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作用】
芦荟,味苦,性寒,归肝经、大肠经。其含有大黄素苷、异芦荟大黄素苷及芦荟苦味素,有下泻抗癌作用,其味苦、涩,性寒,有清热、止咳、止血之效,用于治疗咳嗽、吐血、白浊,并可清肝泻下、杀虫。
芦荟入药始于唐宋,北宋《开宝本草》说:“芦荟俗呼为象胆,盖其味苦如胆故也。”有奴会、纳会、鬼丹、劳佛之名。它具有很多保健作用,防病、美容、佳肴都常用到。在防治疾病中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斑纹芦荟3种为佳。它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活性酶、大黄素等70多种微量元素,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可对皮肤有营养滋润作用,可加速皮肤新陈代谢,减少皱纹,增强弹性,延缓衰老。如老人微感风寒、头痛,用鲜液涂抹额头可止痛。
【养生配方推荐】
(1)治面部黑干(主要黄褐斑),肝气郁结,郁火上炎。具体办法:芦荟300克,绿豆150克,共研末,将药粉调糊状,涂面30分钟,早晚各1次。可配合按摩。夏季可用西瓜汁、其他季可用鸡蛋清调之,30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可愈。不论是由于曝晒或肝气郁结(一般妇女多见),均有较好的疗效。
(2)芦荟花9~15克。水煎服。用于治疗咳嗽、咯血。
(3)芦荟花9克。加黄酒煎服。用于治疗内伤吐血。
(4)芦荟花15克。猪肉炖食。用于治疗白浊。
(5)芦荟10克,使君子10克。为末。每日3次,每服2克,米汤送下。用于治疗蛔虫病所致的小儿疳积。
(6)鲜芦荟叶15克。绞汁加蜜睡前服。用于治疗便秘。
(7)鲜芦荟叶捣烂外敷患处。用于治疗痛肿疔疮。
【保健注意】
(1)可入丸、散剂,常用量2~5克。
(2)脾胃虚寒、少食、便溏者及孕妇忌用。
芦荟是一种常见的植物,部分品种可用于食疗,但需注意并非所有芦荟都可食用,常见可食用的有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等。以下是一些芦荟的食疗方法:
芦荟蔬菜汤
材料:芦荟叶 20 克、胡萝卜 50 克、南瓜 50 克、菠菜 50 克、盐和香油适量。
做法
将芦荟叶洗净,削去边缘的刺,切成小段。胡萝卜、南瓜去皮切块,菠菜洗净切段。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胡萝卜、南瓜块煮熟。
再加入芦荟段和菠菜段,继续煮 3 - 5 分钟。
最后加入适量盐和香油调味即可。
功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作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芦荟炒虾仁
材料:芦荟叶 100 克、虾仁 150 克、蛋清 1 个、料酒、盐、淀粉、食用油适量。
做法
芦荟叶洗净,去皮取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分。
虾仁洗净,用盐、料酒、蛋清和淀粉腌制 15 分钟左右。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虾仁滑炒至变色,再加入芦荟块一起翻炒均匀,适量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虾仁富含蛋白质,与芦荟搭配,营养丰富,具有滋阴补肾、美容养颜的功效,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对皮肤有一定的滋养作用。
芦荟蜂蜜汁
材料:芦荟叶 50 克、蜂蜜适量。
做法
芦荟叶洗净,去皮取肉,将芦荟肉放入榨汁机中,加入适量清水榨汁。
榨好的芦荟汁用滤网过滤,去除残渣。
将过滤后的芦荟汁倒入杯中,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
功效:具有清热润燥、养颜排毒的功效,能够帮助清除体内毒素,改善皮肤状况,同时也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
芦荟粥
材料:芦荟叶 15 克、粳米 100 克、冰糖适量。
做法
芦荟叶洗净,去皮取肉,切成小块。粳米淘洗干净。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粳米煮至半熟,再加入芦荟块继续煮至粳米熟烂。
最后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有清热降火、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胃热所致的口臭、便秘等问题,同时对改善消化不良也有一定帮助。
在食用芦荟时,应注意适量,因为芦荟具有一定的泻下作用,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脾胃虚寒者应谨慎食用芦荟食疗方。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AyDjn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