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晨,曾子宗圣和人间天使吃过早餐以后,准备到顶山的顶上,去读书亭接着上课。
在去读书亭的路上,人间天使问道:“先生,你说儒家有西个圣人,可学生在人世间的时候,学生好像听有人说,曾国藩也是半个圣人,曾国藩真的是半个圣人吗?”
曾子宗圣笑着说道:“儒家己经存在了二千五百多年,出现的圣人就是西个,半个圣人没有出现过,曾国藩也不是半个圣人。在‘君子楼’里面供奉的有曾国藩。曾国藩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都有一定的功绩,但是,曾国藩不是一个圣人。”
曾子宗圣和人间天使来到了读书亭,曾子宗圣说道:“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今天我们讲的是‘一日三省’。
“‘一日三省’出自《论语·学而》,是这样说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忠乎?传而不习乎?”。这是《论语·学而》里面曾子说的这一段的话。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己,想一想今天为国家谋划事情,是不是做到了尽心竭力,再想一想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还要想一想对别人传授知识的时候,是不是反复的把内容搞明白了,讲课前是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曾子在孔子门生中,是一个特别注重修身的一个人,他通过一日三省的办法,铸就了一个完美的人格形象。曾子认为他找到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办法,这个好办法就是每日“三省”。
“曾子在这里就是要告诉人们,用一日三省,省悟自己所做的事情来修身养性,通过这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人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及时的加以改正,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
“曾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也是孔子最为得意的门生之一。曾子一生都是在践行着儒家的思想,践行着“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的思想重要内容,被后人称为宗圣先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曾子提出来的。曾子一生主要提倡的是内外兼修。
“曾子的‘孝道’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道德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曾子是《论语》编撰者之一,对于儒家的思想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子主编了《孝经》,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曾子的‘孝经’两千多年以来,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崇敬,曾子的思想品质,非常受后人的极力推崇。
“曾子的‘孝恕忠信’的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身观,至今在人类世界上,都是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曾子参加编撰的《论语》、曾子撰写的《大学》、曾子撰写的《孝经》,都是著名的儒家经典著作,由于曾子有很高的学术思想和对中华文化做出的杰出贡献,被后人尊为宗圣。
“后人为了纪念曾子的成就,为曾子建立了宗圣庙堂。曾子是儒家的圣贤,曾子更是世代读书人学习的楷模。曾子是受天下读书人的高度敬重。
“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人格魅力更是受人们的敬重,后世的文人墨客,正人君子都是以曾子为榜样,把曾子的‘一日三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铭记在心。
“曾子是一代宗圣,自然有他自己的特点,他的为人处世自然和一般的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曾子所说的‘一日三省’,主要是用自己的行为,引导读书人修身养性。曾子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一个正人君子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曾子的‘每日三省’首先想到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这里说的就是为国家谋划事情,为国君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这里说的‘忠’,是尽心尽力的意思。
“在这里曾子如果只是在说一般人给别人办事情,只要尽心尽力就完全可以了。不用这个‘忠’字,也可以表达出这个尽心尽力的全部意思来。曾子在这里用这个“忠”字,主要还是在说大臣为国家、为国君办事情。
“大臣每天都在为国家尽心尽力,为国君出谋划策。大臣为国君出谋划策,就是在为国家尽忠,为国君尽忠。大臣在为国君出谋划策中,是不是尽心竭力了,也就是说一个大臣,是不是忠心地为国家,为国君做事情了。
“这里是为了表现儒家思想‘忠’的意思。如果这一天大臣忠心的为国君出谋划策了,那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臣,就是一个仁义的人臣。如果你没有忠心的为国君出谋划策,敷衍了事,那你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臣,那你就是一个不仁义的人臣。
“如果一个大臣反省到自己没有忠心为国君出谋划策,他的心里就会受到折磨,也就是‘道’对他的惩罚。必须尽快的改正过来,让你的良心少受一些谴责。
“这里主要是儒家思想‘忠’的表现形式。‘忠’是儒家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儒家思想认为对国君尽忠,就是对国家尽‘忠’,也是对国家的老百姓尽‘忠’。
“曾子又说:‘为朋友交而不忠乎?’这里的‘忠’,是说真诚的意思。这就是说我今天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心实意对待朋友了?
