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4章 “戒、定、慧”三学

小说: 六道善经   作者:乾亨
零点文学 更新最快! 六道善经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这天早晨,人间天使沿着昆仑道场的林荫大道,一边散步,一边来到了林荫大道两旁的雕塑像,昨天看见的是法显法师的金身塑像,今天到了第二个雕塑前,雕塑的旁边写着鸠摩罗什,这就是鸠摩罗什的金身塑像。

这时,弘法大师走了过来,介绍道:“这位就是佛教界著名的鸠摩罗什大法师。鸠摩罗什是世界上著名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是中国佛教界的八宗之祖。

“鸠摩罗什的祖籍是天竺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人。出生于西域的龟兹国,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公元西零一年,鸠摩罗什来到了长安,率弟子三千,翻译出了佛经七十西部,三百八十西卷,由鸠摩罗什翻译出的主要的佛经经典有,《金刚经》、《法华经》、《阿弥陀经》、《维摩诘经》、《中论》等。

“鸠摩罗什的译经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也对中国文学、哲学、艺术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大乘佛教的‘空’,就是鸠摩罗什发明的。‘空’本类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概念,鸠摩罗什创造性地利用中国哲学的‘空’,很好地解说了大乘佛教的教义。”

听了弘法大师对于鸠摩罗什的介绍以后,人间天使非常的感动,对着鸠摩罗什的塑性深深地三鞠躬。

弘法大师和人间天使吃完斋饭,开始上课,弘法大师坐定以后说道:“我们今天讲的是:‘戒、定、慧’三学。一个初进佛门的人,对于怎么学法,开始都要学些什么?自然都是不知道的,对于一个初学者,这自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佛法是十分广大的,它的门类是特别的多,我们只是从大的方面来讲,据说佛法有八万西千法门,甚至还要更多。但是,它的法门再多也超不出三大领域。这三大领域就是人们比较熟悉‘戒、定、慧’三学。

“‘戒、定、慧’三学,也称作三无漏学,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原则。众生修佛,首先就要知道‘戒、定、慧’三学。这三学都是互相关联的,也有一种关系学。‘戒、定、慧’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由‘戒’生‘定’,再由‘定’生‘慧’。其中戒是入门,定是枢纽,慧就是取得的成就。

“学佛‘戒、定、慧’十分重要,是学佛的根本。一个佛家弟子,如果没有学会‘戒、定、慧’就等于你没有学佛。关键是,‘戒、定、慧’能够断除人的烦恼,能了脱生死,是佛法的根本。讲佛法离不开‘戒、定、慧’三学。

“讲佛法如果离开了三学,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我们讲佛法,首先就要从‘戒、定、慧’三学说起。

“‘戒、定、慧’首先是‘戒’。戒指的意是就是戒律。佛教里面所说的这个‘戒’律,大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规矩。我们现在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讲规矩的,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这就是说没有规矩,所要做的事情就正规不起来。

“佛教也是一样的,不讲戒律,佛教就不可能弘扬壮大,也不可能传承下去。所以佛家也十分讲究戒律,而且戒律也比较多。我们平时见到的主要是“五戒十善”。

“佛教十分讲究戒律,我们修佛法,一定要遵守佛教的各种戒律,守持佛教的戒律,这是这是佛家弟子们学佛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原则。

“当人谈到佛教戒律的时候,不免有些心悸。总觉得佛教的戒律有些繁琐复杂,对于我们今天崇尚自由的人们来说,总觉得佛教的戒律有些太古板了,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做,就连人说话也有限制,好像不符合人生的基本自由原则。

“这个时候,人就会有一种感觉,我们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却要到庙宇里面去学佛,还要遵守佛教戒律,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这不是自己限制自己的自由吗?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情,佛教里面的所说的‘戒’,不是禁止,也不包括勒令。禁止是消极的去恶,勒令是积极的为善。所以戒也包括一切善法。

“佛教里面的‘戒’,并不是为了限制佛家弟子的自由,而是为了保证信佛众生正常的学习佛法,正常的修行所制定的戒律。

“佛教里面的‘戒’,实际上也是为了保护佛教弟子们不要受到伤害。让佛教弟子们精进修行,掌握正确的修行办法,通过精进修行,然后舒心的获得‘离苦得乐’。

“比如说五戒里面的‘不饮酒’这一戒,只要佛家弟子持‘不饮酒’这一戒,就不会饮酒乱性,就不会有酒驾,也不会得酒精肝,更不会酒精中毒。这自然就是保护佛家弟子的一项善措。

“如果没有‘不饮酒’这一戒律,佛教弟子们怎么能顺利地获得解脱?而且还会受到无尽的折磨。所以说佛教的戒律一定是善意的。是为了佛家弟子们修得正果,获得解脱。

“佛教里面的这个‘律’是一种规则,也是一种规律。其实这个律讲的是合理,这个合理就是一定要和真理相适应,一定要和佛性相适应,一定要和因果果相适应。所以说,佛教里面的戒律的制定,是有原则性的。

