn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
零点文学 有求必应! 百病食疗本草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AyDjnn.html 全文阅读!零点文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