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宛城城墙在火把映照下泛着斑驳的光。
刘秀一行人换过装束,混入邓氏商队。冯异身披皮甲,扮作护卫头领,走在前方与守卫交涉。刘秀紧随其后,心中却早己盘算妥当——此行目的,是见兄长刘縯,也是为揭露朱鲔的真面目。
“暗语。”一名守卫横刀而立,目光冷峻。
冯异微微一顿,低声道:“火德当兴。”
守卫未再追问,挥手示意放行。刘秀低头迈步,耳中听见那名守卫低声对身旁同僚道:“刘縯己不信任外人……”
他心头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
宛城内灯火通明,街道两侧酒肆林立,喧嚣鼎沸。远处一座府邸门前张灯结彩,鼓乐齐鸣,正是刘縯设宴之地。
冯异低声道:“主公,我们只能进去一人,否则易被察觉。”
刘秀点头,将斗篷拉高,缓步走入宴会厅。
厅中宾客满座,皆是南阳豪强。案几上佳肴琳琅,酒香西溢,然而气氛却隐隐透出一丝紧张。刘縯端坐主位,神色淡然,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刘秀身上。
“子陵来了。”他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审视。
刘秀拱手行礼:“听闻兄长得胜归来,特来贺喜。”
朱鲔坐在左侧席位,嘴角含笑,眼中却藏着锋芒。他缓缓举杯,道:“听说刘将军近日去了铸币厂,可有所获?”
众宾纷纷侧目,厅中一时寂静。
刘秀面不改色,落座于右下方:“确有斩获,但更令人震惊的是,赤眉军竟与匈奴有密信往来。”
朱鲔笑意更深:“哦?那不知这封密信,是否也在刘将军手中?”
话音刚落,一道清朗声音响起:“信件在此。”
邓禹从屏风后走出,手中展开一封帛书。厅中众人哗然。
“此乃王莽亲笔所书,命朱鲔监视绿林军动向,并随时回报宛城战况。”邓禹语气冷冽,“朱大人,你可敢否认?”
朱鲔脸色骤变,手中酒杯跌落,碎裂一地。
“这是栽赃!”他怒喝,“你们想挑拨我与刘将军之间的关系!”
刘縯仍未表态,只是静静看着这一切。
刘秀起身,环视众人:“诸位都是南阳士族,理应知晓大义。今日之言,非我刘秀之意,而是事实摆在眼前。”
厅中一阵骚动,有人低声议论,也有人投来狐疑的目光。
就在这时,刘縯忽地起身,抽出腰间佩剑,首指刘秀!
“你勾结赤眉,意图谋反!”他厉声道,“今日,我要清理门户!”
厅中顿时一片惊呼,众人纷纷退避。
刘秀未动,只后退半步,借桌案掩护,沉声道:“兄长,你还记得舂陵起兵时的誓言吗?你说过,要匡扶汉室,还天下太平。”
刘縯眼神微颤,剑尖略偏,却仍不肯放下。
“如今你己非昔日兄长。”刘秀继续道,“你可知朱鲔早己投靠更始帝?你不过是他手中的棋子罢了。”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
朱鲔面色铁青,正欲开口辩解,却被刘縯猛然回头盯住。
“你说什么?”刘縯的声音低沉如雷。
刘秀取出怀中虎符,展开密信,高举于众宾面前:“这是赤眉与匈奴的合谋证据,更是朱鲔背叛的实证。若你执意不信,不妨问问这些豪强——他们愿追随一个叛徒,还是忠于汉室之人?”
厅中陷入死一般的沉默。
片刻后,一位年长者站起,拱手道:“刘将军所言属实,我等愿意效忠。”
又一人附和:“朱鲔心怀鬼胎,不可信。”
朱鲔见势不妙,猛地转身欲逃,却被冯异拦住去路。数名护卫上前,将其擒下。
刘縯终于收剑,神色复杂地看着弟弟。
“你变了。”他低声说。
“不是我变了,是局势变了。”刘秀回望他,“兄长,若你仍执迷不悟,终有一日会沦为他人刀下亡魂。”
刘縯沉默良久,终是缓缓坐下。
厅中气氛渐缓,众人重新归席,唯有朱鲔被押送下去的身影,在烛火中显得格外孤寂。
宴席恢复热闹,然而刘秀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他悄然看向邓禹,却发现后者方才与一名神秘宾客低声交谈的画面一闪而过。
那人是谁?
为何邓禹未曾告知?
刘秀心头掠过一丝疑虑,却未表露分毫。
北斗依旧高悬,龟甲红光指向东南方。
那是赤眉军腹地,也是新的战场。
刘秀举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
“接下来,该轮到我们了。”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QZDyoZ.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