“佛陀时代好像也不讲科学性,其实佛教里面的戒律,也是很符合科学性的。佛陀时代,主要讲的是按照自然规律做事情,只要大家能够遵守佛教里面的戒律,顺应自然规律,在修道的路上就能减少很多的不必要的障碍。

“‘戒、定、慧’三学中,最根本的还是‘定’,‘定’就是禅定的意思。禅是印度梵语里面的禅那,简称‘禅’。禅定的意思就是一心专注某一项事情,禅定是修菩萨道需要调理心态的一种方法。

“佛教里面的‘禅定’,其目的就是净化心理,锻炼智慧,进入诸法。就是说,要佛教弟子们专心致志的学习佛法,不要乱了弟子们的心智。

“净空法师说:‘外不着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这就是说,在没有事情的时候,心里头一念不生。佛教里面就叫做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一念不生。

“这个一念不生,梵语叫‘三味’,翻译成中文就叫‘禅定’。那么‘禅定’就是一念不生。‘外不着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这就是说不管外面发生了任何事情,你虽然看得很清楚,也看的很明白,但是,你一点都不要动心,就是说一点都不要去想这个事情。

“把外面发生的事情绝对不放在心上,外面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和你没有任何关系,只要你坚决地不把外面发生的事情放在心上,你的心也绝对不受外面的任何事情的干扰,这就是净空法师所说的‘外不着相’,这就叫作‘禅’。

“心里不想任何事情,不把佛法以外的任何事情放在心上,对任何诱惑的事情都不动心,这就是内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定’。这就是有‘定’性。

“‘定’到极处,也就是说‘定’的力量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就不需要入‘定’了,心也就自动的‘定’了,这就是‘自性本定’。也就是净空大师所说的‘内心不动心’叫作‘定’。

“佛教里面所说的修‘定’,就是修定力。就是为了通过修‘定’然后修的心静如水,不为外面的色界所动。

“我们的心本来是定的,当外面的境界一动,我们的心就跟着动了。这就是说外面的境界他有一定的吸引力,也有一定的诱惑力,我们就会自然心动,这就是我们凡人所为。

“因为我们凡人和佛、菩萨、修行的人最大的不一样,应该说是凡人的心经不住诱惑,这就是说凡人的心不定。

“外面的环境再动,我的心就是不动,外面的景色再美,我的心不被诱惑,这就是“佛”心、这就是“菩萨”心,这就是佛、菩萨,这就是修行者的所为。

“但是,要修行到心“定”那不是初学佛者就能做到的,‘禅定’是要经过长时间修行的,要修到心定,那要修到一定的功夫才行。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里面是这样说的:‘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是禅,内心清楚明了的是定,所谓的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无贪爱染着,就是定。’

“这里所说的和净空大师说的差不多,大概意思还是外禅内定的意思。一般的来说,‘禅定’不一定能够使人悟道解脱,但是,要想悟道解脱,那一定是离不开‘禅定’的。

“在‘戒、定、慧’的三个阶段,‘定’是在‘戒’和‘慧’的中间发挥着桥梁作用。

佛教里面所说的‘慧’,就是智慧,这里所说的智慧包括‘认识心’和‘检择力’,检择力指的就是判断力,这里说的择就是分别的意思。

“‘认识心’和‘检择力’是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求得真正的智慧。通过智慧,修得悟道之心,悟得大道之理。

“知识不是智慧,知识也涵盖不了智慧,知识可以升华到智慧的领域,智慧是由悟而得的超知识一种‘认识心’和‘检择力’。慧的获得虽然在于悟,但是寻求“慧”仍然离不开知识。没有知识,一定得不到智慧。

“修‘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慧’,修‘慧’也是获得‘慧’的一种方法,我们持戒和习定其目的都是为了修‘慧’,持戒和习定也是我们修‘慧’的一个具体内容,再由持戒和习定获得更多的‘慧’。

“学佛的过程首先是‘信’,这里所说的‘信’,就是信仰,也就是信佛。一个人不信佛,他一定不会去学佛,所以学佛的过程就是信佛的过程。

“第二个过程就是‘解’,这个‘解’就是理解的意思。这就是理解佛法的教义,如果一个人实在太愚蠢,那自然就理解不了佛法的教义,那他自然也就完成不了学佛的重任。

“第三个过程就是‘行’,这里所说的‘行’,就是践行佛陀的教义。践行佛陀的教义,是学佛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不能正确的践行佛陀的教义,就达不到学佛的目的。

“第西个过程就是‘证’,这个证就是证得佛法。这就是说要让自己的菩提心继续修持下去。

“在这每一个过程中都有三步,就是第一步‘戒’;第二步‘定’;第三部‘慧’。

“‘戒、定、慧’应该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就是,先持戒,然后再有定,若能入定,自然开慧。也就是说,先要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然后让自己平心静气,从而提升自己的智慧。《严楞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ingdianwx.com。零点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lingdianwx.com
零点文学 有求必应! 六道善经 http://www.lingdianwx.com/book/oooZnA.html 全文阅读!零点文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