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选枪

零点文学 更新最快! 四合院:开局拒绝雨水表白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AQDBB.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所有平时不用的老枪都锁在一间小仓库里,里面不仅有枪,还有各种弹药箱、老式钢盔、子弹袋,以及枪靶、破桌子、烂凳子和一些杂物。

看得出来,修理厂是把这些老旧枪支划归了废品的同一行列,一支支老枪随意的斜靠在墙角,完全没有任何保护,上面落满了灰尘。

李昊一眼就看出了几种不同型号的老枪,都是经常在影视剧中出场的。有三八大盖儿,有中正式,有莫辛纳甘,有汤姆逊冲锋枪和PPSH41,就是我们俗称为转盘枪的波波沙冲锋枪。

李昊很激动,同时也有些露怯,没办法,他其实不怎么懂,毕竟记忆不全,很多原本会的知识全忘了。

小谢的哥哥谢名章很热情的帮李昊介绍:"这里的枪都是从抗美援朝战场上首接带回来的,后来部队换装,就打下来配发给了民兵队。

毕竟是时间太长了,再爱惜也经不起这么多年的使用。别看外表看着还行,其实很多膛线都快磨平了,真正的好枪很少。

我记得我以前用的那把水连珠步骑枪还行,我给你找找你看看。"

水连珠就是莫辛纳甘,传奇狙击英雄张桃芳用的就是莫辛纳甘步骑枪。谢名章在枪堆儿里来回翻了翻,专挑莫辛纳甘来看,没一会儿,就把他曾经用过的那支找了出来。

"给你看看,这把枪在一百五十米之内特别准,磨损也不算严重,你爱惜点儿,再用个十来年也不成问题。"

李昊接过来翻看了一下,没发现什么问题。

当然,就李昊那个臭水平,以及后世管控之严格,他还是军训时接触过枪,连真家伙都没摸过几回,他能懂个什么?

最后还是谢名章把一张破桌子擦了擦,拿了一张油布铺在上面,一边拆枪,一边介绍,最后还手把手的带着李昊清理保养了一下这支步枪,又让李昊自己拆卸组装了几遍,李昊这才熟悉起来。

选定步枪后李昊还需要一把冲锋枪,考虑到便于携带,最好是能折叠枪托的那种。

这样的话能选择的就相当有限了,谢名章记得这里面有一支波波沙的后期型号,咱们叫43式,那个是可以折叠枪托的。就是在枪堆儿里翻了很久也没翻到,估计是被谁拿走了。

谢名章有办法,说是没有就没有了吧,转盘枪也是一样,大不了把枪托锯掉大半,也能将就着用。

谢名章打开子弹箱,让李昊往衣服口袋里装些子弹。莫辛纳甘的子弹非常多,足足好几箱子,随便李昊拿多少都可以,只要他口袋里能装下。冲锋枪用的手枪弹就不行了,得去军械库要一些。

至于两支枪,就这么让李昊光明正大的背走不太好,晚上谢名章会把枪给李昊送到宿舍去,到时候再给他带一些子弹,防身的话足够他用了。

李昊往衣服口袋里装了一些子弹,还往空间里偷偷收了不少,这才心满意足的跟着谢名章离开。

临走时李昊给了谢名章一条大前门,毕竟人家帮忙了,一点儿好处都没有,难道还得让人家帮他倒贴钱?谢名章同事,门口保卫科的人,为了封口扔包烟不多吧?这怎么能让人家出?

………………………………………………

李昊告别了谢名章出了维修厂,马不停蹄的跑去了国营商店购物。

手里的一些票据还是用了吧,带到农村地区换成东西,倒两手后能翻几倍。

到了国营商店,才知道自己穷,看啥都想买,却因为没票买不了。

最后只买到了一丈布料,花了十二元,一尺布一块二;一个暖水瓶,花了三块八毛钱:三个铝饭盒,花了六块三毛钱;两个搪瓷缸子,花了三块钱;两大盒点心,花了西块五毛钱;两斤奶糖,花了两块西;一大包火柴,花了一块钱。

凡是在国营商店能用的票,李昊基本上都用了,就是看着手里的那点东西,不由得摇头叹气。

不过也不是没有意外之喜,毕竟是秋天了么,国营商店大规模卖盐和各种调料,方便居民们腌咸菜。李昊甚至发现还有孜然、桂皮、香叶和小茴香,这些东西也不要票,和盐一样,凭户口本就可以购买。

这个发现让李昊很激动,很有些后世小本子核污水排海时疯狂囤盐那些大爷大妈的感觉。

别管什么,买到就是赚到,为此李昊还花了两毛钱请了两个大妈帮自己买了不少盐和调料。

从国营商店出来,李昊好不容易才找了个无人的地方把东西收进了空间,又赶紧去了粮站,把手里的京城粮票全都换成了粮食。

晚上回到宿舍,小谢把空白的介绍信给他拿了过来,还给了他一个模板,剩下的他自己填写就行了。

没等他写好介绍信,小谢的哥哥谢名章来了,背着个麻袋,里面装了一支波波沙,一支水连珠,还有一些子弹。

李昊谢过了小谢兄弟俩,邀请他们出去喝酒,两人都没同意。都知道李昊不容易,不想他多花钱。

"两位兄弟,那这顿酒就先留着,等我出去转转,找到好工作挣着钱了,再补请你们一顿更好的。"

小谢拍了拍李昊的肩膀:"伙计,咱俩就别说这个了。出门在外记得保护好自己,机灵点儿;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关键时刻要舍得下钱财,保证自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李昊就去了火车站,买了一张去北戴河的票。北戴河很近,上午十点的火车,下午三点李昊就到站下车了。

李昊没有找招待所住下来慢慢悠悠的倒腾海鲜,他的时间紧迫,资金更加紧迫,由不得他磨叽。

李昊蹲在出城的大路上,遇到出城的马车驴车就上前套近乎,打听对方是不是靠海渔村的社员。

年代小说里不是都说么?这年头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民风淳朴、人心单纯的典范。

李昊都没费什么功夫,就找到了一个办完事儿回村里的驴车。一个姓马的大爷带自家老婆子进城看病,正好可以把李昊顺路捎过去。

北戴河这边疗养院不少,一路上李昊就看见七八个,听马大爷说,这里住的都是当年与敌人血战的功臣,不够级别还没资格过来疗养的。

这么一来自然而然就少不了跑到乡下捎带各种海鲜的司机,村里人也愿意和他们打交道,毕竟他们出的价格比乡公社给的收购价要高上不少,渔民们有了好东西当然愿意卖给他们了。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AQDB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
零点文学 有求必应! 四合院:开局拒绝雨水表白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AQDBB.html 全文阅读!零点文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