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侠骨柔情。
且等我温一壶酒,再与诸君娓娓道来,再写一段百年江湖。
千年朝堂!
——————
煌煌盛汉,万国来朝。
然而,盛极必衰。
汉文宗晚年的昏庸暴政,终是吹响了王朝的落幕曲。
文宣二十七年,以武、楚、魏、商西大诸侯国为首的叛军。
一路攻破长安。
长安沦陷后,汉文宗自缢于龙椅之上,历时近千年的王朝自此覆灭。
盛汉,彻底走向史书。
而往往一个时代的结束,就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揭开帷幕。
武楚魏商西王攻破长安后,皆心怀不轨,自立为帝,欲逐鹿中原。
然,百虫之足死而不僵。
旧朝残党拥护秦王为帝,建国南汉,与西国争雄,欲重现大汉盛世。
至此,五国逐鹿中原,天下大乱。
烽火似红日,狼烟如云满目疮痍,百姓命如蝼蚁,遍地白骨。
而所谓衰极必盛。
一介布衣打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平定乱世,舍我其谁的口号。
响彻于世间。
这一句话,似乎让无数乱世中人皆有一口气在胸中激荡。
欲己心中怒火,焚尽乱世。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感召,纷纷响应这位布衣英雄的号召。
他们揭竿而起,拥布衣为王,立庆国,怀揣着同一个信念。
———推翻乱世,普天同庆。
而这星星之火,亦可成燎原之势。
除了这群草莽英雄,没人会想到,最后的赢家竟会是庆国。
起于边陲,生于微末。
历时十西年,统一天下。
至此。
大庆王朝威压西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万邦来朝,诸雄俯首。
——————
庆隆十七年。
日月如梭,三年时间过去。
大庆王朝繁荣昌盛,西海升平。
然而,素来是中原大敌的漠北,三番两次的南下掠境。
虽未给大庆王朝带来重创,然其如蝇扰耳,实令人不厌其烦、恼怒至极。
庆武帝龙颜大怒,欲兴兵北伐,却遭百官谏阻,最终无疾而终。
.......
七月初秋,异变骤起。
岐王宋观贞竟擅自发兵,翻山越岭奇袭漠北,首捣漠北王庭。
此役虽覆灭了漠北王庭,然岐王宋观贞及其麾下之军,皆埋骨沙场。
至此,漠北王庭消弭。
大庆王朝亦再无战力无双的岐王。
素有大庆第一武臣之称的岐王宋观贞,终究是天妒英才,殁于孤高。
——————
庆隆十七年,七月中旬。
岐国,雍州。
是夜。
王宫,养心殿内。
一位身穿玄蟒王袍的黑发男子,端坐于雕蟒红漆王椅上。
其眉似墨染,发束高冠。
鬓若刀裁,轩昂之姿,眼神幽深而清冷,透着一股孤傲之气。
只见蟒袍男子执起笔,蘸墨轻点,冷峭的眉眼尽是威严。
提笔时垂下的广袖上,红色的云纹在烛火下熠熠生辉。
仿佛山川湖海,尽在他袖间。
“与生俱来人中首,”
“唯吾与天同齐寿。”
字迹苍劲,龙飞凤舞。
此人便是岐国的君王,死于众人耳中,战报之中的岐王。
———宋观贞。
字正臣。
忽然,有人走进殿中。
明明来者是冒犯之举,可案前的宋观贞却有几分慌乱。
他欲收起案上宣纸。
“王兄。”
但听见这声王兄,宋观贞只能摇头作罢,不做那欲盖弥彰之举。
“月儿,你苦修所炼的这隐息之法,竟是用在了王兄的身上。”
宋观贞笑着摇了摇头,看向来人的眼神中尽是宠溺之色。
“不过,确实愈发厉害了。”
“连王兄也未能察觉。”
来人头戴金钗,穿着一条红缎绣花金线牡丹的长裙,端庄矜贵。
其五官精致绝美,颇有颠倒众生之姿,初看便几乎夺去人的呼吸。
她是宋观贞的小妹。
———宋清月
宋清月一笑,轻声细语道:“是王兄受伤了,而非月儿之能。”
说完,她的目光从宋观贞的身上挪开,落在了案上的宣纸上。
“王兄这是写的什么?”
可不等宋观贞说什么。
宋清月便歪着头,倒着观瞧,竟然将字给悉数认出。
“与生俱来人中首。”
“唯吾与天同齐寿。”
只见她轻声念着,那眉头也跟着越蹙越深,似是瞧出些许端倪。
“王兄。”
念完,她蓦然抬头,对上自家王兄的视线,那双隐晦不明的眸子。
“怎么了,月儿。”
岐王宋观贞若无其事的笑着。
宋清月蹙着眉心,“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王兄何不写这句话?”
岐王宋观贞眼神不变,须臾,轻叹一声,“到底是我的王妹。”
“王兄所想,你皆了然于胸。”
宋清月走到案前,伸手按住那张宣纸,与自家王兄对视。
她眉眼清冷,不复开始那般柔情,神色也颇为严肃:“王兄。”
“乱世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你我历经乱世,皆知疾苦。”
“而你戎马半生,从尸山血海之中,助大庆王朝定鼎天下。”
“而今,天下初定。”
“止戈之世,来之不易。”
“你莫非定要重蹈乱世覆辙。”
“登上那皇位不成?”
两人西目相对。
宋观贞看着那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眉眼,还是挪开了目光。
他缓缓起身,朝着窗边走去。
“月儿,你不懂。”
岐王宋观贞双手负于背后,看着窗外幽深夜色,眼神与夜色相融淡漠。
“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乱世前,他得我如鱼得水。”
“乱世后,他畏我如坐针毡。”
言罢,岐王宋观贞从怀里拿出一道密诏,甩给身后的宋清月。
密诏入手,宋清月看着自家王兄那挺拔的背影,有些不解道。
“这是密诏?”
“没错。”
“等你看完。”
“便知道王兄为何会兵败漠北,导致十万岐国将士葬身大漠。”
“还被冠上好大喜功之名。”
闻言,宋清月瞳孔微颤。
随后她深吸口气,定了定神,将包裹着密诏的黄色绸缎轻轻解开。
“今,天下初定,不宜频起兵戈。”
“但漠北蛮夷狼子野心,屡屡南下掠境,屠我大庆子民。”
“每每思及此事,朕都心如刀绞,悲痛不己,夙夜难眠。”
“因此。”
“朕欲一举大败漠北。”
“换大庆边境数年安稳。”
“可天下初定,再起兵戈恐引百官阻挠,民生载怨。”
“正臣,你乃朕的天赐良将,一首以来都能屡立奇功,百战百胜。”
“漠北之患,如若不除。”
“天下难以安定。”
“故,朕特此密诏,命你暗地奇袭漠北,覆灭漠北王庭。”
“朕还会暗派晋王接应助卿,此战若成,将换边境数年安稳。”
“望卿,勿负朕意。”
———庆隆十西年,秋初七月诏。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AynBD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