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车速度很慢,走到了村里时天早己黑透了。
夜里边儿黑咕隆咚的,李昊压根就看不见海在哪里,也听不到海浪的声音,只感觉空气中有股咸咸的味道。
"后生,这就是俺们马沟湾村了,你要买鱼,得找队长商量,他这个人还是很好说话的,除了给公家交的定量,剩下的你就看着买吧。喏~那边就是就是他家,稍等一下我带你过去..."
"谢了大爷。"
"谢啥谢啊?我还希望你多来几次呢。
俺们村里挣钱不容易,一个工分才合西分钱,没有你们这些顺路的司机,我能给家里老婆子抓得起药?"
……………………………………………………
农村地区挣钱难,不论哪个年代!
马沟湾村一个工分西分钱,一个壮劳力一天最多十个工分,妇女老人最多八个工分,也就是说一个壮劳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停的干,累死累活的才能挣146元钱。
只是村里有农闲和农忙之分,哪里来的那么多满工分让人挣?
这还是渔村,种地打鱼两条腿走路,不属于完全靠田地吃饭的地区。土地贫瘠的西北,山多地少的云贵和福建,人口密集的华东和中原地区,这些地区工分更不值钱,甚至很多社员家里花销大,年底一算账,还要倒欠生产队很多钱。
而城里的工人,不仅能吃定量粮,发各种票据,发工装,看病也不要钱。食堂有补助,吃饭价格低,每月固定时间发放工资,一个月最少27.5元,逢年过节还有福利发放。
工级稍微一提一级,就是几块钱的工资涨幅,生活有盼头,工作有劲头,旱涝保收,风雨无阻,这才被人称为"铁饭碗"。
工业剪刀差之下,农村地区老百姓日子就过得更苦了,交了公粮和统购粮,手里留下的粮食能够一家人吃就不错了。
社员们花钱大多都是靠"鸡屁股经济",一家养那几只鸡,下了蛋卖到供销社,一分钱一个。
灯油、火柴、盐、酱油、醋、家里孩子的书本铅笔,全靠几只鸡做奉献,除非孩子生病了会给煮个鸡蛋,或是家里来了客人,否则是绝计不舍得吃的。
若是哪个农村种地的异想天开想买一辆自行车,或是买个收音机,不好意思,你要不听听你在说什么?
一个农村的土老帽也配骑自行车?也配听收音机?别的不说,你先试试能不能把自行车票、收音机票搞到手再说吧。
搞到票还不算,还得有钱买,一辆自行车最少一百六十块,加重型一百八十五,农村家庭别说攒一年的钱,攒五年十年的钱也不一定能够买一辆自行车的。
………………………………………………
李昊后世看小说,很多人喜欢靠着臆想把农村老百姓当成憨傻、野蛮、无知的代名词,靠着胆子大各种粮食换物资,物资换粮食,好像除了他就没人知道里面的窍门一般,其实真的是这么回事儿么?
别觉得农村老百姓就傻,不懂经济,生存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更加的"狡猾"。
他们真的不懂手里好不容易从海里打上来的鱼获、卖到城市价格要高上很多?他们就不知道拿鱼换粮票、换布票?
他们知道,只是做不了,稽查队是干嘛的?纠察队是干嘛的?检查工作组是干嘛的?
一家老小的生计与安危系于一身,由不得他们冒险罢了。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农村路也滑,套路更复杂。
李昊这次就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
姓马的大爷把老婆子交给儿子儿媳照顾以后,就带着李昊来到队长家里,两下把李昊的来意一说,队长那张油灯昏暗的灯光下都能看出来黝黑的脸,立马笑开了花。
"后生,好后生,快坐快坐,抽烟不?"队长马卫国拿出旱烟,非得谦让一番。
"呃,还是抽我的吧。"李昊不抽旱烟,赶紧从口袋里拿出大前门,一人给散了一根。
"呵呵,到底是领导的身边人,抽的烟就是好...你们领导是过来疗养了么?"
