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大学,古籍修复中心。
灰白建筑掩映古木,时间在此沉淀。推开厚重的实木大门,一股跨越千年的气息扑面而来——旧纸、墨香、微尘与防腐药水的清冽,混合成一种独特而厚重的氛围。阳光透过高大的、镶嵌着菱形磨砂玻璃的窗户,投下斜斜的光柱,照亮空气中缓缓浮动的微尘颗粒,如同悬浮在时光河流中的点点金粉。
内部异常安静,只有纸页翻动的“沙沙”声和笔尖摩擦宣纸的细响。身着白褂的研究员伏案工作,动作轻柔。巨大的实木长桌上,铺陈着泛黄、脆弱、布满虫蛀孔洞和撕裂痕迹的古籍残页,如同沉睡病榻、等待被唤醒的千年耄耋老人。
沈清晏在助理小吴沉默的引领下,穿过一排排弥漫着古老书卷气息的工作台,走向最深处那架需要刷卡和密码的专用电梯。小吴是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只简单交代了顶层工作间的门禁密码和陈老留在工作台上的便条位置,便不再多言,只是眼神里对这位“点穴神女”充满了难以掩饰的好奇和一丝本能的敬畏。
电梯无声平稳地上行,停稳。厚重的金属门无声滑开,顶层独有的、带着更浓郁旧纸墨香与樟脑丸气息的静谧扑面而来,瞬间隔绝了楼下的所有声音。
陈国栋的私人工作间占据整个顶层。挑高穹顶下,阳光透过巨大弧形天窗倾泻,照亮这片微型古籍圣殿。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如同沉默巨人,塞满跨越千年的竹简、帛书、线装古籍。中央是整块厚重楠木打造的巨大工作台,光洁如镜,沉淀岁月包浆。台上井然摆放着细如发丝的毛笔、大小镊子、纸张样本、调色盘、浆糊碗、喷壶、放大镜、无影灯……一尘不染。
此刻,工作台一端,无影冷光灯精准照亮摊在白色无酸衬纸上的几页焦黄残卷。边缘焦黑卷曲,虫蛀孔洞密布,墨迹模糊难辨。
然而,就在这片承载着历史伤痕的狼藉与脆弱旁边,工作台的另一端,却摆放着一套与这古籍圣殿氛围格格不入的精致白瓷茶具。一只骨节分明、肤色冷白的手,正执着白瓷茶壶,将滚烫的沸水注入小巧的品茗杯中。水流带着清冽悦耳的声响,氤氲的白气袅袅升起,碧绿的龙井茶叶在清澈的水中缓缓舒展、沉浮,散发出清新淡雅、极具侵略性的茶香。
这清雅的茶香,与周遭浓重沉郁的古籍气息激烈碰撞,形成一种奇异的、略带冲突的融合。
傅云深。
他并未穿着惯常的熨帖西装,而是换上了一件质地极其柔软、剪裁合体的浅灰色羊绒衫,袖子随意地挽至小臂,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腕和一块看似低调、实则价值不菲的铂金腕表。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如水,正专注于手中的茶具,洗茶、温杯、注水……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置身事外的闲适优雅,仿佛身处自家书房,而非这森然肃穆、承载着千年重量的古籍修复重地。
阳光勾勒他清隽轮廓,与身后那些沉默如山、仿佛凝固了时光的古老书架,构成一幅极具视觉张力和隐喻意味的画面——现代温雅与远古沧桑,在他身上达成微妙平衡。
沈清晏脚步在电梯口微顿。沉静眸子扫过书墙、修复台,最后定格在傅云深手边那杯热气腾腾的龙井上。空气中茶香,像一道无形界限。
傅云深似未察觉,首到茶壶轻放回温盘,才缓缓抬眸。镜片后目光温润平和,带着学者式的专注与一丝欣然。
“沈同学?”他唇角扬起温和的弧度,声音清越悦耳,在这空旷静谧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陈老方才来电,说你有要事处理,让我在此稍候片刻。没想到这么快就过来了。”他姿态自然,仿佛真是偶遇,随手拿起那杯刚沏好的茶,朝工作台另一端、那几页被灯光聚焦的残卷示意了一下,“坐。陈老特意嘱咐,他整理了一些关于《武经七书》的残卷资料,就放在那边了,让我先看看。”他的目光转向工作台上那几页焦黄残破的古籍,语气带着学者式的探讨和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这些残卷损毁确实严重,断代和材质鉴定是首要难题。陈老说你对古籍的见解常有独到之处,正好,我们可以一起参详参详。”
他态度自然流畅,言语间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同样被陈老召唤而来、对古籍抱有浓厚兴趣的学者,一个在此“偶遇”的同道中人。那杯递来的、冒着热气的茶,更像是一种学者之间交流心得、表达友好的寻常礼节。
沈清晏目光掠过茶杯,澄澈茶汤,碧绿芽叶,氤氲热气。她未接,平静走到工作台另一端,与傅云深隔着巨大楠木台面相对而立。视线越过台面,落在他手边焦黄残片上,眼神锐利如初拭刀锋。
“傅教授,”声音清冷,无寒暄,首指核心,“陈老言,此间唯余沈某。” 言下之意,私人空间,你的“偶遇”太过刻意。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ZDoDZ.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