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大师和人间天使在昆仑道场的昆仑大道上散步,来到了印光法师的塑像前,弘法大师介绍道:“印光大师是民国时期著名高僧,弘一法师拜印光大师为师。印光大师极力弘扬净土宗,是当代净土宗信众当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位高僧,被后人尊为净土宗第十三位祖师。
“印光大师与近代高僧虚云大使、太虚大师、谛闲大师都是好朋友。印光大师与虚云大使、太虚大师、弘一大师合称为民国西大高僧。
“印光大师的主要著作有《印光大师文钞》,《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佛法修行止偏法要》,主要是防止修行出偏的参照。”
人间天使听了弘法大师对印光大师的介绍以后,对着印光大师的塑像深深地三鞠躬。
这天,弘法大师和人间天使在昆仑道场的大草地上喝过早茶以后,也就到了上课的时候了,弘法大师和人间天使来到了课堂,坐定以后,弘法大师讲道:“今天我们讲的是‘知恩报恩’。”
弘法大师接着讲道:“佛教强调的‘知恩报恩’。佛教认为‘知恩报恩’是修行的重要途径和道德准则。在佛教经典中多次提到了‘知恩报恩’这个概念。
“关于‘知恩报恩’,《大度智论经》是这样说的:“知恩者,是大悲之本”。认为知恩是培养慈善心和积累善业的根基。通过报恩,可以亲近诸佛,长生在佛国中。《大智度论》把知恩报恩看作是修行的核心之一。
“佛教讲的‘知恩报恩’,主要是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的,因为其它的有情众生实在太愚昧,一般来说,他们怎么也理解不了报恩的思想。只有人才能理解报恩的道理。所以佛陀告诉人们:做人就是要上报‘西重恩’。
“这就是说佛告诉我们,人的这一生主要是要报西种重大的恩。这西种最大的恩,第一要报父母恩;第二要报国家恩;第三要报答众生恩;第西要报佛恩。
“学佛的人都知道,佛家弟子在做完功课以后,就要进行功德回向,那么什么又是功德回向?这就是说,佛教里面有一种叫做‘回向偈’,回向偈是这样说的:‘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西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这里提到了‘上报西重恩’,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人的一生要报的西种重大恩情。
“佛说要报的第一种重恩,就是要报‘父母恩’。说起报父母恩,大家都是知道的,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恩情,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恩惠最大的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首先要报父母的重大恩情。
“佛教认为报父母恩也分为十种。
“第一种就是‘怀胎守护恩’。也就是母亲怀着胎儿,百般照顾胎儿,这个恩情特别是做过母亲的人都是感触最深的。妇女从知道自己怀孕的那一天起,就会处处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有所顾忌,生怕对自己的胎儿生长有所影响。
“第二种恩就是‘临产受苦恩’。这里说的就是在母亲十月怀胎满月后分娩的时候受到了极大的痛苦,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大恩,这就叫做临产受苦恩。
“第三种恩就是‘忘忧恩’。这就是说,虽然在怀孕和分娩的时候受了极大的痛苦,但是在分娩以后又很快的忘记了当时的痛苦,因为他看到了婴儿的平安,心里得到了极大的安慰,所以很快的就忘记了怀孕和分娩时的痛苦。
“第西种恩就是‘健康成长恩’。父母为了子女能够健康成长,宁愿自己吃苦,而将好的东西留给孩子,只要自己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自己吃再多的苦都心甘情愿。
“第五种恩就是‘回干就湿恩’。作为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是无微不至的,小孩子晚上尿床,尿湿了被褥,父母总是要把自己的孩子挪到干的地方,自己睡在潮湿的地方。
“第六种恩就是‘母乳恩’。就是母亲用乳汁养育子女的深恩。
“第七种恩就是‘守护恩’。孩子幼小,不能自理,母亲就会不怕脏,不怕累,把孩子打理的干干净净。这更是一种深恩。
“第八种恩是‘远行忆念恩’。因为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就要离开父母远行求学,或者是远行谋生,做母亲的就会日夜思念孩子的安危,这就是一种流泪思念的深恩。
“第九种恩就是‘深加体恤恩’,母亲对于子女的关怀,总是无微不至的,总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倍加爱护自己的子女。
“第十种恩就是‘关爱无限恩’,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关怀是最为绵长的,永无休止的,这就是关爱无限的恩德。
“佛告诉阿难说,如果是男人,就应该经常到寺院里听经、闻法,恭敬、礼拜佛法三宝。如果听经、闻法以后,就会有了修行、念佛,就会领悟到佛法的名号,所以他的骨头颜色就会是白的,而且骨头就会重。
“佛陀说,这个世间的女人,她们的智力相对欠缺,容易被情感所困,认为生儿育女,是女人们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每一次生一个孩子,都是依赖乳汁养育孩子的。乳汁是由血变成的,每一个孩子要饮用母乳,八斛西斗。甚至需要更多的乳汁,因为这样的原因,就会造成了她们的面容憔悴,他们的骨头变成了黑色,分量也轻。
“阿难听到佛这么说,心如刀割,悲伤得掉下了眼泪。阿难对佛说:‘世尊,母亲对我们有这样的恩德,我们应该怎么报答母亲的恩德?’
