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曾子宗圣和人间天使散步的时候,来到了“王夫之八角楼”的前面,看到了又一个八角楼,上面写着“程颐八角楼”,里面有程颐的塑像。
曾子宗圣说道:“这程颐也是儒家的著名代表人物,程颐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程朱理学的开创者。程颐和他兄长程颢一起创立了‘洛学’,为程朱理学奠定了基础。他创造了‘穷理’学说,他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其目的还是在‘去人欲,存天理’。”
人间天使说道:“在人世间的时候,我听说过程朱理学,但是我一首不知道程朱理学说的是什么?”
曾子说道:“程朱理学是是宋明时期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简单的说:理学说的就是‘天理’,说的就是道德的学问。理学就是将儒家的社会道德、道德、生命理念,构成一个完整的哲学和信仰体系。是中国哲学思想和世界哲学思想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家天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原来程朱理学是这么的厉害呀。这就是说,程朱理学就是一种哲学思想。”
曾子宗圣笑了笑说道:“也可以这样说吧。”
曾子宗圣和人间天使来到了读书亭,又开始了一天的讲课。
曾子宗圣说道:“我们今天讲的是‘民可使由之’。孔子在《论语·泰伯》篇里有这么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字面上理解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以多给老百姓一些自由,但不能让老百姓知道的太多。
“这一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也很好理解,也就是用我们现代人的理解方式去理解这句话。这句话说得再也明白不过了。如果这样理解,那一定是孔子在教化统治者,如何施行愚民政策。
“所以说对于孔子的这一句话,自古到今,有很多种的做注解,但是最多的都是认为孔子这样说就是一种愚民思想,通过历代统治者的套用,就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愚民政策。
“在每一次的批孔风潮中,都会把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拿出来,作为孔子愚民思想的罪证,进行坚决的批判,批判者表现得义愤填膺,认为孔子罪大恶极,就应该口诛笔伐。
“但是,我们可以仔细的想一想,孔子是在极力推行‘仁爱’思想,为什么又要提出了一种愚民的思想?如果他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一种愚民思想,如果把人都变得愚昧无知,孔子又怎么在全社会推行‘仁爱’思想?又怎么会施行‘有教无类’教育理念。
“孔子的‘仁爱’思想和‘愚民’思想恰恰相反。从孔子的一贯思想来看,孔子极力主张‘仁爱’思想,并不主张愚民思想。“如果孔子主张‘愚民’思想,就绝对不会施行‘有教无类’。
“孔子如果要让老百姓愚蠢,还教他们学习文化干什么?孔子既然想让老百姓成为愚蠢的人,什么也不知道,还怎么推行的了‘仁、义、礼、智、信’?那个时候老百姓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绝大多是的人都不知道‘仁、义、礼、智、信’,还要‘仁、义、礼、智、信’有什么用处?说孔子有愚民思想,从道理上讲是怎么也讲不过去的。
“孔子是一个道德水平极高的人,思想觉悟就更不用说了,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两千多年前能超过孔子的人好像不多见,两千多年以后今天,能超过孔子的人也是少之又少。这么高智慧的人怎么会提出一个和儒家思想背道而驰的问题?
“为了这一句话,让多少文人墨客,吵吵闹闹了两千多年,首到今天也没有争出一个什么结果,最起码没有一个能让人信服的理论依据。总的来说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这是孔子的愚民思想。
“五·西运动时期的人们提出了砸烂孔家店。总的来说,还是因为这一句话惹的祸。很多的人,特别是五·西时期的热血青年都认为孔子是一个大坏人,就是一个专门为封建统治阶级出坏注意的大坏蛋,有人说他就是统治阶级残害人民的帮凶。依据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很多的人都认为孔子的这句话,是一句彻头彻尾的愚民思想,被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严重的毒害了人民两千多年,到现在两千多年过去了,他的流毒还没有彻底消除。
“这句话被人批判的体无完肤。既然这么的严重,我们就应该有必要搞彻底搞清楚这句话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指的就是民众,也可以说指的就是老百姓,这应该是没有错的。‘民’在孔子那个年代,和我们现在的理解应该差不多,就是这个的意思。‘可’是可以的意思。
“‘使’就有一些复杂,和我们现在的理解相差比较远,基本上不是一个意思。春秋时期,‘使’是‘让’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命令’的意思,还可以说是‘用’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使唤’的意思,当然还有别的说法就多了。
“‘由’的解说也很多,比如说原因、自、经过、顺随等。至于‘之’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关于‘知’在春秋时期和我们现在的解说也差不多,知道、明了、了解、理解、知觉等等,就是这么个意思。
“如果我们把这些字连起来理解,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了这一句话的意思。孔子是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可以理解为,老百姓是可以顺从统治者,也可以让老百姓服从统治者的要求,但是不能强迫老百姓干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比如说,当时的兵役、徭役、劳役和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是老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的官吏也不给老百姓解释清楚,只是强制性的让老百姓服兵役、徭役、劳役,还要缴纳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
“对于这一点,孔子坚决反对,他认为统治者的所作所为,都应该给老百姓讲解明白,要让老百姓所做的事情,就必须要让老百姓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我们一定要明白,孔子是一个千古奇人,是至圣先师,也是一个‘以德治国’的倡导者,怎么可能去教化统治者施行愚民政策?那绝对不是孔子大智慧者的风格。天下的事情就是由天下人来做,怎么可能瞒得住天下人。再说了,国家有什么样的事情不能让老百姓知道呢?
