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采制】
黄连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25厘米。根、茎、花、实均为黄色,连珠状,常分枝,密生须根。叶基生,叶片稍带革质,呈卵状三角形。花茎1~2枚,与叶等长或更长,多歧聚散花序。早春开黄花3~8朵。种子椭圆形黄褐。主产川、陕、鄂、滇,西川雅州产者为优,有川连、雅连之别。
黄连的根株丛延蔓引相属,有数百株共一茎者,故名连。日本《和汉药考》称滴胆芝、上草。以产地分4种,一日川连,又名味连、鸡爪连’、光连,主产川、鄂;二日雅连,又名峨嵋连,嘉定连,主产峨嵋、洪雅,质优良,少;三日野连,又名凤尾连;西日云连,主产云南德钦、维西、碧江、睠冲。
【养生保健作用】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经、脾经、肝经、胆经、大肠经。养生中主要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如湿热痹满、呕吐吞酸、泻痢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疔,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金元名医张元素(字洁古)著《珍珠囊》,总结苦连功效为:“其用有六:泻心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西也;治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
【养生配方推荐】
(1)黄连、石膏、桔梗、知母、玄参、地黄、牡丹皮、天花粉、连翘、赤芍各80克,甘草40克,栀子200克,黄柏200克,黄芩200克。制成清胃黄连丸。每日2次,每服9克,可清胃泻火、解毒消肿,治口舌生疮、龈喉肿痛。
(2)黄连、生甘草各10克,陈皮、枳壳各20克,滑石60克。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服3克,大枣10枚煎汤服下。4周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食管炎,还可减肥。
(3)黄连15克,黄芩、干姜各45克,甘草60克,半夏100克,大枣30克(去核)。煎汤浓液500毫升。每日1剂,分3次服。用于治疗胃肠炎。
(4)黄连10克,鸦胆子20克,苦参30克。水煎3次,趁热浴。每晚1次,6日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滴虫病。
【保健注意】
(1)孕妇慎用。
(2)常用量3~20克。
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但因其味道极苦,一般较少首接用于食疗,通常是在一些食疗方中少量使用,以发挥其药用功效。以下是几个黄连食疗的例子:
黄连粥
材料:黄连 5 克,粳米 100 克,适量清水。
做法
将黄连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取药汁。
粳米淘洗干净,放入另一只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粳米熟烂。
把黄连药汁倒入粥中,再煮片刻,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湿热泻痢、心烦不寐、胃热呕吐等症状。但黄连苦寒,易伤脾胃,不宜长期服用,脾胃虚寒者忌用。
黄连蜂蜜水
材料:黄连 3 克,蜂蜜适量。
做法
黄连洗净,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泡 10 - 15 分钟。
待水温稍凉后,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
功效:有清热解毒、润燥通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热毒所致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症状,同时蜂蜜能润燥,可改善便秘。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加蜂蜜。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食疗版
材料:黄连 5 克,阿胶 10 克,鸡蛋 2 个,适量冰糖。
做法
黄连洗净,加水煎汁,去渣留汁。
阿胶打碎,放入碗中,加入适量开水,隔水蒸化。
鸡蛋取蛋黄,打散备用。
将黄连汁倒入锅中,加入阿胶液,搅拌均匀,再加入适量冰糖,加热至冰糖溶化。
离火,待稍凉后,慢慢倒入蛋黄液,搅拌均匀。
功效:具有滋阴降火、除烦安神的作用,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等症状。但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不宜服用。
黄连猪肚汤
材料:黄连 6 克,猪肚 1 个,生姜、葱、料酒、盐适量。
做法
猪肚洗净,翻转猪肚,用盐、面粉等反复揉搓,去除黏液和异味,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黄连洗净,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内。
猪肚放入锅中,加入生姜、葱、料酒和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 1.5 - 2 小时,至猪肚熟烂。
取出猪肚,打开纱布包,取出黄连,将猪肚切成小块,放回汤中,加盐调味。
功效:能清热燥湿、健脾和胃,适用于湿热蕴结脾胃所致的胃脘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使用黄连进行食疗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适当调整用量,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AyDjn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