"对!"
李昊知道大家是误会了,只是他不能说穿了,要不然人家可不敢卖鱼给他了。
"要点儿啥啊?夜捕的渔船还没有回港呢,家里只有昨天打的鱼,还有平日里存起来的干货。你准备用什么换?粮票?钱?"
"用钱买吧,全国粮票也有些,就是不太多。
我不要鲜鱼,放不住,你们有咸带鱼么?想带点那个回去给邻居们分一分?"
"有有有,只是你好容易来一趟,只捎些带鱼不是白瞎了么?我们有鲍鱼干儿,要不要?"
李昊一听还有鲍鱼,顿时来了兴趣,这可是山珍海味里在谱的好东西,买一些也不错啊。
"来一些吧,啥价格?"
"便宜的很,保管你满意。我们还有干海参,要不要?"
海参也是好东西,国足没有这个都上不了场,李昊如何能错过?
"要!"
"干贝要不要?"
"要!"
"带鱼一斤一毛三分,要不要?"
"要。"
"紫菜要不要?"
"要!"
"虾干、鱿鱼干和各种鱼干呢?"
"要!"
"好嘞,同志们,把这位小同志要的东西都搬出来吧。给小同志过过目,验验货,别觉得咱们骗人..."
一筐一筐的鱼干、虾干、咸鱼、各种各样的干海鲜,被人麻利的抬了进来。
队长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拉着李昊就开始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看看咱们队上的鲍鱼干,个顶个的肥,小是小了点儿,架不住便宜啊,还是晒好的,一斤只要你西毛钱,不多吧?"
听闻一斤鲍鱼干只要西毛钱,李昊高兴坏了,一点也不觉得贵。
毕竟在他印象里,内地的鲍鱼最便宜的也要几十块钱一只,小的恨不能还没有指甲盖大。这里的鲍鱼干虽然是干品,也有乒乓球大小,这可是千值万值的买卖。
"虾干,要你两毛五,不委屈吧?"
"不委屈,不委屈。"
一个个红彤彤的大虾干儿,一看就很有食欲,两毛五一斤,确实是不贵。
"海参,一斤要你西毛钱,便宜不?"
"确实是便宜!"
"大黄鱼、鲅鱼、海鲈、刀鱼,一斤都是一毛三分钱一斤,怎么样?"
"可以可以!"
"紫菜,一斤五毛钱,行不?"
"这个占地方,来一些,少来一些就行。"
"还有梭子蟹、生蚝、毛蛤、花蛤、虾爬子、海蛎子,五分钱一大筐,来点不?"
"呃~来一些吧。"
"还有……"
"来一些..."
……………………………………………………
扛着大筐小筐柳条篮子的乡亲们把李昊送到了大路上,东西放到了路边后,像是一条条脱缰的野狗狂奔而去,只留下傻眼的李昊面对着小山一般的海产品挠头。
摸摸兜,还好,还有十来块钱的路费,就是粮票一两都没有了,自己的这点儿家当,好悬没被马队长给全部掏空了。
好家伙,马队长这是把自己当成收垃圾的废品佬了,值钱不值钱的全都塞给了自己,就给他留了点儿路费。
村里的存货基本上都被一扫而空,也不知道他们明天该拿什么做饭。
不过想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靠海吃海,没了就再下海去捞呗,海滩上溜一圈,回来就有菜了。
就是自己光想着便宜了,忘记了运力有限,被马队长一通忽悠加捆绑销售,买的东西是越来越多,就连最不值钱的花蛤都来了一篓子。
便宜是便宜了,现在该发愁怎么装进空间里了。毕竟空间就一辆面包车的大小,不好好规划规划还真放不下。
原本还想捎带些别的呢,现在粮票没有了,钱也不多了,空间满满登登,看来是时候南下了。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AQDB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