“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实,孔子说的十分清楚,国民是可以效‘忠’国家,而且一定要效‘忠’国家的,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但是,国家不能愚弄国民,更不能欺骗国民,要国民所做的事情,一定要明白无误的告诉国民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和民众同心同德,把国家的事情干好,也能是国民理解国家的所作所为。
“如果老百姓有疑惑,或者说老百姓不了解,不知道,统治者有义务给他们解释明白,或者是教育引导他们去做。老百姓不明白的事情不要强迫他们去做。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是希望老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过上比较宽松一些日子,让老百姓有一个自由生活的空间。应该说孔子的这种想法不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国民,都是很不错的。也是孔子一种亲民的思想,也是孔子的一种家国情怀,也是孔子一种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孔子是来自于社会的底层,曾经和老百姓有着密切的接触,
在早期,孔子就是一个搞葬礼活动的人,也有人说孔子就是一个吹鼓手,那自然就是处于社会的下层。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他都是十分清楚的。统治阶级对底层的民众的盘剥他也是十分愤恨的,他多么的希望老百姓能自由自在的过上幸福的生活。
“孔子特别希望春秋时期的统治者,能够像西周时期一样,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老百姓在那样宽松的环境了过着比较幸福的生活,所以孔子一首提倡恢复西周的礼法制度。孔子的这些提法都是一种为民谋利的的思想。如果我们再把孔子的这种思想歪屈理解,那就实在太对不起孔子他老人家了。
“孔子的思想可以肯定地说,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孔子的人格一定也是一种伟大的人格,我们在理解孔子思想的时候,一定要从正面去理解,用一种高尚的思想去理解孔子的高尚思想。
“由于孔子己经距离我们今天的这个年代实在太久远了,那个时候的语言文字和我们今天的语言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那个时候的人惜字如金,文言文实在是苦涩难懂,文字上不能理解也是有情可愿的。
“对于孔子的思想,有这样那样的理解也不足为奇。但是,我们应该有一个信念,孔子的道德理念我们坚决不容怀疑,孔子高贵品质的人格我们也没有必要质疑。其实,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一句至理名言,值得后人效仿和应用。
“也有很多被人认为是不可理喻的孔子的名言,其实不是孔子说的,但是责任都落在了孔子的头上。比如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一首都在流传,很多的人都认为是儒家思想,一定是孔子说的。
“其实‘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并不是孔子说的。说这句话的是清朝一个叫张岱的人写的《公祭祁夫人文》里面的一句话:‘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春秋末年到清朝相隔两千多年,这不也栽在了孔圣人他老人家的的头上了吗,而且还是断章取义。
“再比如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人们一首都是认为这就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对于这一思想内容都会被一些人义愤填膺的进行声讨,这也成为了讨伐儒家思想的主要罪证。但是,查遍儒家的经典,都没有这一句话。后来人们才知道这并不是儒家思想的内容,而是一句戏文。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长期被人们错误的认为这是儒家思想的愚民思想,进行激烈的批判。这主要的是孔子的思想高度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理解能力,就像站在低处看高处,永远看不清楚。
“理解孔子的思想,一定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理解,这样才能避免对儒家思想的误解。孔子就是一个大思想家,就是一个大圣人,和普通的人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有一个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一个大圣人的大智慧、大思想。如果有这个能力,就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理解孔子的大智慧。”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