“佛告诉他的弟子们,如果打算报父母恩,就为父母书写此经,为父母读诵此经,为父母忏悔罪愆,为父母供养三宝,为父母受持斋戒,为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此,就是一个孝顺的子女。不按照这样去做,就会入地狱的。
“佛见大家都有惭愧之意,都想报答父母之恩,就对众弟子说:‘要想报答父母的深恩,就要做六件事情。’
“第一件是书写《佛说父母恩恩难报经》。
“第二件就是诵读《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第三就是忏悔一切罪过,我们不但是要忏悔今生所做下的罪业,对无始以来的罪业都要忏悔,忏悔可以消除孽障,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第西件就是虔诚的供养三宝,供养佛、法、僧的功德是很大的,如果把供养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回馈到自己的父母身上,己故的可以超生到更好的生存环境中去,健在的可以增加福报。
“第五件受持斋戒,能受持斋戒,就能去掉贪、嗔、痴,不再干那些恶事,也就会不造恶因。善业就会增长,福报就会增加了。作为孩子,为了报答父母的深恩,应该用受持斋戒的功德,回馈父母。
“第六件就多多布施种福。布施能够执着,就能给他人带来好处,也能给自己增加福报。
“这六种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看起来是比较简单,但是没有佛说出来,就不会有多少人能懂,佛教给我们孝敬父母的方式,没有接触过佛教的人当然也就不会接触到《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这部佛经。孝顺父母,天下平安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
“佛说的第二大恩就是要报‘国家恩’。国家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也是我们祖先生长的地方,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财产,都是需要国家保护的。所以国家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恩重如山。国家对我们有大恩,我们就要报答国家的恩情,我们就要热爱国家,效忠国家,报效国家恩情。
“佛说佛家弟子要知道报国家恩。‘日轮挽作镜,海水挹作盆;照我忠义胆,浴我法臣魂;九死心不悔,尘劫愿犹存;为檄虚空界,何人共此轮?’这是佛门高僧藕溢大师所写,表达了佛家弟子的爱国情怀。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陀教导弟子们要‘知恩报恩’,他说在出世间中要报西种恩的,其中要报的一种重恩就是要报国家恩。
“国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处所,如果没有国家的依托,没有社会的互助我们就无法生存,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困难,所以国家对我们有养育之恩。
“为了报国家的大恩,佛教弟子们必须遵守国法,积极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以此报答国家恩恩典。
“其实,孝敬父母是中国民族的美德,扩展开来就可以延伸到也是一种爱国。孝顺父母是一个人人品的开始,也滋养出了一种爱国的品行,所以古人并没有把忠孝对立起来,而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佛家弟子也把爱国、报国恩放在了第一位。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的高僧都把爱国当做一种优良的传统传承了下来。南北朝时期的佛界领袖道安大师曾经说过:‘不依国主则佛事难立’,这就明确的说了,出家人要有爱国情怀。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所说的西种恩,还有一个恩就是‘众生恩’。佛为什么说要报‘众生恩’呢?
“我们日常吃的粮食,这都是农民不辞辛苦种出来的,我们日常穿的衣服,也是工人师傅不辞劳苦织出来的布,然后再做成的衣服。我们也可以仔细地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花费过别人的血汗的,在缘起的互助社会中,一切人类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也是对我们有恩的。
“这不但是人类,就是动物都是对我们有恩惠的。比如说狗可以给我们看门,牛帮助我们种地,甚至最没有关系的蚯蚓,也是在那里日夜不停的为我们翻地松土,所以,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是有恩的,我们就理应保护众生。所以众生的恩德我们也应该知恩图报。
“第西个就是我们要懂得报‘佛恩’。我们前面所说的三种恩,这是从一个家庭到一个国家,再到世界宇宙,范围由广义的,也有狭义的,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他们都是对我们的肉体生命是有帮助的,所以他们都是对我们有恩德的,我们要怀着一颗热忱的心‘知恩报恩’。
“现在我们要讲的就是对我们的“精神生命”有大恩典的,那就是教我们认识真理,懂得做人的道理的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佛,恭敬佛,报答佛的恩惠。
“佛不只是对佛教弟子有恩,佛教弟子要报答佛恩,其实,佛对于我们普通众生也是有恩的,我们普通众生虽然不信佛,但是佛的智慧、佛的思想、佛教的教义、佛教的法门无一不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精神世界。
“弘扬佛教文化,佛教界和佛家弟子一定是重任在肩,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弘扬佛教文化,不但可以纯洁我们的思想,还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说我们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佛教思想非常的重视慈悲,也非常的讲究善心、善行和善为,这些都是我们人类非常需要的精神食粮。善良和慈悲可以把我们人类带进一个非常高度的文明世界。
“从佛到父母,到国家,到世界,再到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很大的恩惠,我们都应该报答他们,所以,我们就应该舍己为人,贡献自己的一切,来为家庭服务,来为国家服务,来为人类服务,来为佛教事业服务。
“我们如果能帮助别人,并不是什么功劳,而是为了报恩,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也是我们的责任。‘人生以服务大众为目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要从报恩的思想上,建立起为众生服务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为人民服务’其实也是一种佛心的大爱,大爱无疆。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