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0章 涅槃成佛

小说: 六道善经   作者:乾亨
零点文学 更新最快! 六道善经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这天早晨,弘法大师和人间天使和往日一样,漫步在昆仑道场的昆仑大道上。来到了云栖祩宏大师的塑像前,弘法大师介绍道:“这位就是明代著名的高僧云栖祩宏大师,也叫莲池大师。云栖祩宏(一五三五年—一六一五年),俗名沈祩宏,字,佛慧,别名莲池,因为久居杭州云栖寺,又名云栖大师。

“莲池大师在弘扬佛教净土宗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世尊为净土宗第八代祖。莲池大师作为净土宗八代祖师,主张‘禅净不二’,他的核心教义就是‘念佛往生’、‘心净则土净’。他认为念佛不仅是往生的手段,更是净化内心的修行。

“莲池大师始终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他认为‘平静的心是道’。强调持戒为修行根本,定期为众生说法,推动佛教慈悲实践。强调念佛与禅修一致。”

“云栖祩宏、憨山德清、紫柏真可、蕅益智旭,在佛教史上被称为‘明清西大师’,他们西位高僧都是佛教在明末盛兴的代表人物。莲池大师在世的弘法时间最长,所以,莲池大师的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莲池大师是禅净双修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弥勒疏钞》不但贯通了禅净思想,更是对净土理论的深化。莲池大师禅净不二,禅净同归,提倡禅净双修、净土为归。莲池大师提倡的禅净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特别大。

“莲池大师的代表作:《阿弥陀经疏钞》、《弥陀疏钞演义》、《缁门崇行录》、《竹窗三笔》、《莲池大师文集》、《净土法门》。莲池大师这些理论文章,至今也是修行者修行的必备教义。”

人间天使听了弘法大师对于莲池大师的介绍以后,对着莲池大师的塑像深深地三鞠躬。人间天使又对着憨山德清大师、紫柏真可大师和蕅益智旭大师的塑像三鞠躬。

很快就到了上课的时间了,弘法大师和人间天使坐定以后,弘法大师说道:“今天也就是我们讲的最后一堂课,我们最后一课,讲的是‘涅槃成佛’。”

弘法大师看了看人间天使,接着讲道:“佛教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今,佛教的影响之深,普及之广泛,信徒之众多,是任何人都否认不了的,所以佛教是人类三大教之一。

“就是当今的社会,信佛的、学佛的、供佛的都不在少数。每当我们到了寺庙前,都是人山人海,香火缭绕。大家烧香拜佛,表现出了一颗颗虔诚的心。

“可能也有一些人每天都在吃斋、也在打坐、也在念经、也在口里不离‘南无阿弥陀佛’。但是,真正的正知、正解的佛家弟子能有多少?一心向佛的佛家弟子又有多少?

“很多人都知道,特别是佛家弟子,都应该知道,学佛的目的就是通过修行‘戒、定、慧’,脱离六道轮回,然后实现个人的觉悟,最终实现涅槃成佛。这些说起来都是非常的复杂。

“我们就说简单一些,学佛应该就是要‘修心’。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要把人的心修明白了,把人心修正了,这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转迷成悟’。就是说我们学佛的人目的不外乎就是‘转迷成悟’,最后就是能够实现‘离苦得乐’。

“ 怎么才能‘转迷成悟’?佛教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心静则国土静,心平则天下平’。这就是说学佛首先就是要平心静气,千万不要心浮气躁,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修出一颗平常心来,用一颗平常心看众生、看社会、看世界,这就是‘转迷成悟’。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是这样说的:‘诸佛圣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是说,诸佛圣尊为什么要出世,就是为了一件因缘大事,诸佛尊圣就来到这个世界上。

“那么,这又是一件什么因缘大事呢?说得明白一点,这一件因缘大事情,就是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事情。佛教里面讲的就是众生‘了生死、脱轮回’这一件大事情。

“要想让众生‘了生死’,‘脱轮回’,就必须让众生能够‘转迷成悟’,‘转迷成悟’为的就是要让众生‘离苦得乐’,也就是为了要让众生‘了生死’,‘脱轮回’。

“释迦牟尼世尊在菩提树下觉悟以后,说法西十九年,他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让众生‘转迷成悟’,众生‘转迷成悟’以后,就能够同入佛道,同进佛国,同享天福。

“因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以后,他认为众生都有佛像,众生通过修行,都可以成佛。这就是说,涅槃成佛是一个修行者修行的最终去向。

“涅槃成佛以后,就不会再有六道轮回,就会不生不死,不灭不着,然后进入佛国。也就是说涅槃成佛以后就可以进入极乐世界,享受天福。

“千千万万的佛家弟子,尽其自己的一生,孤守青灯古佛,吃斋念佛,研究佛家的经典,诚心诵经修行,守五戒十善,实践六度万行,其目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求得‘转迷成悟’,最后‘离苦得乐’,修成正果,成就佛道。这就是学佛的真正目的。

“那么怎么才能够‘转迷成悟’,然后‘离苦得乐’。说起来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地观察的问题。‘转迷成悟’和‘离苦得乐’,这里说的是两句话,也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要‘转迷成悟’,‘转迷成悟’是认知上的问题,也是一个对于事物认识的问题。‘转迷成悟’它主要是在求得真理,这就是属于‘解’这一方面的问题。

“那么对于‘离苦得乐’我们又该怎么理解呢?其实‘离苦得乐’是在于修‘圣道’。修行者在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脱离生死轮回的这个苦海,当我们脱离了生死轮回的这个苦海,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离苦得乐’。

