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童年简介
2025年2月28日,美国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邮我欲将此作品(英文版)推荐给瑞典文学院。
本作品创作历时两年,字字斟酌,总共25万字,将在今年
..[展开]
2025年2月28日,美国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邮我欲将此作品(英文版)推荐给瑞典文学院。
本作品创作历时两年,字字斟酌,总共25万字,将在今年七月陆续更新完成。
除夕之夜,童年的我蜷缩在冰风通透的桥洞里,手里掰了一块硬胶状的冷食塞进嘴里,面对着万家灯火和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默默流泪。
我面向大街,面向广场,面向来来往往的行人,在门洞,在街角,在天桥上,一直地,不断地、重复地向行人点头哈腰、跪拜乞讨。流汗了,用手甩甩汗,淋雨了,用衣袖擦擦水,饿荒了,用手揉揉肚子。骨头麟驹的我,有时会被顽皮的男孩踢一脚,蓬头垢面的我有时会被人吐口水,衣衫褴褛的我有时会被人用树枝鞭甩。
我拐过一个又一个街角,走过一个又一个村寨,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跨过一条又一条溪河,光着脚从祖国最西端新彊喀什走到最东端上海,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差点成为干尸,在昆仑山下差点喂了狼群,在芒涯差点命损流沙,一路上用生命的极限与饥饿、酷暑和严寒抗争。
我饿的受不了的时候跑去喝水,尽量用水把肚囊灌满,以这种饱感来减缓饥痛对胃的凌迟;我被人打的昏死过去,连喊疼痛的力气都没有;我多次挣扎在死亡边缘,奄奄一息间隐隐约约看见强烈光束中的神秘天宇。
章节目录
正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