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被褐怀玉

小说: 六道善经   作者:乾亨
零点文学 更新最快! 六道善经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这天,人间天使起床以后,看到外面的天空,灰蒙蒙一片,走出门以后,原来天上下着毛毛小雨,是一个阴雨的天气。人间天使心情非常的愉快。在他的家乡,这样的天气是非常正常的,所以,他非常喜欢这样的阴雨天气。

这样的天气,好像是他来到了上天界第二次遇上了这样的天气。所以,今天他的心情非常地好。

太清玄元天师走了过来,笑着说道:“今天下着蒙蒙小雨,看来不只是人间天使的心情非常的好,你看这花园里的花朵也是这么的高兴,摇摇晃晃,心情多好呀。”

太清玄元天师和人间天使都开心的笑了。

太清玄元天师和人间天使在花园里的一个小凉亭里面坐了下来。太清玄元天师接着说道;“今天我们讲‘被褐怀玉’。《道德经》里第七十章是这么说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治,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在这一章里面,老子是在说:我说的话很简单,也很容易让人听懂。我所说的大“道”无为,做起来也很简单、很容易做到。可是天下人怎么就没有人能懂得我所说的话呢?为什么没有人照着我的话去做呢?

“‘言有宗,事有君’。老子的这句话意思,就是要告诉人们,他说的话是有根据的,‘宗’在这里是根据的意思,也就是说,他说的话是实实在在的,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在这里发出了一番感慨。他认为他写的这一篇《道德经》,语言是十分的通俗易懂的,他说的‘道’,这个道理也是说得十分明白的,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大道’不但是很容易理解,也是很容易遵循的,人们完全可以遵循‘大道’的原则,去做天下的任何要做的事情。只要人们遵循‘大道’的原则去做事情,一定是会成功的。

但是人们偏偏不能理解‘大道’,人们也不愿意去遵循‘大道’做事情。老子的心情感到十分郁闷。

“老子出生在公元前五七一年,周灵王元年。也就是说,老子所生活的年代是在春秋末年。在老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也是各种思想大碰撞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得到了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学艺术十分的繁荣,社会也出现了变革时期,各种思想表现得是空前的活跃。

“春秋末年,还是一个战争不断的年代。当时的诸侯国之间,你争我夺,人人都是那么的贪得无厌,一个个利欲熏心,弱肉强食。统治者之间,忙着争夺财产、土地、牛羊和人口,忙的不亦乐乎。在这个年代,统治者怎么可能接受老子的‘无为而治”的这种政治理念?

“我们完全可以想得到,当时的统治者不能接受‘无为而治’这种政治理念,应该说是很正常的,接受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才是不正常的。

“当时的文人墨客,都忙着做有钱有权人家的门客,当了门客以后,就忙着兴妖作怪,谁还有时间去理会老子的‘无为’思想。忙着胡作非为还填不饱肚子,谁还敢‘无为’。

“当时的普通的老百姓为了生活而奔波,劳动者也不懂得‘无为’思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有吃有喝才是正道。老子的‘无为’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接受,应该说也是很自然的。只不过是老子没有想明白就是了。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在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他的《道德经》也许有文化的人都能看懂,都能看明白,因为那个时候的文言文普遍流行,只要是识文断字的人都可以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老子说他的‘道’,‘甚易知,甚易行’是没有错的。

“老子的‘无为’思想不被人采纳,还是在于老子的思想排斥欲望和妄想,讲的是不争、清静无为。这和当时社会环境是格格不入的。当时的统治者己经争得你死我活,人们怎么会相信老子的不争呢?

所以,老子的不争和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是格格不入的。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是没有市场的。人们看老子的‘无为’实在没有什么意义,甚至会觉得还很可笑。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里面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自己也在说,‘道’这个东西,既玄又妙,还是玄之又玄。这么玄妙的理念,自然在当时很少有人能接受得了这么玄妙的东西。

“但是,在老子看来,‘道’的‘无为’思想很容易理解,照着做也很容易做到。但是,他的思想不被人理解,也没有人照

着去做,老子的内心自然是非常的苦闷。其实,这是有学问的人,特别是有大学问的人的通病。

“其实,这主要是时代的局限性。老子先进的思想超出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社会还没有进步到可以接受老子‘无为’思想的

那一种高度。听说现在的西方人就很推崇老子的《道德经》。

历史走过了三百多年以后的西汉,西汉的皇帝接受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也成功的实践了老子的‘无为’思想。

“西汉初年,黄老思想盛行于世,成为汉朝统治者的主要指导思想。黄老思想主张的‘无为而治,修生养息’,宽松了当时的政治环境,促进了汉初的社会经济的繁荣,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的大好局面。