“这是在说人和人诚信的问题了,这里虽然曾子是在说交朋友的问题,能不能真心对待朋友的问题。其实,曾子在这里所说的是儒家思想的‘诚’和‘信’的两个问题。
“诚实和诚信不光是对朋友,更主要的是要做一个诚实和诚信的人。用诚实和诚信对待一切人,人和人之间就是要守住诚实和诚信这两个底线。
“人类一定要守住诚信这个底线,人类能够守住诚信这个底线,社会就会安宁,民众就能安居乐业,国家和百姓就能够和谐相处。这就是曾子说这句话的真情实意。
“这句话表达了曾子希望人类社会是一个讲诚信的社会。两千多年前的曾子,想要的诚信社会和我们现在正在打造的诚信社会是一个意思,也是一个目的。
“两千多年前人好像没有做到诚信。像苏秦、张仪这些很多的文人政客,到处游走胡说,挑拨离间,甚至身挂七国相印,招摇撞骗,巧言令色,胡作非为,没有一点诚信的样子,没有一点仁义道德之心,诚信遭到了他们的践踏和蹂躏。
“曾子的第三省说:‘传而不习乎?’这句话简单的理解,大概意思是说,先生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是不是对所要讲的课程提前预习过了。大概就是像我们现在老师上课前是要备课的,老师备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师自己一知半解,怎么可能给学生上好课。
“曾子在这里讲的是在向人传授学问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对自己将要传授的学问进行反复的思考,反复的论证。自己传播的学问要经得住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曾子是一个有名的大儒,他的学问自然是一流的,他参与了《论语》的编撰工作,自然对儒家的思想有深刻的了解。编撰《论语》应该是一项严谨的工作,一种思想的形成是要经得住考验,绝对不是信口开河。
“所以对儒家思想或者其他己经成型的思想,我们一定要用一种崇敬的心情去学习,不能随意的曲解圣人的思想,更不能侮辱这些圣人的智慧思想。
“如果要对这些己经成型的思想要提出疑问,或者提出批评,一定要慎之又慎。对于圣人的思想提出质疑或者批评,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必然是大德圣贤出世,文化圣祖再世。
“我们还是要慎重对待我们的老祖先,以崇敬的心情对待我们老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要轻易的提出批评和质疑或者侮辱。比如:不要说‘道德’就是骗人的东西,更不要说《易经》就是算命的东西。‘道德’和《易经》都是己经定型的思想文化。
“虽然我们的老祖先说话和我们现在的人说话不大一样,我们就像看天书一样的不理解,但是经过两千多年的千万人的论证和千千万万人的肯定,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的错误的。我们后世人
对他们的理论加以实践是我们的本分。
“人这一辈子走在人世上,说简单也算简单,说复杂也还比较复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是要和人打交道,每一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在和人打交道,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总是有错有对的,回家以后仔细的想一想也是没有错。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小心没有大错。
“曾子的‘三思’是为人谋事、对待朋友、和给人传授知识的事情。普通百姓当然没有必要考虑这些事情了,但是种地的自然要想着怎么样把地种好;做生意的自然要想到怎么样才能挣钱;为官的自然要想好怎么才能保一方平安。这就是各司其职,也是需要我们‘一日三省’的。
“当然,曾子的‘一日三省’里面也有严以律己的意思,三思自然存在着对的和错的两种可能,对的自然没有问题,错的自然就存在着一个改正的问题。
“‘一日三省’是自己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应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反省是自我修身的一个必然途径,也是提升道德品位的必由之路。
“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种认识到实践,然后再在实践中汲取经验,进而提高自己的修正行为过程。若是一个人不善于自我反省,就不会有一个大的人生格局。
“比如说,《三国演义》里面曹操有一个叫杨修的谋士,虽然有一定的文采,也十分聪明。但是缺乏自身的修养,没有一个大的格局,不能很好地为曹操出谋划策,屡次胡乱猜度曹操的心思,触怒曹操被杀。
“从杨修的事例,我们就应该知道一个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格局的重要性。
“人生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是否能够修成正果,关键在于人们是否能够认识自己,然后自省。人生的自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人们通过反思的方法,找出自己身上的缺点和错误,扬长避短,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吾日三省吾身’的作用和完成自身修养的一个过程。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