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采制】
佛手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枝梢有棱角。老枝灰绿,嫩微带紫红。叶互生,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叶腋有刺。初夏,于枝梢叶腋开花,圆锥花序,花萼似杯,瓣五枚,基部紫赤色,上部白色。基部圆形,上部分裂如掌,浓香醉人。栽培3~5年就结果。盆栽观赏有五爱五怕:爱温暖,怕霜冻;爱阳光,怕干旱;爱肥沃,怕粘结;爱潮润,怕盆涝;爱通风,怕煤烟。《本草纲目》云:“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其味不甚佳,而清香袭人,置之几案,可供玩赏。”清代张璐在《本经逢原》中云:“柑橼乃佛手、香橼两种,性味相似。故《纲目》混论不分。盖柑者佛手也,橼者香橼也。”据现代考证,佛手是香橼的变种,但均同科,性相同。佛手治呕吐优于香橼,香橼化痰优于佛手。佛手有建佛、川佛、云佛、兰佛(浙江金华所产)。别名佛手香橼、密箩柑、福寿柑、五指柑。
【养生保健作用】
佛手花辛苦酸,归肝经、胃经,有平肝功效。果实有显著解痉作用,并有抑制心脏跳动、降低血压的作用。理气化痰,还可解酒。
【养生配方推荐】
(1)佛手柑20克。配30厘米猪小肠煎服。治疗妇女白带过多。
(2)佛手花9克,白芍15克,乌药12克。水煎服。用于治疗肝胃气痛。
(3)佛手花、蔷薇花、玫瑰花、厚朴花、梅花各6克。水煎服。理气解郁,燥湿化痰,用于治疗梅核气。
(4)佛手柑8克。水煎服。治疗咳痰多、气喘。
【保健注意】
(1)用量9~30克。
(2)有颧红盗汗、手足心热、咽干、尿少尿黄等阴虚表现,而无胸胁腹胀、郁闷不舒服表现者慎用。
佛手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等功效。以下是一些佛手的食疗方法:
佛手粥
材料:佛手 15 克,粳米 100 克,冰糖适量。
做法
将佛手洗净,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佛手汁和适量清水,煮至粳米熟烂。
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再煮片刻即可。
功效: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痛、胃脘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
佛手炖猪瘦肉
材料:佛手 15 克,猪瘦肉 100 克,生姜、葱、盐、料酒适量。
做法
猪瘦肉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焯水去腥,捞出沥干水分。
佛手洗净,切成薄片。生姜切片,葱切段。
将猪瘦肉、佛手片、生姜片、葱段、料酒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清水,隔水炖 2 - 3 小时,至猪瘦肉熟烂,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能疏肝和胃、益气养血,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疲乏力等症状。
佛手蜂蜜茶
材料:佛手 10 克,蜂蜜适量。
做法
将佛手洗净,切成薄片,放入杯中。
用沸水冲泡,浸泡 10 - 15 分钟,待水温稍凉后,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
功效:有疏肝理气、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闷不舒、咳嗽痰多等症状。
佛手炒虾仁
材料:佛手 100 克,虾仁 150 克,蛋清 1 个,盐、料酒、淀粉、食用油适量。
做法
佛手洗净,切成小块,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分。
虾仁洗净,用盐、料酒、蛋清和淀粉腌制 15 分钟左右。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虾仁滑炒至变色,再加入佛手块一起翻炒均匀,适量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疏肝理气、补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情绪不畅、腰膝酸软等症状。
以上食疗方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但佛手性温,阴虚火旺者应慎用。如果有特定的健康问题或疾病,在食用佛手食疗方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中医师的建议。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AyDjn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