“到了唐、宋时期,黄老思想又一次的被推崇,特别是到了北宋时期黄老思想的流行,又一次的达到了高峰。北宋时期的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都积极倡导黄老思想,十分推崇黄老思想的治国理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千多年过去了,到了今天,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社会制度早己变的面目全非了,人的思想更是变得匪夷所思了。

“《道德经》那种晦涩难懂得文言文字早己被人们丢在了脑后,能看懂《道德经》的人己经屈指可数了,能深透的理解《道德经》的人更是廖若星辰。

“在茫茫的人海之中,虽然有那么几个文人墨客,也在试图搞明白《道德经》的思想含义,但是都是各说各的,谁也不能真正的说明白《道德经》的含义,谁也不能清楚的说明《道德经》到底说的是什么东西。

“主要也就是从字面上搞清楚了《道德经》文字的意思。但是,从文字的浅显易懂方面了解《道德经》思想,还是远远不够的。《道德经》文字上的意思并没有完全代表老子真正的想要说的意思。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字吓退了千千万万的现代中华子民,所以《道德经》至今很难推开、流行。

“就算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把瑰宝处之高阁,也发挥不了它的作用。就是那些高谈阔论《道德经》的文人墨客,也把他们自己也说迷糊了,他自己也不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别人那就更弄不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

“‘言有宗,事有君’的意思就是说,做任何事情要知道根本。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根本就是‘道’,以‘道’而为,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如果不能以‘道’而为,那就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功,这就是‘天道’。‘天道’是万物的根本,以‘道’而为,万事万物都会功成名就。

“‘夫唯无知’是针对‘言有宗,事有君’而言的。是在说人们不懂得‘言有宗,事有君’这个道理。所以人们也就不能理解我所说的‘大道’之根本,也就不会照着‘大道’精神去做事情。老子表示十分的惋惜。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老子的这一句话是说,真正能够理解‘道’的价值的人很少,能够以‘道’去做事情的人那就更加少了。

“老子告诉我们,圣人的外表虽然极为普通,其实他们的头脑中,装着的思想是极其宝贵的。老子在这里谈到了圣人,这里所说的圣人指是得‘道’的高人。他告诉人们,得‘道’的高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外貌,和普通的老百姓是差不多的。

“圣人虽然看起来平凡,但是他的思想却不平常,这就是说圣人的思想就是人类世界上稀有的大智慧者。其实,老子认为圣人就是得‘道’的高人。老子把得‘道’人的思想比作怀玉,从而表现得‘道’人的高尚品质和大智慧。

“我们所处的年代和老子所处的年代十分遥远,不论是社会现象和人的思想都千差万别。但是,人们的物质欲望基本上是相同的。老子要求人们克服欲望,少私寡欲的思想还是很适用于我们现代人的,当然,我们现代人能不能接受老子的这一思想,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老子在这一章里面,表现出了对当时社会现象感到十分的苦闷,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感到无奈,也表现出了对当时的统治者不能以‘道’而为、‘无为’治国感到的失望,也表现出了对民众陷入战争的混乱无限的同情。

“其实,老子的治国理念十分符合‘天道’规律,比如说静、柔、俭、慈、无为、不争都是符合‘天道’规律的,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应该说,在社会生活中容易被人们接受的,也很容易被实行的。

“在当时,老子的‘无为’思想没有能够被人们接受,自然与当时混乱的年代有很大的原因,因为那个时代不是成就老子思想的年代。老子不由得感叹到:‘知我者希’。

“就在当今社会,也有著名的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学大师研究老子的哲学思想。比如说《老子今译》、《老子新译》、《老子绎读》,就是这一类著作。

“两千多年以来,老子的思想在汉、唐、宋、明这些主要朝代风靡于世,至今风靡于全世界,一首都是被世人所推崇。

不过,也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消极的,老子的宇宙观是没落阶级的。其实,有人这样认为,也不足为奇。不能正确的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的大有人在,这就是老子思想的奥秘所在。

“老子的《道德经》被世人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了哲学、学、政治学、军事学等学科,并对这些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后人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也许会有人认为,老子认为他自己很高明,对自己的怀才不遇感到很闷闷,认为历史抛弃了他。这种想法应该说是非常不正确的,老子一生极力主张不为、不争、清静无为,怎么可能为怀才不遇而苦闷呢?

“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那个年代,是真正的战争年代,百姓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统治者安于骄奢淫逸,士人们为了钱、权和名利而奔命。普通人为了生存而不知所从。真正理解老子学说、践行‘道’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老子发出了无奈的感慨也是在情理之中。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
零点文学 有求必应! 六道善经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全文阅读!零点文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