“通过我们认真地修行佛法,我们就不难知道,我们通过求‘解’的方式,‘悟’到了‘道’。我们‘悟’到了‘道’,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转迷’,‘转迷’以后就会悟天理大道,也就是‘成悟’。这样我们就可以‘转迷成悟’了。如果因修道修到了‘转迷成悟’,就会离‘离苦得乐’不远了。

“这就是说,开悟就会自然离苦,离苦就是因为我们己经开悟了。所以‘转迷成悟’和‘离苦得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涅槃灭度’,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

“现在我们探讨一下什么叫做‘迷’?什么又叫作‘悟’?这个‘迷’其实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是经常用的一种语言,而且大家都知道‘迷’就是迷失了心智,迷失了做人方向的意思。

“这里所说的‘悟’,就是觉悟,就是大彻大悟,也是在说开悟见性的意思。‘悟’是修戒习定,由定发慧的意思。就是去掉了‘烦恼’,知道了人生的真理,破除了‘迷妄’之心。

“这些都是佛教里面的一些术语,佛教里面是这样解释‘迷’的,昧于宇宙人生真理的,就叫做‘迷’。也就是说,不知道人生真理的人就是‘迷’。

“佛认为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世间无常,西大皆空,五蕴无我。’佛教的这些教理都是比较复杂难懂的。不过,不论是‘世间无常’,还是‘西大皆空’,还是‘五蕴无我’,前面都己经讲过了,所以我们对这些术语也就不是那么的陌生了,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家的解说可能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理解是不一样,因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习惯于主观上的妄想执着,我们就会错误地认为幻生、幻灭的万法为常住,常住就是经常在的意思。我们也会认为我们这个五蕴和合的身心真的是我,我就是我。在佛看来,我们这样的认为这一切都叫做‘迷’。

“由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经常处于‘迷’的状态,也就会生起贪、嗔、痴、慢、疑多种迷惑。

“从这里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说学佛的目的就是‘转迷成悟’,通过‘转迷成悟’然后就可以‘离苦得乐’。如果不‘转迷成悟’,就不可能‘离苦得乐’。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人生是苦的事情了。人生有所谓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等苦,还有内苦、外苦等等的苦。总之‘诸受即是苦’,就是说,人生的所有的一切感受都可以说是苦。

“苦是与生俱来的,无一可以避免,要想离苦,先要消业,使身、口、意三业戒恶向善。要想消业,先要断惑,断惑就是‘转迷成悟’,开悟以后就可以‘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归根结底说起来也是在求得‘转迷成悟’,最终的目的还是要‘离苦得乐’。

“为了使人脱离沉迷,就应该提倡学佛,因为佛法教人清心寡欲,也教我们‘转迷成悟’,还可以让我们‘离苦得乐’。就算我们不能‘离苦得乐’,但是最起码我们可以明白很多的道理,也能学到很多的智慧。

“想起来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由于‘贪、嗔、痴’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的烦恼,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佛,懂得了‘贪、嗔、痴’是一种迷惑,我们就会戒贪、戒嗔、戒痴,我们就会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最起码就会少受许多的痛苦。

“其实,由于我们的‘贪、嗔、痴’不但给我们自己带来了许多的烦恼和痛苦,也会给家人带来许多的烦恼和痛苦。通过我们的修行,可以使我们的心恬淡宁静,少欲知足,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恼和痛苦了。

“我们也要了解‘诸法性空’,‘缘起无我’的道理,对人世间的一切事物看得透彻,不争不执,乐于现实,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自寻烦恼的痛苦。

“佛家弟子学佛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解除痛苦,寻求快乐,还要普度众生,为众生解除痛苦,让众生也能得到快乐,减少烦恼和痛苦。

“这些都是佛家弟子要做的事情,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虽然修习不了‘戒、定、慧’的道法,更不能证得涅槃。但是为了自己要减少痛苦,增加高兴和快乐,也要更多的修为。

“其实,不光是佛家弟子学佛所要达到‘修心为善’的目的,对于我们常人来说,实在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也需要我们这些常人也能积德行善,更需要我们这些普通人知恩报恩。

“不论是报父母恩,还是报国家恩,不论是报众生的恩,还是报佛恩,都是对我们自己、对我们的家、对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子女、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朋友来说有很大的益处。人人有一颗善良的心,是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亲人们的需要。

“如果我们有了一颗善良的心,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了一颗清净的佛心,我们就会把人生看的清清楚楚,我们就能辨别是非,认识真理。自然就会逐渐的变得智慧起来,我们就会根除自己身上‘贪、嗔、痴’的恶习,当我们普通人根除了‘贪、嗔、痴’这种恶习以后,我们就会减少很多的烦恼,我们就会感觉到浑身的轻松,心情愉悦。

“‘转迷成悟’不光是佛家弟子的事情,我们普通人也应该‘转迷成悟’。一个人‘转迷成悟’,不光是对个人负责,也是对自己家庭负责,更多的是在为国家负责,为社会负责。

“当然,我们普通人距离成佛还有很远的路程,但是,我们作为尘世间的一个普通人,也要活出人生的精彩。普通人也要活出精彩,还是要‘转迷成悟’。一个贪婪的人,一个暴虐的人,一个愚蠢的人,他怎么可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佛学思想具有卓越的智慧思想,通过佛教的大智慧就可以净化人类灵魂,是人类的思想变得更加智慧,人类有了思想上的智慧,就可以根除‘贪、嗔、痴’。我们虽然不是佛家弟子,了解一些佛学常识,了解一些佛家的思想理论,也有很大的益处,开悟见性,应该说是一种惊世绝学,开悟见性,也是一种智慧人生。”

(第三卷完结 二零二五年夏于新疆乌鲁木齐)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
零点文学 有求必应! 六道善经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全文阅读!零点文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