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作用】
川芎味辛,性温,无毒,入肝经、胆经、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中医临床中充分利用川芎辛温香窜之特点,辨证选方,巧于配伍,君臣轻重掌握适度,变弊为利,协同用力,使药力首达患处。
川芎含生物碱、挥发油、阿魏酸、内脂类成分、脂肪油,活血镇痛降压,祛风燥湿,抑菌,扩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增加依前列醇,减轻微血纤维蛋白原沉淀。
金元名医李杲说:“头痛必用川芎。”若头痛偏于风寒,配羌活、细辛、白芷;若头痛偏于风热,配菊花、石膏、僵蚕;若头痛偏于风湿,配羌活、独活、防风;若头痛偏于血虚、血瘀,可分别配补血、活血化瘀药。
川芎是妇科良药,西物汤即川芎、地黄、当归、芍药,治疗一切血热、血虚、血燥诸病;还可加红花、赤芍,活血化瘀,可治疗心绞痛;川芎、冰片可制成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川芎、吴茱萸、冰片等制成华佗再造丸,用于治疗卒中口眼喁斜等;川芎配独活、桂枝、秦艽、细辛,也可配三七、乳香、没药、白芷、赤芍等,治疗跌打损伤、肿痛;川芎配酸枣仁、柏子仁、茯苓,治疗虚烦不眠。
【养生配方推荐】
(1)冻伤可用川芎、苏木各20克,加80%乙醇50~100毫升,浸泡15天后,涂于患处,1~2周即愈。
(2)川芎研极细束,装入用药棉纱布作里层的布袋中,缝好垫敷于患处。每10天换1次。治疗非细菌性炎症,如:跟骨骨刺、颈腰指关节骨质增生、肩周炎、膝关节痛、肘关节痛、痛风、风湿性关节炎。
(3)川芎、吴茱萸各半研末,用5~10克纳入神阙穴内,用麝香止痛膏固定,3天换1次药。用于治疗高血压。
【保健注意】
(1)川芎反藜芦,应当注意。
(2)常用量3~6克,可外用。
(3)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虚之人忌服。
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以下是一些川芎的食疗方法:
川芎白芷炖鱼头
材料:川芎 10 克,白芷 10 克,鱼头 1 个,生姜、葱、料酒、盐、胡椒粉适量。
做法
将鱼头洗净,切成两半。川芎、白芷洗净,用纱布包好。
锅中放少许油,将鱼头煎至两面金黄。
把煎好的鱼头放入砂锅中,加入川芎、白芷包,放入生姜、葱、料酒,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1 - 1.5 小时,至鱼头熟烂。
取出药包,加入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头痛、偏头痛等症状,尤其适合经常用脑的人群。
川芎当归炖鸡
材料:川芎 15 克,当归 15 克,母鸡 1 只,红枣、枸杞、生姜、料酒、盐适量。
做法
母鸡处理干净,切成块,焯水后捞出备用。
川芎、当归洗净,用纱布包好。红枣、枸杞洗净。
将鸡块放入砂锅中,加入川芎、当归包,放入红枣、枸杞、生姜、料酒,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1.5 - 2 小时,至鸡肉熟烂。
取出药包,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养颜美容的功效,适合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面色苍白等人群食用。
川芎茶
材料:川芎 10 克,茶叶适量。
做法
将川芎洗净,与茶叶一起放入杯中。
用沸水冲泡,加盖焖泡 10 - 15 分钟即可。
功效:具有疏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但川芎茶偏温燥,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
川芎粥
材料:川芎 15 克,粳米 100 克,适量清水。
做法
将川芎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取药汁。
粳米淘洗干净,放入另一只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粳米熟烂。
把川芎药汁倒入粥中,再煮片刻,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头痛、月经不调等症状。但孕妇不宜食用,以免影响胎儿健康。
川芎丹参酒
材料:川芎 30 克,丹参 30 克,白酒 500 毫升。
做法
将川芎、丹参洗净,晾干后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
倒入白酒,密封瓶口,浸泡 7 - 10 天,期间可不时摇晃瓶子。
浸泡好后,过滤掉药渣,即可饮用。
功效: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痹痛等症状。但酒精过敏者和孕妇不宜饮用。
使用川芎食疗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适量食用,如有不适或疑问,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AyDjnn.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